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个乳业细分赛道的隐形冠军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它就是宜品营养科技(青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宜品营养)。
它的核心产品是 " 低敏乳品 ",包括专为过敏、乳糖不耐受人群设计的羊奶粉,以及医院里常用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比如给早产儿补充营养、帮过敏宝宝缓解不适的定制化奶粉。
这家公司可不是新玩家,最早能追溯到 1956 年的黑龙江北安市乳品厂,算下来在乳业里摸爬滚打了 68 年。2011 年推出自有品牌 " 爱尼可 ",2016 年到韩国建了工厂,2019 年收购西班牙乳清厂,把核心原料羊乳清的供应攥在手里,一步步从地方乳企做成了覆盖全产业链的营养科技集团。
它一边给消费者提供 " 低敏解决方案 ",一边还搞上游布局,在黑龙江、山东有自己的牧场,西班牙工厂生产的羊乳清粉占欧盟总量的四分之一。
普通牛奶粉赛道竞争早成 " 红海 ",但宜品营养靠低敏赛道跑出了差异化——它的主要收入和利润都来自婴幼儿配方羊奶粉和特医食品,2024 年这两项业务加起来占总营收超 70%,而特医食品,2022-2024 年营收从 2380 万元飙到 2.19 亿元,3 年涨了近 9 倍。
在婴幼儿过敏率达 12.3%、老龄化催生大量特医需求的当下,能抓住 " 敏感人群营养 " 这个细分赛道的企业,或许能在乳业红海里挖出新蓝海。
宜品营养所在的低敏乳品与特医食品赛道,还藏着哪些结构性机会?
01
宜品营养的创始人为牟善波,他的创业故事始于 2006 年接手的一家濒临关停的老厂。这位黑龙江北安老乡,用 19 年时间将国营老厂打造成国产低敏乳品标杆。
牟善波 1974 年出生,毕业于天津轻工学院乳制品专业,堪称 " 科班出身 " 的乳业人。1996 年入行后,在至青岛圣元从基层干到总经理,亲历中国乳业 " 黄金十年 ",也摸清了行业的痛点与机遇。
32 岁那年,牟善波做出关键抉择:从老东家手中买下故乡北安的国营乳品厂 —— 这家 1956 年创立的老厂已陷入困境。开局即难题:资金短缺,他靠三方贸易的资金周转差解渴;人手不足,他亲自上阵收奶;设备落后,便力推自动化改造,一步步让工厂扭亏为盈。
牟善波建自有牧场控奶源,还率先布局海外生产基地。2011 年推出 " 爱尼可 " 有机品牌,2016 年押注低敏羊奶粉赛道,推出首款配方羊奶粉并落地韩国工厂,精准切入过敏婴幼儿营养市场。
此后他持续加码产业链:2019 年收购西班牙乳清厂,掌控核心原料;2021 年收购青岛羊场,向上游延伸;2024 年成立低敏营养研究院。如今宜品婴幼儿配方羊奶粉稳居国内第二,特医食品 3 年营收涨 9 倍。
2022 年、2023 年、2024 年以及 2025 年上半年(以下简称 " 报告期内 "),宜品营养的营收分别约为 14.02 亿元、16.14 亿元、17.62 亿元、8.06 亿元。报告期内,宜品营养的年度利润分别约为 2.27 亿元、1.68 亿元、1.72 亿元及 5668.8 万元。
02
中国低敏乳品及特医食品行业大致经历三个阶段:
基础供给阶段(2000-2010 年):市场以普通牛奶粉为主,低敏产品稀缺,特医食品几乎全靠进口,消费者对低敏营养认知不足,行业以满足基础营养需求为核心。
品类培育阶段(2011-2018 年):随着居民健康意识提升,羊奶粉因低致敏特点逐渐被接受,企业开始布局低敏品类,政策层面出台《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规范市场准入,宜品营养等企业推出首款羊奶粉,开启品类扩张。
精准营养阶段(2019 年至今):低敏需求进一步细分,从婴幼儿扩展至成人、老年人,特医食品纳入国家重点发展领域,行业进入 " 低敏 + 特医 " 双轮驱动期,技术研发聚焦功能性原料(如 HMO、益生菌)及生产工艺升级。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4 年中国羊奶粉市场零售规模达 250 亿元,2020-2024 年复合增长率 4.7%,预计 2029 年将增至 318 亿元,复合增速 4.9%;特医食品市场增速更迅猛,2024 年规模 230 亿元,2020-2024 年复合增速 23.1%,预计 2029 年将达 530 亿元,复合增速 18.2%,其中婴幼儿特医食品 2024 年规模 132 亿元,2029 年将达 276 亿元,复合增速 15.9%。
支撑增长的主流需求来自两方面:一是婴幼儿过敏问题凸显,中国 0-24 月龄婴幼儿过敏症状患病率达 12.3%,低敏羊奶粉成为一种选择;二是人口老龄化及消费升级,老年人消化吸收障碍、术后康复等需求增加,特医食品渗透率从 2020 年的不足 5% 提升至 2024 年的 12%。
宜品营养核心业务是婴幼儿营养产品,解决婴幼儿对乳糖、蛋白质的耐受性不足,尤其针对过敏、早产及代谢紊乱人群,提供 " 高乳清、低致敏 " 的营养方案。宜品营养收入来源主要来自产品销售及部分 OEM 代工业务。
其中,收入占比最高的产品是婴幼儿配方羊奶粉。2022 年至 2025 年上半年,该业务占总收入比例保持在 55% 至 61% 之间,年收入规模最高突破 10 亿元人民币 。这一产品线决定了宜品乳业的市场主色调,即 " 专注敏感宝宝 " 的差异化定位。
全球低敏乳品及特医食品市场仍由欧美企业主导,雅培、雀巢等国际巨头占据高端市场主导地位。不过,国产企业差距正逐步缩小,宜品营养等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及海外布局,在部分领域实现突破:公司西班牙工厂的羊乳清粉质量已与国际同步,特医食品 " 甄而藹 " 的能量密度、渗透压等指标达到欧盟标准,2024 年在国内婴幼儿特医食品市场中,国产企业份额从 2020 年的 25% 提升至 40%,宜品营养位列国产第二。
国内羊奶粉市场集中度适中,2024 年 CR5(按零售额计)达 55.6%,宜品营养以 14.0% 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二。
03
对新入局低敏乳品与特医食品行业的玩家来说,并非没有突围空间,功能性配方粉、成人高端营养粉及跨境市场拓展这三大方向,正孕育着下一波增长潜力。
在功能性配方粉领域,消费者需求已从 " 基础低敏 " 转向 " 精准营养 "。比如针对过敏婴幼儿的 " 低敏 + 脑发育 " 配方,添加 HMO(母乳低聚糖)、DHA 等成分,能同时解决过敏与营养补充需求,2024 年这类产品市场规模同比增长 35%。新玩家可聚焦细分场景,像针对早产儿的高能量密度配方粉,或针对乳糖不耐受儿童的 " 低敏 + 益生菌 " 配方,精准匹配未被完全满足的需求。
成人高端营养粉是另一块蓝海市场。随着老龄化加剧,60 岁以上人群消化吸收障碍问题凸显,针对高血压、糖尿病老人的营养粉,2024 年市场规模达 8.2 亿元,且增速保持在 28% 以上。此外,健身人群、术后康复人群营养粉,均存在供给缺口,新玩家可凭借差异化配方快速切入。
跨境市场拓展同样值得关注。东南亚、中东等地区低敏乳品渗透率不足 5%,且本土生产能力薄弱,宜品营养已通过韩国工厂辐射亚洲市场,2024 年海外营收占比达 18%。新玩家可借助跨境电商平台,将国产低敏羊奶粉、特医食品推向这些市场,同时利用当地政策建厂,降低物流成本,抢占新兴市场份额。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