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解码 前天
中国聚变公司首次亮相,概念股集体躁动!AI的尽头是核聚变?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9 月 25 日,中洲特材(300963.SZ)涨 10.09%,上海电气(601727.SH)、合锻智能(603011.SH)涨 10%,英杰电气(300820.SZ)、久盛电气(301082.SZ)、海陆重工(002255.SZ)亦上涨。

聚变国家队亮相,概念股集体躁动

消息面上,正在上海举行的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注册资本 150 亿元、正式挂牌成立仅两个多月的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下称中国聚变公司)首次公开亮相,展示其技术路线及业务布局。

中国聚变公司被视为可控核聚变领域的 " 国家队 ",肩负着重大使命。股权结构上,中核集团是中国聚变公司的控股股东,后者的其他股东还包括中国石油集团昆仑资本有限公司、中国核电(601985.SH)、浙能电力(600023.SH)等。

在本次大会上,中国聚变公司宣布,瞄准 2050 年聚变能源商用目标,在上海、成都两地联动研发。这直接刺激了资本市场的情绪,可控核聚变的发展被摁下 " 加速键 ",相关概念股集体走强。

国金证券此前曾表示,可控核聚变行业有望在 " 十五五 " 期间迎来资本开支加速周期,相关零部件赛道的订单有望持续释放,潜在投资机遇值得关注。

所谓 ‌ 可控核聚变,‌ 是一种能够持续进行的核聚变反应,与传统的核裂变相比,核聚变不仅能量密度更高,而且不存在长寿命放射性废物,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环保性,被视为人类理想的终极能源。由于其反应速度和规模可以随时被调控,所以也被称为 " 人造太阳 "。

也正由于上述种种优点,国内外都高度重视 ‌ 可控核聚变领域的布局,近几年资本纷纷入局,加速了技术进步和迭代,全球可控核聚变的产业化进度明显加速。

AI的终点是能源,能源的终点是核聚变

值得注意的是,推动这场能源革命加速的,除了国家力量,还有来自另一个科技前沿的迫切需求——人工智能。有专家表示,AI 的终点是能源,能源的终点是核聚变。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星能玄光创始人兼董事长孙玄亦指出,人工智能的崛起正指数级推高全球能源消耗,而解决这一终极需求的答案便是核聚变。

孙玄还援引数据称,AI 目前用电量占地球的 1.5%,如果我们把 AI 比喻成地球大脑的话,人的大脑能耗占人体的 20%,因此有人预测,AI 的耗电量也将占地球总数的 20% 以上。

这一判断,正被科技巨头用真金白银投票印证:近年来,英伟达、谷歌、OpenAI 等 AI 巨头企业均已入局核聚变领域。

此前 8 月末,美国核聚变能源初创企业 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 ( CFS ) 即宣布,该公司最新获得了 8.63 亿美元融资,投资方包括 AI 巨头英伟达(NVDA.US)以及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当地时间 9 月 22 日,意大利能源巨头埃尼集团 ( Eni ) 宣布,公司与美国核聚变能源初创公司 CFS 签署了一项超过 10 亿美元的购电协议。

双方希望,到 2030 年代初,CFS 在弗吉尼亚州建造的世界上第一座商用核聚变发电厂能够正式并网。弗吉尼亚地区是全球最大的数据中心集群所在地,对电力需求极为旺盛。

AI 巨头之所以纷纷押注核聚变,因为算力的终极瓶颈,正是能源。

虽然海内外对可控核聚变技术热情高涨,不过,客观的说,实现核聚变反应的可控稳定运行一直是科学界面临的巨大挑战。有观点指出,可控核聚变目前仍处于早期的发展阶段,未来具有较大不确定性。

对此,CFS 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 Bob Mumgaard 坦言," 我们并不是说,核聚变发电在技术上已经毫无障碍。但现在的核心问题,已经从‘这是否可能?’转变为‘何时、如何以及在哪里实现?’ "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核聚变 ai 概念股 上海 国家队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