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主必读 前天
揭秘吉利欧洲大本营 2000名全球工程师打造“公路安全堡垒”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瑞典哥德堡,冬夜长达 17 小时,气温可跌至 -20 ℃。在这里,一辆吉利汽车的电池包正经历着极寒充放电测试,工程师们盯着数据屏幕,记录着低温下的性能曲线。

距离哥德堡市区 30 公里的吉利欧洲创新中心内,这样的测试场景每天都在发生。来自 40 多个国家的 2000 余名工程师,组成了一支 " 联合国部队 ",共同攻克汽车安全与技术难题。

全球研发网络 吉利的 " 五大支柱 " 体系

当很多人还认为中国车企 " 单打独斗 " 时,吉利已经搭建了一个覆盖全球的研发体系。这个体系由五个 " 五大 " 组成,就像五根支柱,撑起了吉利的全球技术蓝图。

五大造型中心分布在上海、宁波、米兰、哥德堡和考文垂,负责设计。​五大工程研发中心坐落于上海、宁波、哥德堡、考文垂和法兰克福,专注技术研发。

五大试验区域覆盖欧、亚、美、澳、非五大洲,包含 16 个试验基地,确保车辆适应全球不同环境。五大能源形式包含纯电、混动、醇氢、换电和高效燃油,满足多元化需求。

五大 AI 生态圈则围绕智算中心,与多家科技企业合作,布局全域人工智能。这套体系让吉利具备了全球化的技术整合能力,不再是闭门造车,而是集全球优势资源造好车。

欧洲双引擎 德国与瑞典的分工协作

在欧洲,吉利布局了两个研发中心,德国法兰克福研发中心(德研)和瑞典哥德堡研发中心(瑞研)。两者分工明确,如同吉利的 " 欧洲双引擎 "。

德研专注于底盘与性能调校,为吉利注入世界领先的 " 欧式 " 操控基因。瑞研则主攻安全技术与全球架构开发,成为吉利安全体系的摇篮。

这种分工背后是吉利对欧洲汽车产业优势的深度把握——德国在底盘机械素养方面的百年积淀,瑞典在安全技术上的全球权威。

瑞研所在的 Uni3 园区是一处充满设计感的建筑群。6 座建筑的外立面采用不同颜色的玻璃幕墙,分别代表中国五行中的 " 金木水火土 "。这里不仅是研发中心,更是中西方科技与文化融合的象征。

园区内还聚集了吉利设计中心、领克国际销售公司,以及丰田等大型企业和 100 多家初创公司,形成了完善的产业生态圈。

天然试车场 北欧的极端环境成为研发优势

哥德堡的地理位置为汽车测试提供了天然优势。漫长的寒冬成为天然的极端环境实验室,可以测试电池低温性能、热管理系统效率和材料耐寒性。

周边密集的盘山公路适合优化底盘操控性与能量回收逻辑;海岸公路的高湿度与盐雾环境可用于测试车身防腐性能;天然冰湖与雪地则是 ESP 标定和低附着力路面安全控制的理想场地。

此外,哥德堡作为北欧交通枢纽,拥有优越的港口条件,2 小时航程覆盖欧洲主要汽车市场,便于零部件进出口和全球供应链整合。

产业生态也相当成熟:哥德堡聚集了沃尔沃、极星、博世、ZF 等车企和顶级供应商,占瑞典汽车从业者的 40%。这里还有查尔姆斯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全球 TOP 10)等顶尖学术资源,便于开展产学研合作。

安全第一 从 " 失效安全 " 到 " 十宫格门槛梁 "

安全是瑞研的核心课题。这里开发了全球首个面向自动驾驶的 " 失效安全 " 方案——在制动、转向、驱动失效时,通过冗余设计保障乘员安全。

简单说,就是在自动驾驶时,某个系统出现故障,车辆也能正常行驶至完成当前旅途,必要时直接开到维修厂,避免抛锚在路上。

瑞研还与沃尔沃保持着密切交流,许多工程师都来自沃尔沃。他们吸收了沃尔沃的安全开发理念和标准,建立了吉利专属的内部安全标准。

在具体技术上,瑞研有多项创新:正面碰撞的 " 第三吸能盒 " 专利技术,在发动机与防火墙之间增加吸能盒,减少碰撞时对乘员舱的侵入。

侧面的 " 十宫格门槛梁 " 设计,内部形成 10 个吸能单元,类似蜂窝结构,侧碰抗冲击能力提升 60%。这项技术通过了 22 个撞击点测试,全面保护车内各位置乘客的安全。

后面的 " 一体式压铸后端铝车身 " 技术,将 80 多个零件一体成形,减少焊接弱区。同时设置四层吸能缓冲区,充分吸收追尾撞击能量。

技术落地 极氪9X成全球技术集大成者

瑞研的各项顶尖技术,最终在极氪 9X 上得到全面应用。这款车堪称吉利全球技术实力的集大成者,开启预售后一小时就收获超 42000 台订单。

极氪 9X 首发搭载 " 浩瀚超级电混 " 系统:一套动力系统同时实现最强纯电、最强增程、最强混动三种模式。最大输出功率达 1030kW,全系零百加速 3 秒级,最快 3.1 秒。

最突出的是其续航能力:纯电续航达 380km(全球混动 SUV 最长),综合续航超 1000km。支持 6C 超快充,从 20% 电量充至 80% 仅需 9 分钟。

极氪 9X 还搭载 " 浩瀚 AI 数字底盘 ",通过 AI 能力实时识别地形并调整驾驶模式。作为全尺寸 SUV,做到了接近轿车的操控水准,实现 " 大车体、小车感 " 的驾驶感受。

安全方面,车身扭转刚度达 41600 牛 · 米每度,为承载式车身全尺寸 SUV 最高。白车身高强钢和铝合金占比超 91%,关键区域采用 2000 兆帕超高强度热成型钢。

总结:

极氪 9X 只是开始。吉利在哥德堡的研发中心已在预研更先进的 Ultra Hybrid 技术,相比现有混动系统,​结构更紧凑且性能更强,预计将覆盖从 B 级到 F 级的所有车型。

从瑞典的冰雪天地到中国的城市道路,吉利的全球研发网络正在打破地域界限。2000 名全球工程师的智慧结晶,正通过一辆辆新车,驶向全世界每个角落。

中国汽车全球化的篇章,不再只是出口贸易的数字游戏,而是深入欧洲腹地,​用全球智慧打造全球产品的扎实足迹。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吉利 工程师 瑞典 德国 上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