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信吗?未来出门打 " 飞的 " 可能比打车还方便 —— 这种能低空飞行的 " 空中出租车 "(eVTOL),眼下已经成了全球抢着布局的香饽饽。
但想让 " 飞的 " 跑起来、跑得远,难题可不少:电池撑不了多久、设备散热老出问题,连控制飞行的精密芯片都得专门定制。
偏偏这些难题里,藏着大机会。2025 年 9 月 23 日的国际半导体高管峰会上,鸿鹏航空创始人兼 CEO 许可达带来了新解题思路。
这家落地湖南的企业,过去 5 年累计融资 4 轮,单轮融资近亿元。
在其《eVTOL 低空飞行器未来市场趋势》的主题演讲中,许可达先生表示:想让 " 飞的 " 普及,可以依靠 " 分布式电力推进技术 "。
简单说就是把动力系统拆成小块,既好造又靠谱,还能省钱。更关键的是,鸿鹏航空已经做出能拿到国际安全认证的发动机,甚至搞出了 " 油电混合 " 的方案,解决了 " 飞的 " 续航短的大麻烦。
主题演讲之外,许可达先生还参与了《多元化应用生态定制半导体解决方案》的高端圆桌讨论,现场大家围绕相关话题积极交流沟通,氛围十分热烈。
在本文中,铅笔道将把许可达先生发表的精华观点一并奉上。
I.S.E.S. 活动现场,许可达先生正发表主题演讲。
- 01 -
eVTOL 低空飞行器未来市场趋势
许可达先生分析了全球航空业向绿色、智能转型的浪潮。
1、大趋势:分布式电力是革命性技术。
许可达表示:分布式电力推进技术作为航空史上的第三次革命,对 eVTOL 低空飞行器意义重大。鸿鹏航空正通过多小型电机分布布局,提高推进效率、降低噪音。
这一技术革新使得 eVTOL 在能源利用上更高效,契合全球绿色航空发展趋势,是未来市场竞争的核心技术优势,将推动整个低空飞行器产业向高效、环保方向变革。
2、当下挑战:能量密度、电力系统等。
许可达先生也指出了当前面临的挑战(分布式电力),如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电力系统的热管理与电磁兼容、以及高精度传感器的成本等,都是行业亟需突破的瓶颈。
许可达先生演讲现场。
2-1 动力电池性能瓶颈。
动力电池包能量密度不足,难以缓解飞行里程焦虑与安全冗余度问题。这表明在当前技术水平下,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限制了飞行器的续航能力和安全性能,成为分布式电力推进发展的一大阻碍,需要针对性地优化技术路径来解决。
2-2 传感器技术成本制约。
传感器技术代差显著且成本过高,这成为分布式电力推进规模化推广的核心阻碍因素。过高的成本影响了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不利于分布式电力推进技术的普及。
2-3 总线与半导体技术滞后。
现行飞行器总线体制及半导体技术较陈旧,制约了分布式电力推进系统的高效能应用与拓展。这体现出电力系统中的总线和半导体技术发展滞后,无法满足分布式电力推进系统的需求,限制了其性能提升和应用范围的扩大。
3、新机遇:当半导体遇到分布式电力。
许可达先生从技术融合、成本效益、智能飞行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半导体在分布式电力推进的机遇。
首先是技术融合拓展边界。
800V 高电压体系与大功率半导体技术融合,能够革新分布式电力推进,拓展飞行器研发与制造新边界。这种融合为飞行器的设计和性能提升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有助于推动分布式电力推进技术的发展。
其次是成本效益双提升。
通过引入低成本、高精度民用传感器,并在适航标准下优化航空控制系统,可以在提升性能的同时降低成本。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分布式电力推进系统的性价比,还能促进其更广泛地应用和推广。
最后是 AI 助力智能飞行。
AI 技术深度介入,使飞行控制独立于数传与卫星,开启飞行器自主操作新时代。这将极大地提升飞行器的智能化水平和飞行安全性,为分布式电力推进在未来航空领域的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 02 -
鸿鹏航空的应对之道
面对机遇与挑战,鸿鹏航空以 " 适航 + 低成本 " 为双轮驱动,构建了从重油活塞到混合动力的多元化产品矩阵,为分布式电力推进的落地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动力解决方案。
1. 以适航认证,夯实安全根基
适航性是航空产品的生命线。鸿鹏航空的 D 系列重油活塞发动机(如 D160)已获得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认证,成为国内唯一获此殊荣的产品。其 VTC 申请也已被中国民航局受理,有望成为国内首款同时持有 EASA 与 CAAC 双认证的发动机。
2. 以低成本策略,加速技术普及
低成本是技术大规模应用的催化剂。鸿鹏航空通过 " 国际技术 + 本土制造 " 的模式,在保证适航品质的同时,有效控制了成本:
产品端:D160/D180 系列发动机油耗更低、可靠性更高;G 系列发动机基于成熟汽车动力适航改造,性价比极高。
制造端:珠海量产基地引入欧洲标准的生产线,实现高效、高质量的本地化生产。
运营端:产品的高可靠性和模块化设计,降低了后期维护和更换的成本。
3. 以混动技术,打通未来路径
在演讲中,许可达先生特别强调了混合动力系统在解决当前痛点中的关键作用。鸿鹏航空的 TE 系列混合动力系统(如 TE300/TE10)正是应对纯电飞行挑战的利器:
扩展航程:在电池电量不足时,可切换至燃油模式,有效解决了纯电飞行器的续航焦虑。
提升效率:通过电机和内燃机的协同工作,实现全工况下的最优能源利用。
平滑过渡:为纯电推进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一个现实、可靠的过渡方案。
鸿鹏航空研发的产品 TE300。
- 03-
圆桌讨论:多元化应用生态定制半导体解决方案
在下午的圆桌讨论中,许可达先生从航空动力系统的实际需求出发,分享了分布式电力推进技术对半导体器件提出的挑战与机遇。
他强调,未来的航空半导体解决方案必须在高电压、大功率、高效率、高可靠性以及严格的热管理和电磁兼容方面持续创新,才能支撑整个低空经济产业链的健康发展。
圆桌讨论现场,许可达先生与全球知名企业嘉宾共话低空经济。
- 04-
构建低空经济的 " 动力底座 "
分布式电力推进技术正在重塑航空业的未来。鸿鹏航空通过其产品在适航性和低成本上的核心优势,不仅为这一变革提供了坚实的动力支持,也为整个低空经济产业链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鸿鹏航空设想的低空经济未来应用场景。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