证券之星 前天
中报首亏的合盛硅业:百亿债务压顶,激进扩产后多项目进度停滞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证券之星 陆雯燕

硅基材料龙头合盛硅业 ( 603260.SH ) 正深陷资金紧张与业绩亏损交织的困局,而实控人家族及控股股东频繁的股份质押,成为这一困境最直观的注脚。近日,合盛硅业实控人之一罗燚质押 400 万股股份,其合计质押比例已近半。今年以来,实控人家族及控股股东质押股份主要用于生产经营、" 补流 " 及偿债,这暴露了合盛硅业资金紧张的态势。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公司 10.22 亿元货币资金难以覆盖超百亿短债。

证券之星注意到,资金承压背后,合盛硅业曾豪掷超 800 亿元大举扩张,但随着光伏行业景气度逆转,这些投资反而加重了负担,如今多个关键项目进度停滞。反应在业绩面上,合盛硅业今年上半年出现上市以来首次中报亏损,Q2 环比盈转亏拖累了整体表现。究其原因,主要产品工业硅价格走低削弱了盈利能力,曾大举加码的光伏板块停工导致巨额固定资产闲置,而 1.68 亿元存货跌价损失也加剧了盈利困境。

控股股东、实控人家族近半持股被质押

公告显示,罗燚本次质押股份数为 400 万股,占其持股比例的 2.08%,质押融资资金用于生产经营。本次质押后,罗燚累计质押股份数为 9292.06 万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的 48.27%,占公司总股本的 7.86%。

截至公告披露日,控股股东宁波合盛集团有限公司 ( 下称 " 合盛集团 " ) 及其一致行动人罗立国、罗燚、罗烨栋累计质押股份数为 4.27 亿股,占其合计所持股份的 49.15%,占总股本的 36.14%。

资料显示,合盛集团受合盛硅业董事长罗立国实际控制,罗燚、罗烨栋分别为罗立国的女儿与儿子,三人同为合盛集团的股东,同时为合盛硅业实控人。

今年以来,合盛集团及实控人家族多次质押所持股份,股份质押用途不外乎用于生产经营、补充流动资金、偿还债务,这折射出合盛硅业在资金上捉襟见肘的现状。

证券之星注意到,合盛硅业的缺钱信号在 2025 年半年报中有所体现。截至上半年末,公司货币资金同比下滑 27.75% 至 10.22 亿元,主要系偿还银行借款增加所致。然而,同期短期借款及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不同程度增长,合计规模超 140 亿元,兑付压力显著,长期借款更是高达 134.84 亿元。

此外,收到、支付其他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中,合盛硅业收到合盛集团借款 40.36 亿元,同期归还合盛集团借款 36.45 亿元。上半年末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仅为 1.47 亿元,同比直降 81.93%。

面对资金层面的压力,合盛硅业今年以来采取了多种措施。2 月,公司计划发行不超过 40 亿元资产支持证券进行融资;4 月,公司拟开展不超 50 亿元融资租赁计划,申请不超过 260 亿元综合授信;6 月,公司公开发行不超过 40 亿元公司债券获上交所受理。

7 月 16 日,合盛硅业公告称,合盛集团以 26.34 亿元的交易对价向肖秀艮协议转让 6000 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 5.08%。交易完成后,肖秀艮跻身合盛硅业第四大股东。公司表示,此次股份转让主要是合盛集团自身资金需求和上市公司发展需要。

多个项目进度停摆

合盛硅业主要从事工业硅、有机硅及多晶硅等硅基新材料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是我国硅基新材料行业中业务链最完整、生产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其中多晶硅的主要原材料包含工业硅,产业链下游终端为光伏与半导体行业,且以光伏行业为主。

2021 年,多晶硅需求大涨带动工业硅行情大好,受益于行业下游需求端强劲反弹及行业政策影响,工业硅、有机硅行业迎来强景气周期,合盛硅业净利达到巅峰,公司也顺势启动大规模扩产计划。

据世纪新能源网报道,从 2021 年到 2023 年,合盛硅业合计公布了 11 个扩张项目,总投资额超过 805 亿元。其中包括 176.31 亿元的新疆东部合盛硅业年产 20 万吨高纯晶硅项目,205 亿元中部合盛硅业年产 20GW 光伏组件项目,44.55 亿元年产 150 万吨新能源装备用超薄高透光伏玻璃制作项目等。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合盛硅业在建工程规模达 352.83 亿元,占非流动资产的比重超四成。

对合盛硅业来说,全产业链布局意味着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但也是一场 " 豪赌 "。在行业下行周期,合盛硅业主业 " 造血 " 能力下降,新增产能并未带来盈利预期。2021 年至 2024 年,合盛硅业归母净利润从 82.22 亿元跌至 17.4 亿元。

证券之星注意到,在价格战的持续冲击下,2024 年下半年开始,行业协会与头部企业共同倡导并实施限产限价,不少企业主动减少新项目开工,合盛硅业也在 2024 年以来放缓了多个项目的推进节奏。

比如,2024 年末,中部合盛年产 20 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新疆合盛实业发展年产 20 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中部合盛年产 20GW 光伏组件项目、中部合盛年产 150 万吨新能源装备用超薄高透光伏玻璃制造项目的工程进度分别为 92%、65%、42%、70%。2023 年,上述项目的进度分别为 90%、60%、40%、60%。截至今年上半年末,上述项目进度与 2024 年末仍维持一致。

从产能端来看,截至上半年末,合盛硅业工业硅产能 122 万吨 / 年,有机硅单体产能 173 万吨 / 年。其产能与 2023 及 2024 年并无差异,但较 2022 年增加了 40 万吨有机硅单体产能。而 2021 年末的工业硅、有机硅单体产能分别为 79 万吨 / 年、93 万吨 / 年。

产品跌价成亏损 " 元凶 "

半年报显示,合盛硅业上半年实现营收 97.75 亿元,同比下降 26.34%;归母净利润亏损 3.97 亿元,同比下滑 140.6%,上年同期盈利 9.78 亿元,出现 2017 年上市以来首次中报亏损。

拆解单季度,合盛硅业 Q2 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 45.48 亿元、-6.57 亿元,同比分别下滑 42.11%、245.87%,其中归母净利润环比 Q1 由盈转亏,大幅拖累了业绩。

究其原因,Q2 因工业硅原材料价格走弱、成本支撑下滑,叠加贸易摩擦引发宏观悲观情绪,价格逐步跌破历史低位。Q2 的工业硅价格为 7337.81 元 / 吨,Q1 及 2024 年 Q2 的均价分别为 9341.53 元 / 吨、11500.92 元 / 吨,环比、同比分别下滑 21.45%、36.2%。Q2 工业硅销量为 21.46 万吨,环比减少了 17.4%,出现量价齐跌的情形。

事实上,合盛硅业正遭遇 " 两头堵 " 的不利局面。公司工业硅的原材料主要包括硅石、煤炭及石油焦等,是由硅矿石和碳质还原剂在矿热炉内冶炼成的产品。Q2 工业硅主要原材料价格出现上涨,其中矿石均价 512.35 元 / 吨,同环比分别上涨 27.26%、22.48%;石油焦均价 1944.9 元 / 吨,同环比分别上涨 27.16%、98.56%。

证券之星注意到,合盛硅业上半年出现亏损的原因之一是工业硅售价下降,而另一方面则来自于光伏板块停工损失和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公司暂时闲置固定资产账面原值 87.79 亿元,账面价值 76.92 亿元,主要为光伏板块固定资产暂时停产检修中。

据了解,合盛硅业多晶硅相关产品于 2024 年 Q1 起对外销售,Q2 光伏行业发生较大变化,主要产品价格陆续跌破行业生产成本,考虑到行业情况及自身生产节奏,故而当年 Q3 以自用为主,未对外销售。今年 Q1 及 Q2 经营数据亦未披露多晶硅相关销售信息。

公司在 2025 年 Q1 业绩说明会上曾表示,未来将聚焦主业,适当收缩对光伏业务板块的相关投入。

大量光伏产品变成库存,而硅价的大跌进一步加剧了合盛硅业的经营压力,公司今年上半年计提的存货跌价损失为 1.68 亿元。 ( 本文首发证券之星,作者 | 陆雯燕 )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证券之星 光伏 控股股东 融资 宁波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