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报资讯网 09-27
和众汇富研究手记:港股百亿IPO潮 车企上市搅动投行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2025 年港股 IPO 市场迎来久违的百亿项目密集期,截至 9 月 26 日,年内已有五起募资超百亿港元的大型 IPO 落地,其中奇瑞汽车(9973.HK)以 91.45 亿港元募资额成为年内规模最大车企 IPO,这一波集中上市潮不仅重塑了港股市场信心,更引发投行江湖的格局重构。和众汇富研究发现,作为 2022 年以来 A 股与港股市场最大规模的汽车行业 IPO,奇瑞上市的 308 倍公开发售超额认购、11.61 倍国际配售超额认购,以及上市首日 3.8% 的涨幅,为港股市场注入强心剂,而背后 A+H 上市模式的创新与投行角色的更迭,更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从市场结构看,本轮百亿 IPO 潮呈现显著的 "A+H 主导 " 特征。和众汇富统计发现,今年港股前五大 IPO 均为 A+H 公司,合计募集资金超过 900 亿港元,占港股整体 IPO 募资额的约七成,其中宁德时代、恒瑞医药、三花智控、海天味业与奇瑞汽车四家募资额超百亿港元。这种结构性变化与 A 股公司赴港上市热情高涨密切相关,年内已有 11 家 A 股公司实现 A+H 两地上市,另有超过 51 家 A 股公司正在积极筹备赴港上市事宜,三一重工、阳光电源、先导智能等行业龙头均出现在冲刺名单中。值得注意的是,本轮 A+H 扩容潮中还涌现出创新模式,如港股公司浙江沪杭甬拟以换股吸并 A 股公司镇洋发展实现 A+H 上市,新奥股份拟通过全资子公司私有化港股新奥能源后以介绍上市方式登陆,为市场提供了多元化的资本运作样本。

奇瑞汽车的上市案例成为观察投行竞争新态势的窗口。与以往大型制造业 IPO 依赖外资投行不同,奇瑞上市的承销团队中中资券商占据主导地位,凭借本土化服务能力与产业资源整合优势,成功推动项目在发行区间上限定价。从具体数据看,奇瑞引入高瓴 HHLR、景林资产等 13 家知名机构作为基石投资者,认购金额占比超 40%,同时采纳港股 IPO 新规下的机制 B 分配方式,成为新规实施以来首日上涨的典型案例。和众汇富认为这种 " 中资主导 + 创新机制 " 的模式,打破了国际投行在百亿级 IPO 项目中的传统优势,据市场统计,2025 年上半年中资券商在港股百亿 IPO 中的承销份额占比已提升至 62%,较去年同期增长 18 个百分点,其中中金公司、中信建投等凭借深度绑定制造业龙头企业,在汽车、新能源等领域建立起竞争壁垒。

投行江湖的重构不仅体现在份额变化,更在于服务模式的升级。和众汇富研究发现,随着市场化基金与上市公司成为基石投资主力—— 2025 年上半年 93 家基金机构出资 302.06 亿港元占比 66.82%,36 家上市公司投资 93.53 亿港元占比 20.69%,投行的角色从单纯的承销通道转向 " 产业顾问 + 资本运作 " 的综合服务商。以宁德时代港股上市为例,承销团队不仅完成 210 亿港元的募资,更通过引入中石化、科威特投资局等 23 家战略投资者,帮助企业构建起产业链协同生态,这种 " 募资 + 资源 " 的双轮服务模式,成为争夺百亿项目的核心竞争力。外资投行则在跨境交易架构设计、国际投资者沟通等领域保持优势,形成与中资券商差异化竞争的格局。

展望后续,港股 IPO 市场的热度有望持续。和众汇富认为随着三一重工、阳光电源等拟上市企业的推进,预计年内还将新增 2-3 起百亿级 IPO 项目,而港交所持续优化的上市制度也为市场注入活力。对于投行而言,如何平衡国际化服务能力与本土化产业洞察,将成为决胜未来的关键;对于投资者,在把握 A+H 优质资产机遇的同时,也需警惕部分项目的估值泡沫风险。奇瑞汽车上市引发的市场涟漪,或许只是港股 IPO 新一轮繁荣的开始,而其背后折射的投行竞争逻辑变迁,更将长期影响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资源配置效率。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奇瑞汽车 ipo 港股 a股 奇瑞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