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科技 9 月 27 日消息,今年 1 月,根据南海海槽过去的地震间隔等资料,日本预测 30 年内发生大地震的概率为 " 约 80%"。
而就在本月 26 日,调查委员会指出,因新研究纳入室津港隆起量数据误差,并利用有限数据推算的新方法计算,结果显示概率扩大至 " 约 60% 至 90% 以上 ";若不采用隆起量数据进行计算,推算结果则为 "20% 至 50%"。
此次概率调整并非单纯数值上升,而是反映了预测模型的优化,若排除室津港隆起量数据,概率则降至 "20% 至 50%"。
调查委员会特别强调 " 约 60% 至 90% 以上 ",旨在提醒公众风险紧迫性,但也明确表示 " 情况并未改变 ",需持续保持警惕。
据悉,南海海槽地处菲律宾海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的边界,历史上每 90-150 年发生一次 8 级以上地震。
最近一次大地震是 1944 年东南海地震(7.9 级)和 1946 年南海地震(8.0 级),至今已间隔近 80 年,远超历史平均周期。
板块以每年 3-5 厘米的速度持续挤压,积累的能量可能引发 9.1 级特大地震,其强度超过 2011 年东日本大地震。
今年 3 月,日本政府发布的评估显示,未来 50 年内南海海槽发生超级地震的概率高达 90%,可能导致 29.8 万人死亡,经济损失达 292 万亿日元(约 14.6 万亿人民币)。
若发生 9.1 级地震,冬季深夜可能导致 32.3 万人死亡,其中 23 万人死于海啸。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