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与噪声:长期主义是最毒的鸡汤,没有之一。
一个衣不裹腹的人,你让他去考虑复利、考虑 10 年后,那简直是杀人。
长期主义的前提是什么?是有足够的物质基础和心理安全感。而这些恰恰来源于那些 " 短期 " 的努力:找到工作、解决温饱、积累第一桶金、建立人脉关系。
当一个人还在为下个月房租发愁时,跟他谈什么 " 延迟满足 "?当一个人连基本技能都没掌握时,跟他说什么 " 复利效应 "?
真正的长期主义,应该从解决眼前的生存问题开始。先短期,后长期。先活下来,再谈理想。
我还记得某个大佬教育独立开发者:要坚持产品 2-3 年周期才能拿到结果,批评大家 " 目光短浅 ",4 个月赚点钱就开始 " 显摆 "。
这种论调完全颠倒了因果关系。恰恰是那些 4 个月的小成功、一点点的正反馈,才给了开发者继续下去的信心和资本。没有短期的验证和收益,哪来的长期坚持?
成功不是因为坚持了 2-3 年,而是因为在这 2-3 年里不断获得了正反馈的积累。
那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长期主义布道者,请先看看自己的银行账户,再看看别人的现实处境。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