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东西
作者 | 陈骏达
编辑 | 云鹏
智东西 9 月 26 日报道,今天,OpenAI 正在为 ChatGPT 移动端 Pro 用户推出一项全新功能—— Pulse。与以往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ChatGPT 不再只是 " 等你发问 ",而是开始 " 主动推送 "。
Pulse 会在夜间主动进行研究,并根据用户的聊天记录、兴趣、反馈等,每天清晨推送一份量身定制的资讯卡片。
在官方 Demo 视频中,OpenAI 展示了 Pulse 的交互体验。可以看到,信息是以一张张卡片形式呈现的,Pulse 可以在用户出行前主动给出对希思罗机场的介绍,避免用户在欧洲最繁忙的机场里晕头转向;或是给用户提出建议,帮助小猫适应新的日常。
OpenAI 介绍称,Pulse 的目标不是让用户沉迷于信息流,而是通过简洁的每日资讯更新,帮助人们更快获取所需内容,然后 " 回到生活本身 "。
资讯卡片里的信息可能包括用户关注的热点话题、当日的晚餐建议,或长期目标(如健身、旅行计划)的提醒。
Pulse 甚至可以直接与邮箱、日历等应用集成,相当于给用户的生活装了个 MCP 接口,让 Pulse 能了解用户的日程,提供更精确的内容。
OpenAI 创始人兼 CEO Sam Altman 发文称,Pulse 是他目前最喜欢的 ChatGPT 功能,可以视为一个超级称职的私人助理,只要向它分享自己的偏好,就能主动为用户做好工作。这也是 Altman 眼中 ChatGPT 的未来——从完全被动转变为主动,并且高度个性化。
用户可以通过 " 策划 " 功能指定第二天想看到的主题,例如本地活动、学习技巧或职业网球资讯;也能用点赞或点踩的方式快速反馈。随着时间推移,Pulse 将根据用户的习惯不断调整内容,提供更精准的个性化推荐。
目前,Pulse 功能仅在 Pro 用户中试运行,后续计划扩展至 Plus,最终面向所有 ChatGPT 用户开放。
已经有不少 Pro 用户收到自己的第一份 Pulse 晨报了,总体来看,网友对这一新功能的反馈比较积极。
医疗技术公司 Klick Health 的生成式 AI 执行副总裁 Simon Smith 发文称,Pulse 和 AI 搜索引擎 Perplexity 的 " 发现 " 功能十分类似,但更加个性化,甚至可以为用户随口一问的问题,找到对应的深度文章,提供更为全面的见解。
他认为 Pulse 也可能影响人们的新闻和社交媒体消费习惯。它为 OpenAI 提供了一个非常清晰的界面,可以在未来插入广告,也许还可以围绕它建立一个社交网络。
还有网友分享,Pulse 可根据对话主动展示她可能感兴趣的内容,点击每张卡片后都会打开一个新的对话,其中包含非常有用的信息。
Pulse 支持 Gmail 和谷歌日历集成。启用后,ChatGPT 能为用户自动生成会议议程、提醒准备礼物,甚至根据行程推荐餐厅。所有集成功能均为默认关闭,用户可随时开启或关闭。同时,Pulse 展示的内容都会经过安全审查,以避免违规或有害信息。
OpenAI 的个性化部门打造了 Pulse 功能。该部门负责人 Christina Wadsworth Kaplan 晒出了接入日历后的个性化体验。ChatGPT 能通过接入日历,把上下文直接扩展到用户在现实世界的生活。推文中,Pulse 便主动向 Kaplan 提供了为她父亲庆生的建议。
OpenAI 在开发 Pulse 期间,邀请了大学生进行早期测试。团队发现,当用户明确表达想要的内容时,Pulse 的实用性大幅提升。这也促使 OpenAI 在产品中增加更多反馈入口,让用户能够一步步打造出更贴合自身需求的每日资讯更新,参与测试的大学生们也分享了自己的使用体验。
一位正在参加潜水课程的学生提到,Pulse 不仅关注到他在技能与心理压力上的挑战,还把潜水和风险管理联系在一起,提供了恰到好处的建议。他说:" 它能把我不同的兴趣点类比到一起,真的很酷。而且它给的建议刚好针对了我最困难的部分,非常有帮助。"
另一位用户则对 Pulse 的主动性印象深刻:" 有一次 ChatGPT 意识到我即将返校,主动帮我准备。它知道我暑假在家,之前一直在国外学习,于是推送了过去半年里我大学所在城镇的变化。这让我大为震惊,它的主动性和实用性真的让我感到惊喜。"
还有用户体验到了 Pulse 的 " 兴趣组合 " 能力。他回忆道:" 它把我和它在不同对话里探讨过的两种计算机图形学技术结合了起来。一种是我艺术项目里用到的,另一种是我出于好奇学的。我从没想过要把这两者结合,但它的建议让我灵光一闪。我打算把这个想法实践出来,让我的艺术作品迈向一个新的维度。"
结语:ChatGPT 再进化,主动智能会成为下一个方向吗?
主动智能(Proactive Intelligence)已经成为不少 AI 企业竞相打造的下一个功能,从 Meta AI 眼镜的 Live AI 功能,再到 OpenAI 此次发布的 Pulse,都希望化被动为主动,从工具化的问答机器,逐渐转变为眼里有活的智能助手。
而这已经不是 OpenAI 首次探索主动智能的方向了。实际上,GPT-5 升级后,我们便能在与其沟通中发现,模型越来越经常向用户提出下一步建议,甚至会主动补充背景信息、提供延伸思路。
在模型的能力和相关的记忆、安全、MCP 机制不断完善后,我们或许能见证主动智能给用户提供更为定制化的体验。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