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 前天
中国罕见病患者超过2000万,中外企业如何合力破局罕见病?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2025 阿斯利康中国研发日日前在上海落幕。在阿斯利康看来,上海已经展现出在全球生物医药创新领域的重要地位,其吸引力源于完善的产业布局,也源于良好的发展环境。

医药创新链激活全球合作

阿斯利康全球高级副总裁、罕见病药物临床开发、注册及患者安全负责人柏睿科博士介绍,上海有 4000 多家生物医药企业,并且 1/3 的全球授权交易发生在中国。在他看来,上海具备创新药从早期研究、转化医学到临床开发的完整产业链,同时拥有覆盖 CMC 生产、注册申报及商业化全过程的成熟供应链体系,为药物研发提供了坚实基础。

" 在中国、在上海,我们也不断发现了很多优秀的外部创新力量," 阿斯利康全球高级副总裁、罕见病药物研究及产品开发负责人郑承兴博士告诉记者," 近年来,我们收购了亘喜生物,推进跨领域细胞治疗研发;近期,我们又宣布与本地企业尧唐生物达成合作,希望能借助他们创新的基因编辑技术平台开展药物研发。" 他还提到,阿斯利康也在持续关注其他新兴技术领域,最近就和中国本土企业元思生肽达成合作,这家企业正在开发可口服的大环肽产品。

上海的创新生态系统与政策环境也为合作提供了重要支撑。郑承兴举例说,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汇聚了政、产、学、研、医各界代表,为企业融入本地创新网络搭建了高效平台。

正是上海整体在医药领域的整体创新实力,让阿斯利康坚定看好上海、选择上海。" 上海的医药创新生态充满活力、开放协作,使我们能够推进真正具有突破性的研究与药物开发项目,最终惠及患者。" 郑承兴说道。

中国创新环境持续优化

在战略布局方面,2024 年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生物医药创新的新政,包括政府对生物科技企业的直接扶持政策,以及对生物医药供应链的投入。

另一方面,中国庞大的市场规模也是任何一家罕见病药企都无法忽视的。" 目前全球已知的罕见病超过一万种,但现有的治疗方法仅覆盖约 10%。在中国,罕见病患者超过 2000 万,这个数字非常庞大。" 柏睿科告诉记者,他们希望在中国开展生物样本和自然病史方面的研究合作。" 中国在生物样本资源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例如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科不仅拥有大量生物样本,还积累了大量同步的患者临床数据与自然病史资料,这些都将为未来药物研发提供重要支撑。"

柏睿科介绍,中国已发布了两批罕见病目录,总共纳入了 207 个病种,为罕见病研发提供了明确指引。其中更有超过 90 种罕见病治疗药品已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除支付端支持外,药监部门也将创新药临床试验申请的审批时限缩短至 30 天,进一步优化了创新环境。

据了解,阿斯利康全球研发中国已承担了全球临床研发的加速器、基础研究的科学引擎、创新孵化器的战略角色。在罕见病领域,中国已全面参与全球 III 期试验、力争在中国同步上市新药更早惠及中国患者。在目前阿斯利康全球上市的 7 款罕见病创新药中,已有 3 款惠及中国大陆患者。

" 未来,阿斯利康将继续深化在中国的合作。" 柏睿科表示。据悉,阿斯利康正在与华山医院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建立合作:与华山医院的合作将聚焦神经科相关罕见病,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则重点推进肾科罕见病的研究。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阿斯利康 罕见病 上海 生物 生物医药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