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企业提供
" 五十岁正是闯的年纪。" 说着这句话的雷军,今年其实已经 56 岁。
今日(9 月 25 日)晚间,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再次站上舞台,开启了他的第六次个人年度演讲,并久违地揭晓了手机新品系列,可谓一人 " 打满全场 "。
雷军透露,小米经历了 " 松果 " 造芯的失败后意识到,手机芯片只有做高端才能有 " 一线生机 "。小米为自研芯片花费了大量资金,仅投片就花费了 2000 多万美元。更致命的是,小米同时还做了造车的决定,资金拉扯就更大,团队内部一度有了 " 会不会把公司拖垮 " 的质疑。
不过,耗费大量心血的自研芯片并未应用在小米今晚亮相的年度旗舰机型上,也就是雷军声称要 " 迎战 " 苹果的小米 17 上。
在业内人士看来,小米要摆脱 " 性价比 " 标签,和苹果及三星在高端化上坐 " 跷跷板 ",自研芯片必须要用上。但无论是华为还是苹果,其自研芯片都经历了多年的代际,小米的造芯之路还很长,首先要面对的就是代工问题。
从 " 撞名 " 到 " 正面迎战 " 雷军又杠上苹果
距离开场还有一个多小时,大批观众就已经抵达国家会议中心。今晚,这里将举办雷军的第六次个人年度演讲,主题是 " 改变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粗略估测,现场约有 1 万名观众。
第六年,雷军仍然延续了 " 讲故事 " 的风格做分享。比如谈到造芯,他回忆称,公司初始造芯是 " 松果 ",但发布了一款产品就惨遭失败。雷军反复 " 劝慰 " 自己和团队:" 干,不一定会赢,但不干肯定输,要不试试?"
谈到造车,雷军笑称,造车团队总是吵架,一度吵到大家要把彼此拉黑 24 小时的程度。雷军还回忆称,小米 SU7 发布前,他找了 23 位媒体人询问评价," 结果有 21 个人都不看好 "。到了小米 YU7,大家就都看好了。
雷军还提到了凡客的创始人陈年。" 他是我直播间的‘榜一大哥’,今天我特意没(邀)请陈年来。去年小米 SU7 发布的时候,我邀请陈年来,他跟我说凡客当年创业,摊子搞得太大,欠了十多亿(元),每天一睁眼就是还钱。" 雷军还透露,曾经 1 万多人的凡客其实已经 " 归零 " 了,如今,陈年带着凡客开始转型直播电商。他说:" 我脑子里出现一个想法,50 来岁,正是闯的年纪!"
除了回忆此前的故事,小米还借这个舞台发布了今年的 " 当家花旦 " ——小米 17 系列机型。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是他时隔多年再次站上手机发布会的舞台。
雷军在发布前就袒露了野心,称小米 17 系列将全面对标 iPhone," 正面迎战 "。
这次 " 迎战 ",从新品的名字就已经开始。按照小米的产品代际,今年发布的旗舰机型本应为小米 16。临近发布会,小米突然宣布将产品改名为小米 17,并且否认 " 蹭苹果 17" 热度的说法。除了名字,小米 17 的外观也被不少消费者评价为 " 果味十足 "。
雷军认为小米 17 系列 " 质感大升级 ",他用 4 个字来形容——惊艳蜕变。并称 " 所有细节和精致度完全不亚于 iPhone"。
雷军介绍,小米 17 售价为 4499 元 / 台起,采用了超大 R 角设计,配有 1.18mm 极窄四等边以及四微曲包裹式中框,面板用的是小米的龙晶玻璃。
当然,与苹果对比也是小米开启高端化战略后的 " 保留节目 "。雷军从芯片性能、外观、材料等多方面将小米 17 与苹果 17 进行了对比。例如,小米 17 续航为 7000mAh,是苹果的两倍⋯⋯ " 当然,苹果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雷军称。
作为雷军和小米的高端化 " 野心之作 ",小米 17 Pro 系列有一大一小两款及四款配色,均配备了首发的骁龙 8 Elite Gen5(第五代骁龙 8 至尊版芯片),搭载徕卡 " 光影大师 " 影像,配有 5 倍长焦,电池为 6300mAh。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 17 Pro 系列增加了一块背屏,能完成后置主摄自拍,还有 " 便利贴 " 功能,可将重要信息一键贴至背屏,小米还给 17 Pro 配了一款掌机保护壳。
价格方面,据雷军介绍,小米 17 Pro 4999 元 / 台起售,顶配版售价为 5999 元 / 台。小米 17 Pro Max 在屏幕等方面进行了升级,如 " 超级像素 "、大底潜望长焦、7500mAh 电池、多品牌通用快充、小米 " 星辰通信 " 等,售价为 5999 元 / 台起,顶配版售价为 6999 元 / 台。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杨卉 摄
抢首发骁龙 8 芯片 为何不见自研的玄戒芯片?
小米 17 的另一个看点,是配备了全球首发的骁龙 8 Elite Gen5。为了拿到 " 首发 ",小米和芯片厂商几乎是 " 无缝衔接 "。高通于 9 月 25 日发布骁龙 8 Elite Gen5,小米合伙人、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在现场直接宣布:小米 17 系列将成为全球首款搭载该芯片的机型。几小时后,新手机就被带到了雷军年度演讲的舞台上。
近几年,国内手机厂商们抢发骁龙芯片已经屡见不鲜,但今日的小米已经不是从前的单一手机厂商。今年 5 月,小米成为继苹果、高通、联发科之后,全球第四家发布自主研发设计 3nm 制程手机处理器芯片的企业。
在年度演讲现场,雷军回忆起这段造芯历程依旧感慨万千。
雷军直言,5 年前小米曾在自研芯片上 " 撞过南墙 ",但他仍旧认为,芯片是小米成功的必由之路,全球顶尖的科技巨头最终几乎都成了芯片巨头。即便现在做自研手机 SoC(系统级芯片)至少要坚持十年,并且投入 500 亿元,但还是要试试。
雷军回忆称,彼时,团队总结了友商的经验后得出:手机芯片只有做最高端才能有一线生机,从中低端切入是 " 没戏 " 的。对于做芯片一事,团队也曾有过质疑:" 继续干芯片,会不会把公司拖垮?" 但他清楚地意识到,这时如果不做,小米以后将永远错失自研芯片。
手机芯片为何如此难造?从投入成本来看,设计 28nm 芯片的平均成本为 4000 万美元,7nm 芯片的成本约为 2.17 亿美元,5nm 为 4.16 亿美元,3nm 芯片整体设计和开发费用则接近 10 亿美元。为了这颗芯片,截至今年 4 月底,小米已经在研发上砸了 135 亿元。雷军透露,仅投片就花费了 2000 多万美元。
更关键的是,雷军介绍,小米造芯和造车是同一时间进行的,对公司资金的拉扯就更大,可以说是 " 同时供两个孩子上大学 "。比起轰轰烈烈、声势浩大的造车,造芯这件事被小米一直捂到量产才对外宣布。
然而,如此耗费时间、精力才成功的产品,却并未如消费者预计那样出现在小米本次亮相的年度旗舰机型——小米 17 上。对此,知名战略定位专家、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 9 月 25 日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小米 17 未搭载自研芯片受多重因素影响,既涉及技术成熟度、产能规划,还需要平衡供应链稳定性与市场接受度。" 毕竟要对标苹果 17,硬件配置上要有足够的竞争力,自研芯片在高端市场竞争力不足。" 詹军豪称。
有业内人士指出,由于还在试水手机处理芯片领域,小米在设计优化和软硬件适配性上可能还需进一步提升。与华为的麒麟芯片相似,小米的自研芯片预计也需经历多次迭代才能达到与高通、联发科等竞争对手相媲美的水平。
除了芯片自身性能外,对国内厂商来说,此前的高端手机、平板芯片大多来自联发科和高通。小米一旦动了高通的 " 蛋糕 ",就必须考虑来自供应链及国际环境的风险,毕竟虽然实现了自研,但芯片要成为产品,代工仍是不可回避的难关。在业内看来,小米未来要在高端上 " 叫板 " 苹果和华为,用上自研芯片才是最响亮的 " 金字招牌 "。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杨卉 摄
高端化探索多年 " 人车家 " 会带来历史性的转变吗?
小米多年赶超苹果的口号背后,是急于向高端化转型的诉求。詹军豪直言,在消费者的认知中,小米长期是 " 性价比 " 的代名词,3000 元 / 台以下价位段拥有庞大用户基础,但在 4000 元 / 台以上高端市场竞争力薄弱。" 这主要源于小米早期‘价格屠夫’的定位深入人心,导致消费者对小米‘高端、创新’的认同感不足。"
从数据来看,根据小米集团(HK01810)第二季度财报,报告期内小米智能手机收入为 455 亿元,出货量为 4240 万台,上年同期为 4220 万台;在国内高端智能手机市场的销量占比提升至 27.6%,其中 4000 元~5000 元 / 台价位段市占率为 24.7%;5000 元~6000 元 / 台价位段市占率为 15.4%,同比分别提升 4.5 个百分点和 6.5 个百分点。
卢伟冰还在财报会议上称,小米手机目前在国内实行规模化与高端化并进的战略,其中一个大方向是将重心从 4000 元~6000 元 / 台高端区进一步转向 6000 元 / 台以上的超高端区。至于如何实现,卢伟冰提到了小米之家新零售门店的持续拓展和调优(如区位、面积调整等)以及 " 人车家 " 战略的推动。
分开来看,门店方面,小米称在国内打造 3 万家门店的目标不会改变,海外到年底也会有 400~500 家门店,并将从明年起加速规模化。提到线下销售,与 " 友商 " 相比,小米旗舰机型基本采用 " 直营 " 模式,三方经销商,如运营商营业厅很少能拿到小米的新机。以苹果 17 为例,在官方开售前一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走访了北京通州的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线下营业厅。上述门店工作人员介绍,店内均有苹果 17 现货,但热门机型的第一批货已经售罄。与之相比,小米将 " 话语权 " 抓在手里的同时,也借此提高了 " 米粉 " 的凝聚力。
至于 " 人车家 " 战略,不得不说,汽车确实给了小米手机更多的 " 破圈 " 机会,使其成为业内首个打通汽车 " 朋友圈 " 及智能手机圈的厂商。早在小米 17 亮相前夜,比亚迪汽车官方微博就发文预祝小米 17 系列手机发布成功,雷军也在评论区致谢比亚迪。
在业内看来,随着小米汽车销量的扩展及小米汽车和手机产品的进一步打通,未来确实有望为小米引进更多的高质量用户。
不过,詹军豪也指出,未来小米若要真正冲击高端市场还需重塑品牌价值。" 若小米未来要继续高端化,建议启用子品牌打造全新高端定位,通过独立的品牌名、产品线和技术体系,与现有‘性价比’形象形成区隔,降低消费者认知冲突,同时聚焦核心技术突破(如芯片自研、生态协同)和用户体验升级,逐步构建高端品牌资产。" 詹军豪称。
每日经济新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