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解局 09-27
青海的盐,藏着中国人吃饱饭的秘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如果你去青海旅游,察尔汗盐湖和茶卡盐湖几乎是必去的景点。

青海有 150 多个大大小小的盐湖,国内最大的三个盐湖,都在青海。

除了让无数人领略到别样的美景之外,盐湖经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如今也成为了青海的支柱产业。

更为重要的是,盐湖的存在还能直接影响到粮食安全。

每到旅游旺季,青海的茶卡盐湖和察尔汗盐湖,五彩斑斓、低平如镜的湖水中,就站满了来拍照打卡的游人。

青海的茶卡盐湖是最早成为 " 网红 " 旅游地的盐湖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个被人称为中国 " 天空之镜 " 的旅游胜地,其实是个名副其实的 " 富矿 "。

毫不夸张地说,青海这些盐湖里的盐,足够全世界 80 亿人吃 2000 年还有富余。

咱们就拿名气最大的茶卡盐湖和察尔汗盐湖简单说说。

茶卡盐湖面积 100 多平方公里,是最早开发、也是名气最大的一个。

名气大是因为在 2000 年左右,来自城市里的旅游者发现,这片地方的景色跟大名鼎鼎的 " 天空之镜 "(位于玻利维亚的乌尤尼盐沼)不相上下。

慕名而来的游客越来越多,当地才在茶卡盐湖开辟了一块区域发展旅游,给当地居民带来收入。

青海大柴旦盐湖,湖水因为所含矿物不同呈现不同的颜色

在茶卡盐湖没成 " 网红 " 之前,这里其实是机械开采矿物盐的重要产区。

2013 年媒体报道,茶卡盐湖当时探明的储盐量就有 4.48 亿吨,其中氯化钠含量高达 94%,据说够全国人民吃 75 年。

茶卡盐湖还只是柴达木盆地四大盐湖里最小的一个,跟全国最大、世界第二大的察尔汗盐湖相比,它就是个弟弟。

察尔汗盐湖,面积 5856 平方公里,大小相当于 56 个茶卡盐湖。

在察尔汗盐湖中,堆积着 2-20 米厚的盐层,湖中各种盐的总储藏量有 600 多亿吨。

单说咱们平时吃的盐,储量就有 426.2 亿吨。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年人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 5 克。

据此推算,每人每年要吃食盐大概率为 2 千克左右。

可以这么说,就这一个盐湖里的盐,全世界的人吃上 2000 年也吃不完。

察尔汗盐湖旁,盐湖工业的工厂

氯化钠对于察尔汗盐湖来说,还不是最重要的。

这里氯化钾资源极为丰富,是全国最大的钾镁盐矿床。五颜六色的湖水中还伴生着镁、锂、硼、碘等多种矿产。

察尔汗盐湖氯化钾资源量为 5.4 亿吨,其中氯化钾工业储量为 1.45 亿吨,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的 97%;氯化镁储量 16.5 亿吨,氯化锂储量 824.6 万吨,也都是妥妥的全国第一。

单一个察尔汗盐湖,潜在的开发价值就超过 12 万亿元。

那整个青海的盐湖蕴藏的资源呢?

大体来讲,青海盐湖占全国盐湖资源总量的三分之一。

已经探明的储量中,氯化钾、氯化镁、氯化锂等占了全国的 90% 以上;钾、镁、钠、芒硝、锂、锶储量排全国第一,无机盐储量达 3400 亿吨……

因为这些盐湖,青海被列入国家 " 西部十大矿产资源集中区 "。

这些盐湖,也成了我国粮食是不是丰收的 " 关键先生 "。

盐湖怎么会影响粮食安全?

如果我们把视角放大到全球来看,可能更容易理解。

俄乌冲突,除了在欧洲引发了能源危机,更因为这两个国家都是粮食出口大国,从而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粮食恐慌。

更重要的是,加拿大、俄罗斯和白俄罗斯是全球排名前三的钾肥出口国。

没有了化肥的助力,粮食丰收简直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有人说,中国的化工产业独步全球,化肥生产肯定没问题,其实只说对了一半。

在最重要的氮磷钾化肥中,中国生产的氮肥、磷肥不仅能自给自足,还都是出口大户,但唯独钾肥这一块,国产只占到了 50% 左右,还有将近一半的需求依赖进口。

全球钾肥主要生产国,中国虽然排在第 4 位,但因为需求量大仍需要大量进口

这是因为中国生产钾肥的原料——钾盐,储量并不算多。

作为全球钾肥消费第一大国,中国的钾肥生产原料,只占到了全球不到 10%。

俄罗斯等钾肥生产大国的钾矿,那是实实在在的固体矿,直接挖了去加工就行。

建国之初,中国就被外国专家断言没有钾矿。

直到 1954 年修青藏公路时,在格尔木附近的察尔汗盐湖附近,人们意外发现,这里又苦又辣的盐巴里,竟然含有 0.4% 的钾。

这少得可怜的钾,吸引了人们的目光。

随后成立的盐湖调查队,开始对青海大大小小的盐湖开展科考调查。

在十几个人轮班花了三天三夜时间,用土办法熬出了 20 斤钾肥之后,终于得出结论:

中国能自己生产钾肥。

1958 年,中国的第一个钾肥厂,在青海的盐湖边开建。

1997 年,高品质的钾肥量产,不仅给粮食安全和生产增加了信心,也打破了国际市场对中国的钾肥贸易壁垒。

到了 2022 年,国内最大的钾肥企业——青海的盐湖股份,钾肥的产量达到了 580 万吨,销量 494.11 万吨,在国产钾肥市场的占有率达到 73.2% 以上。

2020 年的数据显示,中国仍是全球最大的钾肥进口国之一

" 富钾一方 " 的察尔汗盐湖,间接丰实了中国人的粮仓,为全国的农业生产默默贡献着力量。

钾肥仅仅是青海上百个盐湖的一面。

作为国家的战略性资源,盐湖这个天赐的宝藏和由此而生的盐湖产业,还有更多的作用。

能成为国家 " 战略性 " 资源的,都绝对不简单。

除了前面说的对中国粮食生产举足轻重的作用之外,盐湖经济带来的其他效应同样不容小觑,甚至可能会影响未来。

青海盐湖中除了产出中国一半以上的钾肥之外,还有钠、镁、锂、硼、溴、碘、铷、铯、氯……

这些矿产资源虽然困扰钾肥的提取(钾肥的提纯难度和盐湖中含有的其他成分多少成正比),但其实它们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

青海盐湖企业攻克了提取锂的技术 图片来源:央视财经视频截图

可千万别小看盐湖中蕴含的这些元素。

以 " 钾锂镁铷 " 等为代表的盐湖资源,在农业、新能源新材料、电子通信、航空航天、国防军工、节能环保等产业中,都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也都被发达国家视为跟稀土一样,有着战略地位的重要资源。

以动力电池为例,目前最主流的是锂离子电池,离不开锂资源。

据 USGS(美国地质勘探局)的统计口径,截至 2020 年,全球锂资源的探明矿产储量 2106 万吨金属量,折合碳酸锂当量 1.12 亿吨,但 58% 在南美的锂三角区域,另外美国、澳洲分别占比 9% 和 7%,而中国的锂资源总量只占全球的 6% 左右。

中国的锂资源,大多藏在青海的盐湖中。

根据统计数据,青海省保有锂资源储量 2248 万吨左右,差不多占了全国的 80% 以上。

全国查明的金属锂资源储量,青海因为盐湖而成为储量最丰富的省份

2022 年,青海盐湖的碳酸锂产量已经达到了 7.5 万吨,占了全国总产量的 23%。

在国际盐湖锂产品中,青海盐湖锂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差不多有 20%。

目前,柴达木盆地已有 10 余家企业攻克适用不同盐湖提锂技术,建成碳酸锂产能 12 万吨、氯化锂产能 1 万吨、金属锂产能 1500 吨。

从国家能源战略方面来看,青海的盐湖资源就是未来新能源产业的重要砝码之一。

中国的锂矿资源相对较少 图片来源:智研咨询

更重要的是,在开发盐湖的过程中,中国从最初的土法提炼,到如今在技术创新上走在了前面。

国内最大的盐湖股份就不说了,在 60 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企业突破了一大批盐湖钾盐、镁盐、锂盐的关键技术,把钾资源的可开采量提高了 4 倍还多,同时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

除了盐湖股份,2021 年五矿盐湖有限公司也攻克了 " 原始卤水高效提锂技术 "。

青藏高原高海拔的气候,和大大小小的盐湖矿物成分不同的复杂性,本身是不利的自然因素,但凭借这些年对盐湖资源开发总结出的经验和创新,让这些自然禀赋中的劣势,反过来成了一种技术的优势。

连 " 最难的题 " 都会解,这能力放到更容易开发的盐湖,就更得心应手了。

也因此,中国的盐湖企业走出国门,开始到国外开发盐湖资源。

2021 年的最后一天,青海省政府发布了一份公报,提出要把青海建成世界级的盐湖产业基地,而这份规划已经形成。

在这份公报提到的目标中,到 2025 年,青海的盐湖产业产值要突破 340 亿元;到 2030 年,要培育出销售收入超百亿的龙头企业 2-3 家,产值达到 700 亿元;而到了 2035 年,也就是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基本建成的时候,整个盐湖产业的产值将会达到 1200 亿元。

因为盐湖资源,青海正在打造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

这个世界级的盐湖产业基地,将让 14 亿人饭碗端得更稳,让中国在全球新能源产业继续领跑。

这就是青海的盐湖,凭颜值出圈,靠实力出众。

THE END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青海 茶卡盐湖 氯化钠 网红 玻利维亚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