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收入逾 7 亿元。
作者 | ZeR0
编辑 | 漠影
芯东西 9 月 26 日报道,刚刚,北京 GPU 头部企业摩尔线程通过上市委会议,向科创板 IPO 上又迈出关键一步。
摩尔线程成立于 2020 年,注册资本为 4 亿元,以自主研发的全功能 GPU 为核心,致力于为 AI、数字孪生、科学计算等高性能计算领域提供计算加速平台,2023 年获授国家级专精特新 " 小巨人 " 企业。
其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为摩尔线程创始人、董事长、总经理张建中,无控股股东。
摩尔线程的多位高管曾在英伟达任职:创始人、董事长、总经理张建中,曾任英伟达任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经理;联合创始人、职工董事周苑,曾任英伟达市场生态高级总监;联合创始人、董事、副总经理张钰勃,曾任英伟达 GPU 架构师;联合创始人、副总经理王东,曾任英伟达销售总监;副总经理杨上山,曾任英伟达 GPU 架构师。
截至本招股书签署日,该公司股权结构情况如下:
本次发行前后,摩尔线程股本结构如下,中移基金、腾讯创业投资、联想长江、中科蓝讯等均在其股东之列。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其国有股东如下:
01.
四代 GPU 架构,四类主营产品,
部分性能逼近国际先进水平
摩尔线程已成功推出四代 GPU 架构,并拓展出覆盖 AI 智算、云计算、个人智算等应用领域的计算加速产品矩阵。
其各代芯片架构的主要规格情况如下:
与可比公司的比较情况如下:
主要 GPU 板卡产品的主要规格情况如下:
智算集群规格与可比公司的比较情况如下:
图形卡与英伟达产品比较情况如下:
AI 计算加速卡、图形渲染卡与英伟达、AMD 典型产品比较如下:
摩尔线程智能 SoC 芯片 " 长江 ",是集成了 " 全功能 GPU + CPU + NPU + VPU" 等异构算力单元的片上系统芯片,主要规格如下表所示:
与英伟达、高通产品的比较情况如下:
目前摩尔线程产品在部分性能指标上已经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对部分 " 卡脖子 " 领域核心产品的突破。
例如,其 MTT S80 显卡的单精度浮点算力性能接近英伟达 RTX3060;基于摩尔线程 MTT S5000 产品构建的千卡 GPU 智算集群效率超过同等规模国外同代系 GPU 集群计算效率。
GPU 及相关产品的研发流程如下图所示:
02.
上半年收入超 7 亿,预计 2027 年盈利
摩尔线程的主要产品平均价格(不含税)及销量情况如下:
2022 年、2023 年、2024 年,摩尔线程的营收分别为 0.46 亿元、1.24 亿元、4.38 亿元,复合增长率为 208.44%;2025 年 1-6 月,其营收为 7.02 亿元。
▲ 2022 年 ~2025 年 1-6 月摩尔线程营收、净利润、研发支出变化(芯东西制图)
报告期各期,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8.40 亿元、-16.73 亿元、-14.92 亿元、-2.71 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4.12 亿元、-16.91 亿元、-15.07 亿元、-3.17 亿元。
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摩尔线程累计未弥补亏损为 14.78 亿元。
该公司预计未来收入将保持持续增长,基于市场空间、产品研发、客户接洽及导入情况等,预计最早可于2027 年实现合并报表盈利。
2025 年 1-6 月,前五大客户销售贡献的收入占摩尔线程总收入的 98.29%。
报告期各期末,摩尔线程预付账款金额分别为 0.48 亿元、0.76 亿元、5.67 亿元、11.35 亿元,占流动资产比例分别为 3.58%、4.79%、8.37%、17.01%,主要系摩尔线程采购原材料等的预付货款。
2022 年 -2024 年度,摩尔线程的研发投入分别为 11.16 亿元、13.34 亿元、13.59 亿元,合计研发投入金额为 38.10 亿元,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占最近三年累计营收比例为 626.03%。
2025 年 1-6 月,其研发费用为 5.57 亿元。
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该公司研发人员共 873 人,占其员工总数的 77.81%;已获得发明专利 468 项、软件著作权 33 项和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 37 项等知识产权。
核心技术人员对摩尔线程研发的具体贡献如下:
03.
结语:高性能国产 GPU
具有强战略意义
高性能自主可控 GPU 产品已经成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中亟须攻关的重要环节,具有非常强的战略意义。
与英伟达等国际巨头相比,国内 GPU 企业在综合研发实力、核心技术积累、产品客户生态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摩尔线程 IPO 募资拟应用于新一代自主可控 AI 训推一体芯片研发项目、新一代自主可控图形芯片研发项目、新一代自主可控 AI SoC 芯片研发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通过本次上市,摩尔线程计划持续加大创新项目研发投入,攻坚 GPU 核心技术壁垒,构建自主可控技术和产品体系,进一步构建规范管理体系与完善人才发展机制,打造国际一流技术团队,持续加速核心技术的攻关。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