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哥的杂谈 前天
哈萨克斯坦对中国拍胸脯保证,绕开俄罗斯运能翻番,运输线直达欧洲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哈萨克斯坦最近的一番表态引发国际广泛关注。

9 月 23 日,该国副总理茹曼加林公开宣称,如果绕开俄罗斯,通过跨里海 " 中间走廊 " 进行中欧贸易,不仅能维持现有运量,还能翻番,达到 700 万到 1000 万吨。

这一表态被外界解读为哈萨克斯坦试图摆脱对俄罗斯的经济依赖,同时吸引中国和欧盟的更多投资。

这背后究竟是 " 放狠话 " 还是有实际底气?

对中国以及中俄关系又会带来哪些深远影响?

长期以来,哈萨克斯坦的经济命脉与俄罗斯紧密相连,尤其在能源出口领域。

数据显示,哈萨克斯坦 80% 的石油通过俄罗斯的 " 友谊管道 " 出口,每年需缴纳数亿美元过境费。

然而,近年来俄哈关系出现裂痕。

2023 年,由于乌克兰局势,俄罗斯收紧管控,导致哈萨克斯坦石油出口滞压。

这一事件让哈萨克斯坦意识到,不能将所有经济 " 鸡蛋 " 放在俄罗斯这个篮子里。

为了摆脱对俄罗斯的依赖,哈萨克斯坦开始积极寻求新的合作伙伴,而中国成为其最稳定的选择。

哈萨克斯坦之所以对 " 中间走廊 " 信心十足,背后有多方力量的支持。

欧盟今年宣布向中亚地区投资 120 亿欧元,其中一大部分用于跨里海基建,土耳其承建的阿克套港扩建项目也承诺将港口吞吐量翻倍。

此外," 中间走廊 " 相比传统海运更快、相比空运更便宜,具备明显的成本优势。

但这条通道的建设并非没有挑战。

首先是俄罗斯的态度。

过去,哈萨克斯坦修铁路二线时,俄罗斯以 " 影响平衡 " 为由拖延。

类似的 " 卡脖子 " 事件随时可能重演。

其次," 中间走廊 " 涉及多国海关规则、铁路标准和单证要求,跨国协调难度极高。

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运能提升恐怕只是纸上谈兵。

对于中国来说," 中间走廊 " 的建设并不是为了替代俄罗斯线路,而是为了增加稳定选项,分散风险。

中俄合作在能源、科技领域仍稳步推进," 中间走廊 " 只是中国对欧贸易的补充选项,而非替代方案。

通过参与哈萨克斯坦基建项目,中国不仅能赚取投资回报,还能提升话语权,进一步推动西部地区开放。

哈萨克斯坦的战略调整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地缘经济变化的必然结果。

哈萨克斯坦希望通过 " 中间走廊 " 从 " 内陆国 " 转变为 " 陆联国 ",成为欧亚物流枢纽。

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多方协调,包括安抚俄罗斯、解决跨国法规问题以及完善基建短板。

如果哈萨克斯坦能成功推动 " 中间走廊 ",不仅能摆脱对俄罗斯的过度依赖,还能吸引更多国际资本,提升自身经济自主性。

而中国则能通过这一通道进一步优化中欧贸易网络,扩大 " 朋友圈 "。

最终,这条通道的崛起将是市场驱动、地缘变化和多国合作的结果,而非单纯的 " 撬墙角 "。

哈萨克斯坦拍着胸脯保证绕开俄罗斯能赚更多,背后是其经济和地缘政治诉求的深刻调整。

对中国而言," 中间走廊 " 是一个增强贸易稳定性的机会,但不是放弃中俄合作的选择。

未来,这条通道的成功与否,将取决于哈萨克斯坦能否协调多方利益,解决运营难题,真正实现运能翻番。

这场多方博弈,或许能为中欧贸易开辟一个更大的、更稳的 " 朋友圈 "。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哈萨克斯坦 俄罗斯 基建 欧盟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