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1号 前天
抓住创作者经济风口,上海打响网络视听「赋能战」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yule1.html

 

「上海这座城市让我特别有归属感,我刚来的时候挺自卑的,觉得自己长得不好看,也没有钱,但很快遇到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他们也是讲脱口秀的。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是安慰了我的,因为他们也不好,也没有钱。那时候把我们组织在一块演出,观众看完之后特别的开心,说我们这些讲脱口秀的特别像乌托邦,我当时觉得我们其实不怎么像乌托邦,更像丐帮」。

上述这段来自《脱口秀和 Ta 的朋友们》第二季「大王」何广智的段子,不是出自综艺,而是来自于上周举办的 2025 上海网络视听内容创作者大会的开放麦现场。某种意义上,上海见证了当下中国脱口秀的上升历程。正是城市给予创作者多元开放的创作环境,让脱口秀变成了具有归属感的创作者们共同营造的乌托邦,也让创作者群体在经济条件上渐渐摆脱了「丐帮」。

而类似发生在上海的故事,并不止于脱口秀。影视、短视频、播客、文创……透过此次上海网络视听内容创作者大会,我们看到的是城市越来越成为文化创新与迭代的容器。在这场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广播电视局、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指导,中国(上海)网络视听产业基地杨浦片区主办,上海市杨浦区文化和旅游局支持,第一财经承办的大会上,1 号看到的是由多元化的内容形成「众声成乐」这种繁荣局面的背后密码——

内容与创作者,正在成为观察城市经济与文化动能的晴雨表。而上海,正通过前瞻性的政策布局与生态营建,不仅抓住了这一风口,更积极将网络视听产业打造为城市发展的新亮点与重要增量。内容,不再是文化景观,更是上海经济活力的新注解。

身份之变

看似生长于线上的网络视听内容,与用户双脚伫立的城市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关联?对这一问题的理解,离不开以下两个基本面判断:

一是内容消费的日常化。《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截至 2024 年底,中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突破 10 亿,占网民总数的九成以上。网络视听已成为中国互联网使用率最高的应用形态。短视频、直播等内容形态已成为网民视频内容消费的「刚需」。

二是内容创作的全民化。在「人人都是创作者」的时代,每一个用户只要拿起一部手机,就可以化身为一个创作终端。

在 1 号看来,这两个基本面决定了网络视听内容在当下所具备的价值性得到了充分的扩容,并将这种价值潜力反馈到了参与其中的利益相关者之中。此次大会发布的《2025 年网络视听内容创作者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对其有着精准的研判,一言以蔽之,我们可以看到一条清晰的脉络——

身份的改变。

先来看内容,它已经从「单一作品」转变为推动经济与民生的新型基础设施。

此次大会举行的一系列《星声》云上访谈,为我们呈现了当下内容的新面貌:换装游戏《奇迹暖暖》,可以成为承载文化符号的 IP;沪语方言,能够成为走向全网的社交货币;美食可以成为串联大众兴趣与社会议题的桥梁;非遗实践,正在虹吸年轻人的注意力,从而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而 AI 也不再是简单的生产工具,而是逐渐成为创作者的「生产伙伴」。这些内容属于不同的类型,来自不同的赛道,却呈现出相同的特点:横向看,优质内容本身具有强大的连接属性,「内容 +」所蕴藏的价值不可限量;纵向看,优质内容也具有很好的延展性,从而转化为一个不断开发的可持续 IP。

接着是创作者,他们正在从「内容生产者」转变为「场景方案设计师」。

脱口秀演员用一个个制造笑声的段子,带火了线下开放麦;诸如《透明梵高》作者小透明这类深耕艺术赛道的创作者,通过知识分享与普及,将更多的人流引向了线下的博物馆、美术馆与画廊;类似「食贫道」一样的美食类博主,成为新时代用户必看的「点评榜」,吸引消费者打卡线下美食……不难发现,优质创作者具备了一种破界能力,线上与线下、内容与产业之间的壁垒通过传播而被打破,每一个优质创作者,都是一片新消费场景处女地的开拓者。

再来看平台,它的角色从传统的「内容分发渠道」悄然转变为「解决方案的分发平台」。

短视频平台、社交平台、播客平台……每一家平台都随着算法的优化,从推荐「你可能喜欢看的内容」转向推荐「能解决你当下问题的方案」。并且《白皮书》谈到,随着用户注意力正从「即看即走」的快消内容,转向「长观看、慢体验」的深度作品,平台分发逻辑也更重视播放时长、收藏和长链路互动,推动创作者从「抢峰值」转向「养留存」。

最后是城市,它从幕后走向台前,从内容与创作者的生成背景,变成了融合线上线下的新型城市文化 IP。

年轻人可以为了周杰伦、五月天的演出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游戏玩家能够为见证谁能站在联赛之巅而进入场馆摇旗呐喊;《繁花》捧红的黄河路,让无数用户去寻找现实里的「至真园」;而脱口秀,早已植根城市文化的特质,衍生出方言专场、英语专场……对内容的热爱,对创作者的认同,都转化为一种与城市、与 IP 双向奔赴的行动。在内容的正外部性效应里,城市成为了最受瞩目的受益者。

在 1 号看来,上述「身份之变」的核心,是价值链条的重塑与延展。内容从「作品」变为‘基础设施’,意味着其经济乘数效应被无限放大;创作者变为「场景设计师」,则标志着个性化、体验式新消费的崛起。对于上海而言,这座消费活力强劲、商业场景丰富的国际大都市,恰恰为这种转变提供了最完美的试验场。角色的升级,在上海找到了最具商业价值的落点。

活力之极

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副司长杨铮在此次大会的致辞中谈到:「上海是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文艺精品创作的高地,也是网络视听内容创作、产业发展的高地。在推动网络视听内容创作与时代同行高质量发展方面具备独特优势,承担着光荣使命,蕴藏着巨大潜力」。

如何将集聚形成的「内容与创作者之池」转变为推动网络视听内容创作走向高质量发展的「活力之极」,1 号看到了一个「上海答案」。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2025 年 7 月 15 日,《上海市关于支持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的若干举措》(以下简称「沪九条」)正式发布,提出在黄浦、杨浦两区挂牌建设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集聚区,并配套推出激励优质创作、完善产业服务、开放创作场景、拓展职业通道等措施。不难发现,「沪九条」的推出,旨在让上海形成「人群—平台—政策」的良性循环。

二是统筹生态建设。上海作为多元化的国际大都会,本身就是网络视听内容的繁荣生长提供了沃土。数据显示,2024 年,上海网络视听产业产值保持高速增长,本土重点平台注册用户数超过 5 亿,覆盖全国网民的一半以上。B 站、小红书等头部平台也在上海产生产业集聚效应。

随着「沪九条」的推出,杨浦区与黄浦区的实践展现出网络视听产业发展的「上海速度」。短短两个月,杨浦区以「V 聚场」为核心载体推进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集聚区建设,已吸引「G 僧东」「不刷题的吴姥姥」「苏星河牛通」等 20 余家优质主体签约入驻,全网粉丝量超过 1 亿;黄浦区的外滩 FTC 已积极对接 300 余组 MCN 机构与内容创作者,吸引 23 家企业完成注册落地。

政策的快速落地、软硬件层面的积极扶持与服务层面的精准赋能,不仅彰显出上海赋能网络视听产业发展的决心和动力,也进一步夯实了上海作为网络视听内容创作高地的人才基础。哔哩哔哩董事长、CEO 陈睿在演讲中表示:「上海是百大 UP 主最多的城市,覆盖游戏、科技、AI 等各种领域,上海是一个能够产出国内最优质内容创作者的地方」。

三是创造文化融合。今年 7 月举办的 BilibiliWorld2025,三天时间里迎来了共计 167 家全球展商、近 800 台痛车、超 3 万名 Coser,来自 20 多个国家及地区的 40 万人次参展,较 2024 年上涨 15 万人次,同比涨幅达 60%。8 月,小红书举办的 Redland 活动囊括 50+热门动漫和游戏 IP 、超还原的置景和超沉浸式的游戏体验,让无数年轻人在这座「痛岛」上开启狂欢。在上海,这些由平台与创作者与用户共创的文化活动,正在为本地海派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参与构建着未来上海的形象资产。

此次大会,既是这一进程的行业见证者,更是这一进程的深度参与者。大会举办期间,主会场外的缤纷广场向公众开放,并与杨浦区「年轻人社区」大学路联动,联袂哔哩哔哩、小红书、小宇宙 App 等头部视听平台呈现「众有引力」创作者嘉年华,除了各色打卡装置,还会举办博主粉丝见面会、乐队演出等活动,吸引了许多市民前来打卡互动。网络视听与城市的赋能与融合,在此得到了具象化的呈现。

可见,只有打通创意与产业、线上与线下、国内与国际,才能依托创作者、用户、平台、与城市形成生态正循环构建「众声成乐」的发展交响。而上海,这座中国经济的引擎城市,既是观察这一趋势的理想窗口,又再次以「先人一步」的探索,为这篇新乐章谱写出新的音符。

1 号结语

此次大会上,最令 1 号印象深刻的一幕发生于 9 月 19 日晚的杨浦区大创智公共服务平台:德国钢琴家、B 站知名音乐 UP 主 oskarpianist,携手古筝指弹艺术家墨韵 Moyun、大三弦非遗传承人桂梓三弦与小提琴演奏家拿弓子的波塞东同台献演。

艺术表演的跨界交响,既是内容与城市融合共振的具象化,也是上海不断求新,积极拥抱新赛道、鼓励新业态所发出的强劲脉动。脱口秀演员何广智形容:「上海,我的灵感房东」。或许他无意中点明了关键:上海,正致力于成为整个创作者经济生态的「超级房东」与「联合创始人」,共同分享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红利。

从何广智段子里的「灵感房东」,到陈睿口中的「优质内容高地」,再到这场跨界音乐会所展现的「融合创新场」,当下上海的形象也变得愈发清晰:它不仅是创作者栖息的港湾,更是驱动内容价值倍增的引擎。

内容创作者经济的风口之上,上海已不仅是一个参与者,更凭借其深厚的城市底蕴与前瞻的战略主动,致力于成为规则的共同制定者与生态的构建者。这张观察城市活力的「晴雨表」显示,上海正晴空万里,新增长的故事,才刚刚翻开序章。

《主编浅度》视频号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上海 旅游局 短视频 文创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