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吧 9 月 27 日讯 本赛季,中超联赛继续执行 " 精准补时 ",多次出现球队在伤停补时阶段进球的情况。《东方体育日报》撰文分析认为,此举初衷是为了增加净比赛时间,然而结合到中超联赛的实际情况却难免会有一些场次中矫枉过正的情景出现,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战役中,更容易令比赛双方消耗过度。
事实上,自 2024 赛季开始,中超联赛就推出了 " 精确补时 " 制度,针对受伤球员治疗、换人、点球、红牌、庆祝进球以及 VAR 介入等要求严格计时。在这种情况下,整个赛季的平均净比赛时间达到 54 分 01 秒,超过了 2023 赛季的 50 分 51 秒,同时也已经超越了 J 联赛。超长补时的初衷,是为了避免球员在场上因非竞技原因消耗时间,有利于提高比赛的观赏性,其初衷无疑是积极且正向的。
本赛季中超第 17 轮比赛中,浙江队与云南玉昆队的比赛时长达到 116 分钟,两个半场补时相加达到夸张的 25 分钟,相当于多踢了一轮加时赛;同轮大连英博与山东泰山的比赛中,上下半场补时 15 分钟已经算有所控制,而上海海港客场同长春亚泰的比赛中,上半场补时达到 12 分钟,下半场补时也达到 11 分钟 …… 球迷是看爽了,就是多少有些累坏了场上比赛的球员,要知道,上述几场比赛进行的时间,都是今年 7 月中下旬左右,正是一年当中最为炎热的阶段,动辄三十七八摄氏度的高温天气,可以想象这种情况下比赛本身对球员带来的严重消耗。
相对而言,外籍主裁执裁过程中对于补时的拿捏显得更有针对性一些,上个月进行的上海德比中,主裁塔基在下半场的补时达到了 12 分钟,其间包括双方因激烈拼抢或最后时刻比赛碎片化导致的比赛中断所致。不过在 8 月 24 日海港主场对阵天津津门虎的比赛中,上下半场相加补时也不过才 8 分钟,显然对于超长补时的概念并非完全的 " 一刀切 ",一定程度上主裁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予以掌握。
上轮中超联赛,青岛海牛绝平山东泰山,令山东泰山在赛后饱受舆论困扰,不少声音指出,这一球乃至这 1 分有着人情世故的意味掺杂在其中,可见补时阶段发生的一切总是容易令人敏感。另一场比赛中,成都蓉城在补时第 9 分钟由队长周定洋打入绝平进球,帮助球队成功从八万人体育场全身而退。可以预见的是,最后五轮中或许仍将出现多粒事关争冠或保级的补时进球,也正如足球比赛本身一样,所有这些补时阶段的 " 故事 " 也都不太会有一个完全合理的解释。一切机会唯有留给准备充分的人。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