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河商业观察 前天
阿里与苏宁易购联姻走向终局 十年投入浮亏260亿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曾被寄予厚望的零售联盟,为何最终以阿里超超 260 亿元浮亏收场?

阿里巴巴集团关联公司杭州灏月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近日宣布,拟减持苏宁易购部分股份,不超过 2.63 亿股,约占苏宁易购总股本的 2.85%。以苏宁易购 9 月 23 日收盘价 1.78 元 / 股计算,此次减持可套现约 4.9 亿元。然而与阿里巴巴十年间总计 308.8 亿元的投资成本相比,目前其持有的苏宁易购股权市值仅约 41.56 亿元,账面浮亏超过 260 亿元。

苏宁易购的前身为苏宁电器,创始人张近东在南京创立苏宁电器,以空调专营起家,逐步构建全国家电连锁网络。2004 年,苏宁电器登陆深交所(002024),成为 A 股家电零售第一股。到 2009 年,公司已发展成中国最大的家电零售商,门店数量突破 1000 家,年度营收达 583 亿元,超越国美,登顶家电连锁零售行业。

苏宁的辉煌在 2013 年达到顶峰,当年全年销售额突破千亿大关,达 1052.92 亿元,甚至远超阿里巴巴同期的营收。同年开始转型,更名 " 苏宁云商 ",试图打通线上线下。

然而,转型的代价是巨大的,尽管 2020 年营收创下 2523 亿元纪录,但净利润暴跌 143.4%,在疫情与价格战的双重挤压下,现金流持续恶化。2021 年债务危机爆发,总负债规模超 1400 亿元,最终由江苏国资牵头成立新零售基金注资 88 亿元完成重组。

重组后苏宁易购大幅收缩业务,2023 年营收同比再降 40.5%,但通过关停亏损门店实现减亏。最新财报显示,2025 年上半年营收微增 1.2 亿至 259 亿,但扣除政府补助后实际亏损 8.7 亿,还未出现止损迹象。

阿里与苏宁的联姻是为了抗击京东。

2015 年 8 月,阿里以 283 亿元战略投资苏宁易购,以每股 15.17 元认购 19.99% 股权。彼时阿里期待通过苏宁全国 1600 家门店网络,补足线下短板,对抗京东的物流与线下优势,构想形成 " 天猫线上流量 + 苏宁线下场景 " 的零售闭环。

合作背后是各取所需的战略考量。

阿里巴巴看中苏宁遍布全国的线下网络—— 1600 多家线下门店、5000 个售后服务网点以及下沉到四五线城市的服务站。而苏宁则希望借助阿里巴巴的线上流量扩大业务规模。

双方计划通过资源整合,依托大数据、物联网、金融支付等技术,共同打造 O2O 移动应用产品。

然而,战略构想与现实执行之间存在巨大落差。在具体整合过程中,苏宁天猫旗舰店未能实现预期的流量闭环,物流协同上苏宁物流与菜鸟的配送效率也低于预期。更令人关注的是,2022 年苏宁退出阿里旗下 " 新零售 " 项目盒马鲜生运营,标志着双方合作出现明显裂痕。两个巨头在企业文化、运营模式和战略目标上的深层次差异,已经无法完成预期战略目标。

此次阿里巴巴减持的背后,是为了将资源集中于核心业务——电商和云计算市场上,投入更大的资金、技术和人力,以加深在核心业务的护城河。

十年间,阿里巴巴对苏宁易购的投资浮亏超过 260 亿元,而苏宁通过减持阿里股份净赚 140.56 亿元。这场曾被寄予厚望的 " 联姻 ",最终以阿里割肉离场而告终。

来源:星河商业观察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苏宁易购 阿里 苏宁 阿里巴巴 京东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