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汽车 前天
2000名跨国工程师坐镇!吉利瑞研成欧洲汽车生态圈“新成员”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在汽车产业全球化与技术变革的双重驱动下,跨国研发布局已成为车企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路径。吉利汽车通过近 30 年实践,构建起包含 " 五大造型中心、五大工程研发中心、五大试验区域、五大能源技术形式、五大 AI 智能生态圈 " 的全球化战略体系,其中位于瑞典哥德堡的研发中心,作为欧洲研发网络的关键节点,在安全技术研发与全球架构开发中承担着重要角色。

从定位来看,瑞研是吉利欧洲研发中心的核心组成部分,与专注底盘及性能调校的德国研发中心形成功能互补,共同支撑全球产品开发与验证体系。其所处的吉利欧洲创新中心具备研发、设计、销售一体化功能,且紧邻林德霍尔姆科技园,周边聚集了吉利瑞典全球设计中心、欧洲领克国际销售公司,以及丰田等大型企业与 100 余家初创公司。这种产业集群优势,为瑞研提供了技术信息共享、产业链资源协同的便利,使其能够及时接触欧洲汽车产业前沿技术动态,为技术研发提供外部环境支撑。

作为北欧交通枢纽,哥德堡及周边区域拥有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涵盖极端严寒气候、多地形路况等,为汽车极端环境测试、复杂路况性能验证提供了天然场景,有助于提升技术对全球不同市场的适应性。人才结构方面,瑞研现有 2000 余名工程师,来自全球 40 多个国家,多元专业背景与文化视角的融合,既助力吉利吸收欧洲汽车产业的技术经验与工程标准,也为技术研发注入国际化视野,这种人才配置模式在跨国研发机构中较为常见,也是实现本地化创新与全球技术协同的基础。

在核心业务领域,瑞研的技术输出集中体现在架构开发与安全技术体系构建两大方向。架构开发层面,瑞研主导或参与研发了 CMA、SEA、GEA 等系列架构,其中 CMA 架构因具备模块化、高兼容性特点,已应用于吉利、领克、极氪、沃尔沃等多个品牌车型,截至目前全球搭载该架构的车辆已超 400 万辆,其通用化设计降低了多品牌车型的研发成本,同时提升了技术迭代效率。不过从行业视角看,此类模块化架构的开发思路在大众 MQB、丰田 TNGA 等平台中已有成熟实践,瑞研的突破更多体现在结合新能源与智能化需求,对架构的电气化、OTA 升级能力进行优化,以适配当下市场对智能汽车的需求。

安全技术研发是瑞研的另一核心方向。依托欧洲汽车产业对安全性能的传统重视,以及与沃尔沃的技术协同基础,瑞研推动吉利构建了包含主动安全、被动安全、信息安全的全域安全体系。例如在车身结构设计中,通过第三吸能盒、十宫格门槛梁等专利技术,提升碰撞防护能力;在智能安全领域,开发面向 L2-L4 级自动驾驶的失效安全方案,通过电气架构冗余设计保障系统可靠性。这些技术成果已在极氪 9X 等车型上落地,该车型在 50km/h 正面柱碰、105km/h 后碰等超国标测试中表现突出,但需要注意的是,此类安全技术的实际效果仍需长期市场使用数据验证,且不同品牌对安全标准的定义与实现路径存在差异,瑞研的技术方案更多是基于吉利产品定位与目标市场需求的选择。

从技术落地与市场反馈来看,瑞研参与研发的技术已逐步转化为产品竞争力。以浩瀚 - S 豪华电混专属架构为例,其 900V 高压系统、三电机兆瓦电驱等技术,使极氪 9X 实现 3 秒级零百加速、380 公里纯电续航等性能指标,该车型在成都车展预售阶段 1 小时订单超 4.2 万台,市场关注度较高。但同时,技术落地过程中也面临挑战,一方面,高端技术配置可能推高车型成本,如何平衡技术先进性与产品定价,需结合不同市场消费能力调整;另一方面,全球化研发涉及技术标准对接、跨区域团队协作等问题,瑞研的技术成果需与吉利国内生产体系、供应链体系适配,才能实现规模化应用。

总体而言,吉利瑞典研发中心是中国车企全球化研发的一个缩影,其通过整合区域技术资源、吸纳国际化人才,在架构开发与安全技术领域形成了差异化能力,为吉利产品的全球竞争力提升提供了支撑。对于行业而言,瑞研的实践也为其他车企的全球化研发提供了参考样本。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吉利 工程师 全球化 丰田 沃尔沃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