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闫晓寒
国内医疗器械 " 一哥 " 迈瑞医疗(300760.SZ)正在经历增长换档阶段。
2024 年开始,迈瑞医疗结束持续多年的高增长。2017 年到 2022 年,迈瑞医疗营收同比增速均保持在 20% 以上,营收体量也远高于国内同行;2023 年营收增速虽有所放缓,但仍实现 15% 以上的增长。而 2016 年至 2023 年,迈瑞每年净利润增速均超过 20%。
2024 年,迈瑞医疗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均放缓至个位数;2025 年上半年,迈瑞营收为 167.43 亿元,同比下降 18.4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50.69 亿元,同比下降 32.96%。
迈瑞的业绩表现一定程度上与行业环境变化有关:国内医疗器械行业或已从过去十多年的高增长进入相对平稳的增长阶段。
在存量市场的竞争中,即便是行业老大哥,迈瑞也不得不时常大幅降价以守住市场份额。
根据媒体报道,今年 1 月,江西省医保局公布糖代谢等生化类检测试剂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共有 154 家企业的 2314 个规格中选,产品价格平均降幅 70%。多家企业报价均低于 1 毛钱,其中罗氏、贝克曼、西门子、迈瑞和新产业的 " 离子微量元素 | 钙(CA)" 产品均以 0.07 元 / 人份的价格中选。
迈瑞业绩承压之际,今年 7 月初,迈瑞医疗联合创始人成明和旗下 Ever Union 出于自身资金需求,通过大宗交易方式,累计减持 500 万股,减持均价为 213.47 元 / 股到 213.59 元 / 股,以此计算,Ever Union 套现超过 10.67 亿元。此次减持后,Ever Union 持有迈瑞股份比例从 4.25% 下降至 3.83%。
此前 Ever Union 也进行过多次减持。在迈瑞股价大幅增长的 2020 年和 2021 年,Ever Union 分别减持超 639.99 万股、443.77 万股;在营收增速出现下滑的 2023 年,Ever Union 再次减持超 204 万股。
巅峰时市值曾高达 6000 亿元、有 " 械茅 " 之称的迈瑞医疗,自 2021 年股价达到 461.94 元 / 股的最高点后,近几年股价整体呈下滑趋势,截至 9 月 25 日收盘,公司股价为 245 元 / 股,较最高点下跌 46.96%。
图源:图虫创意
拓展国际市场,并购再提速
迈瑞或正在国际市场寻求新的增长空间,从行业整体来看,当前海外医疗器械市场增长表现相对更好。今年上半年,迈瑞国内业务收入同比下滑超 30%,而国际业务收入仍保持 5.39% 的增长。
迈瑞在今年 8 月的投资者交流活动中表示,未来长期国际市场都将引领迈瑞的增长,这其中是 " 巨大的全球市场空间和迈瑞当前很低的市占率所带来的。" 迈瑞认为,国际市场是中国的 4-5 倍,上半年迈瑞国际业务平均市占率不到 3%,国际市场未来仍有巨大成长空间。
无论出于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应对,还是基于客观需求的布局,国际化在迈瑞内部的战略地位正不断提升。
根据此前媒体报道,迈瑞在 2024 年股东大会上提出未来国际收入要超过一半,甚至达到 70%。在一众医疗器械企业中,早早布局海外市场的迈瑞国际化程度较高,2025 年上半年,国际市场营收已经占据迈瑞医疗总营收的 50%,联影医疗同期海外市场收入占总营收为 18.99%。
迈瑞拓展国际市场的核心策略之一是本地化。在上述 8 月投资者活动中,迈瑞称,为加快海外本地化平台建设进度,公司结合了自建、收并购、OEM(代工生产)等多种方式。
在迈瑞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并购一直都是其拓展海外商业版图最重要的方式之一。
2005 年,迈瑞在英国设立海外第一个分公司。此后,迈瑞通过赴美上市获得资本背书。2006 年,迈瑞医疗在纽交所上市,此后开始了对海外知名品牌的一系列并购。
迈瑞官网显示,2008 年,公司收购美国 Datascope 生命信息监护业务。通过这次并购,迈瑞获得 Datascope 公司在美国和欧洲市场的销售平台和服务体系,国际化进程得以加速,迈瑞也因此在全球监护仪市场中成为当时市占率第三的厂商。
2013 年,迈瑞又相继在医学影像领域收购美国 ZONARE 公司,获取高端超声影像技术;在生命信息与支持领域收购 Ulco。
2018 年,迈瑞从美股私有化退市回到 A 股,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当时其并购的脚步已经放缓。
而自 2021 年开始,随着迈瑞对 IVD(体外诊断)业务的加注,公司又开始了较为频繁的资本动作。
2021 年,迈瑞斥资 5.32 亿欧元完成对芬兰 HyTest 的收购,获得化学发光原材料领域的相关技术;2023 年,迈瑞以 1.15 亿欧元收购德国 IVD 公司 DiaSys 75% 股权,后者在 IVD 行业有超过 30 年经验,在全球也有完整的供应链体系。
商誉已超 115 亿元
依靠早期的多次并购,迈瑞快速打入国际市场。不过,频繁并购扩大了迈瑞医疗业务规模的同时,也使其商誉不断增加。
根据迈瑞 2018 年招股书,2008 年到 2014 年,迈瑞确定形成商誉的收购达 12 次,其中商誉账面原值金额较大的,分别为 2008 年收购的 Datascope 医护业务,形成 6.74 亿元的商誉账面原值;2013 年收购的 Zonare 形成近 4.36 亿元的商誉账面原值。
从业绩表现来看,2021 年以来的几次外延式并购未明显推动迈瑞医疗业绩提升,但同时带来了商誉的大幅增长。
财报显示,在并购 HyTest 的 2021 年,迈瑞的商誉从当年年初的 12.25 亿元增长至年末的 42.18 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 3.66% 增加至 11.07%。2024 年,因多个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迈瑞医疗商誉从年初的 50.62 亿元大幅增加至年末的 110.93 亿元。
截至今年上半年,迈瑞医疗的商誉值达到 115.06 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为 19.58%。自 2021 年到 2025 年上半年,迈瑞商誉增长超过 839%。
在商誉已经增长至百亿元的情况下,大力发展国际市场的迈瑞若未来继续在海外市场进行收并购,商誉规模或许会进一步扩大。若被收购企业业绩不及预期,则会显著增加商誉减值风险,对迈瑞净利润带来冲击。
对于可能存在的商誉减值风险,9 月 22 日,迈瑞医疗方面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自 2008 年开展全球并购以来,迈瑞已积累了丰富的并购经验,在并购效率、标的数量,尤其是整合深度方面,均领先于国内同行,获取了超越同行的产业并购整合经验与能力。
" 迈瑞对被并购标的实施了一系列赋能举措,最大程度地保障了公司业务的可持续快速发展,同时尽可能降低了商誉减值风险。" 迈瑞方面表示。
国际巨头占据国内 IVD 高端领域
迈瑞未来增长的另一个重点是 IVD 业务。
1991 年,李西廷与几位联合创始人在深圳共同创立迈瑞医疗。最初公司做的是代理进口医疗设备生意,公司成立第二年,迈瑞研制出中国第一台血氧饱和度监护仪。
当时,国内血氧监护仪市场需求度高,监护仪技术门槛虽不高,但国内没有相关生产厂家,一台进口监护仪售价在 10 万元以上。
迈瑞研发的监护仪投入市场后,将价格拉低到 4 万元,不到进口品牌的一半。迈瑞最初通过自研的高性价比产品在庞大的下沉市场吃到了中低端设备国产替代的红利。在这些注重价格的市场,迈瑞也得以避开与跨国巨头的正面竞争。
在推出第一款自研产品后,迈瑞每隔几年都会推出新产品。
1998 年,迈瑞推出国内第一台准全自动三分群血液细胞分析仪,进入体外诊断领域;2002 年,推出国内第一台全数字黑白超声诊断系统,进入医学影像领域。2003 年和 2009 年,迈瑞又先后推出国内第一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第一台双向波除颤监护仪等。
在过去多年的自研和并购中,迈瑞逐渐形成三大核心产品线——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IVD)、医学影像。
一直以来,生命信息与支持类产品都是迈瑞的最大营收来源,2023 年占据整体收入的 43.66%。
但 2023 年国内医疗器械行业迎来转折点,当年年中开始的医疗行业整顿,以及 2024 年上半年启动的大规模医疗设备更新,都让公立医院的设备招标采购开始放缓。
迈瑞的生命信息与支持类产品在 2024 年营收同比下滑 11.11%,同期 IVD 产品 37.48% 的营收占比首次超过生命信息与支持类产品,成为迈瑞的第一大营收来源。今年上半年,生命信息与支持类产品营收继续同比下滑 31.59%。
在收购节奏已经放缓的 2021 年和 2023 年,迈瑞收购的两家公司都属于 IVD 领域。迈瑞医疗方面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未来,IVD 仍然是公司国内业务增长的核心力量。目前 IVD 已经能占到国内业务近半的收入,而国内 IVD 的平均市占率还不到 13%,远低于国内设备业务 34% 的市占率水平。
不过,国内 IVD 高端市场仍由跨国巨头占据主要市场份额,以高端化学发光领域为例,平安证券研报显示,我国化学发光市场仍被罗氏、雅培、贝克曼、西门子等国际巨头占据,2021 年国产化率不到 25%。
来自迈瑞的数据显示,其 IVD 核心业务化学发光、生化、凝血在国内的占有率仅 10%,公司目标是在三年之内将占有率提升至 20%," 这带来的收入增量将有效支撑国内 IVD、乃至国内整体业务实现未来三年的增长目标。" 迈瑞方面表示。
这也意味着,迈瑞要在 IVD 高端市场与跨国巨头展开直接竞争。
还需要提及的是,在国内市场,IVD 属于政策颁布最密集,且价格竞争最激烈的赛道之一。随着更多企业进入 IVD 领域,市场竞争也日趋白热化。
迈瑞方面表示,公司针对体外诊断已在研发和营销方面制定了详细计划,其中在研发方面,未来三年化学发光的项目数量每年新增至少 15 项,公司计划用两年左右时间做到核心项目竞争力全面对标国际巨头,同时做到试剂成本大幅下降。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