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图片可能由 AI 生成
9 月 27 日消息,在美国加州库比蒂诺的苹果总部,一场关乎未来的 " 真理 " 试炼正在悄然进行。这个代号为 "Veritas"(拉丁语意为 " 真理 ") 的项目,并不是一款即将公开的新产品,而是一款功能强大的、类似 ChatGPT 的内部测试应用。它的唯一使命,就是帮助 Siri 完成一次脱胎换骨的 " 重生 "。
这似乎是一个悖论。当全球数亿用户每天与 ChatGPT 和 Gemini 进行数十亿次对话时,苹果却选择将自己最先进的对话式 AI 工具深锁在内部,仅供员工测试。Veritas 的存在,既彰显了苹果追赶 AI 浪潮的决心,也暴露了其在这场竞赛中 " 起了大早,赶了晚集 " 的尴尬处境。
这不仅仅是一个软件的故事,它是苹果这家以软硬件一体化和极致用户体验著称的公司,在人工智能时代面临的战略困境、技术挑战与组织变革的缩影。Siri 的成败,将直接决定苹果能否守住其在智能设备上最重要的堡垒——用户界面的控制权。
速览 " 苹果版 ChatGPT" 的五个关键问题
1、Veritas 能做什么普通 Siri 不能做的事情?
Veritas 支持带有记忆的连续自然语言对话,通过电子邮件和播放列表等个人数据进行搜索,并执行照片编辑等应用内操作。目前的 Siri 只处理单个请求,而不考虑之前对话的上下文,因此无法扩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2、ChatGPT 已经在运行了,为什么苹果要花这么长时间才对 Siri 进行彻底的改进?
苹果在 2024 年春季发布会上推出的 AI 功能,在测试中约有三分之一因功能缺陷未通过。公司希望 Siri 在严格隐私标准下同时完成对话理解与系统级设备控制,这一难度远高于基于网络的聊天机器人。
3、普通 iPhone 用户会有机会使用 Veritas 应用程序吗?
苹果目前没有向消费者发布 Veritas 的计划。该应用程序纯粹用于内部测试。苹果高管更喜欢 iOS 内置的 " 集成 " 助手体验,而不是用户必须单独打开的独立聊天机器人应用程序。
4、苹果的做法与谷歌和 OpenAI 的做法相比如何?
ChatGPT 每天处理来自真实用户的 25 亿个提示,而 Google Gemini 则为 4000 万活跃用户提供服务。苹果只在内部对员工进行测试,错失了竞争对手用来快速提升其人工智能系统的大量行为数据。
5、为 Veritas 提供动力的 "Linwood" 系统是什么?
林伍德结合了苹果自己的基础模型和来自第三方的人工智能技术,很可能是谷歌的 Gemini 平台。这种混合方法表明,苹果的内部模型单独处理 2026 年 3 月的截止日期可能不够强大,因此被迫与外部提供商合作。
一、Veritas:一个你可能永远用不上的 " 苹果版 ChatGPT"
Veritas 在功能上与市面上主流的聊天机器人别无二致。它支持多轮对话,能记住上下文,可以保存和引用过往的聊天记录,让长篇幅、符合逻辑的交流成为可能。这正是当前版本 Siri 所欠缺的核心能力。
但 Veritas 的能力远不止于闲聊。苹果的工程师们正利用它测试一系列颠覆性的新功能。想象一下,你可以对 Siri 说:" 帮我找找几周前我朋友发来的那个播客 ",Siri 能立刻理解语境,并从你的个人数据中找到那条信息。这些操作,都需要 AI 深入理解用户的个人数据——邮件、歌曲、照片,并能直接在应用内执行复杂动作。
Veritas 正是这些高级功能的试验场。它让苹果的 AI 团队能高效评估 Siri 新技术的表现,并收集员工对于聊天机器人这种交互形式的反馈。
苹果高管们长期以来对独立的聊天机器人应用持保留态度,他们更倾向于将 AI 能力无缝地集成在操作系统中,而不是让用户去打开一个专门的 App。Veritas 的测试结果,将帮助他们决定未来的 Siri 究竟应该是什么形态。
然而,苹果明确表示,目前没有将 Veritas 公开发布的计划。它是一个纯粹的内部工具,一个为了确保最终产品质量的 " 脚手架 "。这种谨慎背后,是苹果对产品 " 打磨 " 近乎偏执的追求,也是一次惨痛教训后的反思。
二、"Linwood" 系统与屡次推迟的 Siri 革命
Veritas 的底层技术,是一个代号为 "Linwood" 的系统。这是一个融合了苹果自家基础模型团队(Foundation Models team)的成果,以及一个第三方的大语言模型。这一技术架构本身就传递出一个明确信号:仅靠苹果内部的 AI 模型,或许还不足以在预定时间内达到理想的可靠性目标。
为了弥补差距,苹果一直在积极寻找外部合作伙伴。他们曾与 OpenAI 和 Anthropic 进行过洽谈,而近期,与谷歌的谈判已进入深入阶段,讨论的核心是为 Siri 部署一个定制版的 Gemini 平台。
这种 " 内外结合 " 的策略,凸显了苹果的紧迫感。Siri 的重大升级原计划在去年春天发布,但由于工程问题导致三分之一的功能失败,发布计划被迫推迟。这次失败不仅延误了产品路线图,更引发了苹果 AI 战略的全面调整和领导层的剧烈动荡。
根据最新消息,新版 Siri 的首次亮相,被推迟到了 2026 年 3 月。这个日期,对苹果而言如同一把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如果届时推出的 Siri 能兑现承诺,将极大提振外界对苹果 AI 实力的信心;反之,苹果将被谷歌、三星等竞争对手甩得更远。
三、领导层洗牌与战略反思
Siri 的延期引发了苹果内部的 " 地震 "。AI 主管约翰 · 詹南德里亚(John Giannandrea)及其部分副手被边缘化。长期负责 Siri 的罗比 · 沃克尔(Robby Walker)在被调离岗位后,将于今年 10 月正式离开苹果。
图:苹果 AI 团队领导层已进行调整,约翰 · 詹南德里亚被边缘化,费德里吉则担任了更重要角色
苹果新组建的团队 AKI(Answers,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现在正专注于为新 Siri 开发基于 AI 的搜索功能。与此同时,软件工程主管克雷格 · 费德里吉(Craig Federighi)和视觉产品负责人迈克 · 洛克威尔(Mike Rockwell)等高管在 AI 战略中承担了更重要的角色。
这一系列人事变动,清晰地表明苹果对 Siri 项目受挫的严肃态度。苹果 CEO 蒂姆 · 库克在一次内部会议上向员工强调,AI 是 " 几十年来最大的变革 ",苹果 " 必须赢得 " 这场战争,并承诺将为此投入一切必要的资源。
Veritas 项目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加速推进的。它不仅是技术测试平台,也是苹果重新梳理其 AI 战略的演练场。苹果面临一个两难的抉择:是继续坚持其一贯的、将功能完美集成到系统中的 " 苹果式 " 优雅,还是为了追上市场速度,先推出一个 " 足够好 " 的聊天机器人?
四、苹果的独特困境:慢与稳的矛盾
Veritas 的内部测试模式,也暴露了苹果在 AI 竞赛中的一个巨大劣势。像 ChatGPT 和 Gemini 这样的竞争对手,每天通过处理来自全球用户的海量真实查询(ChatGPT 日均处理 25 亿次提示)来快速学习和迭代。这种大规模的行为数据是模型改进最宝贵的部分。
而苹果,出于对用户隐私的严格坚守,选择了一条更艰难的道路:依赖内部测试和分阶段、审慎的功能上线来达到类似的可靠性。这样做更负责任,但也无疑更慢。
风险显而易见:如果用户习惯了在 iPhone 上打开第三方 AI 应用来处理复杂的思考和信息检索任务,那么即便 Siri 仍然是开关系统设置的 " 管家 ",苹果也已经输掉了用户心智的第一入口。
苹果为新 Siri 设定的标准也远高于一个 " 好的聊天机器人 "。它必须具备系统级的控制权限——打开应用、编辑照片、归档邮件,同时要能理解屏幕上显示的内容,并严格遵守隐私规则,不将敏感信息发送到云端。这比构建一个通用的网页聊天机器人要复杂得多。
五、未来展望:一场关于控制权的豪赌
苹果的下一步棋将至关重要。我们可以预见,2026 年 3 月发布的新 Siri 很可能会分阶段推出功能。初期可能集中在那些能发挥苹果隐私和 UI 控制优势的任务上,如照片编辑、邮件整理等本地化、设备上的操作。而更复杂的、需要广泛网络知识的规划和推理功能,可能会稍晚推出,并可能由合作伙伴的模型(如 Gemini)在后台提供支持。
如果采用混合模型,苹果将需要向用户提供清晰的说明和便捷的控制选项,这既是赢得信任的问题,也是应对监管的要求。
从乐观的角度来看,Veritas 是苹果在做自己最擅长的事:在向世界展示最终成品前,进行周密的测试、测量和系统集成。但持怀疑态度的人会说,这恰恰证明了苹果仍缺乏一个可用于生产环境的、成熟的对话式 AI 核心,并且正在市场上 " 货比三家 "。或许,这两种说法都对。
最理想的结果是,苹果打造一个在处理与用户设备和服务紧密相关的、隐私敏感型任务上超越所有对手的智能助手,同时通过合作伙伴的模型,在开放式推理方面做到 " 足够好 "。而最坏的情况则是,Siri 变成一个 " 精神分裂 " 的产物:擅长执行简单的开关指令,却在思考和解决复杂问题时表现平庸,最终用户还是会转向 ChatGPT 或 Gemini。
未来六个月,苹果的抉择将决定故事的走向。这场围绕着 Siri 的重生之战,不仅关乎一个语音助手,更关乎在人工智能定义的新时代里,谁能最终掌控通往数字世界的那扇门。苹果的 " 真理 " 试炼,才刚刚开始。(文 / 腾讯科技特约编译金鹿,编辑 / 晓静)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