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隆汇 前天
零跑汽车(09863.HK)百万台量产启示:一场技术、用户和全球化的品牌跃升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加速业绩分化的背景下,量产速度成为衡量车企综合实力和盈利前景的核心标尺。

9 月 25 日,零跑汽车 ( 09863.HK ) 第 100 万台整车下线,不到一年时间就实现了从 50 万到 100 万的跃升,狠狠刷新了中国新势力车企的百万量产记录。

这不仅是品牌的里程碑时刻,更是品牌与用户相互成就、共同成长的最佳见证。

量产速度可不是单纯比 " 谁造得快 " 的数字游戏,而是实打实的 " 肌肉秀 "。在大家都在喊 " 卷不动 " 的当下,零跑走出了一条持续上扬的曲线。

不妨来看看,零跑冲上百万台背后到底藏着哪些深层动能,以及对投资者来说,迈过这一里程碑的零跑值不值得长期看。

" 速度神话 " 背后,零跑三重价值跃迁

1、规模起来了,赚钱节奏持续加快

在行业普遍为卖车发愁时,零跑越卖越好,除了百万量产记录之外,今年以来的销量成绩同样亮眼。

2025 年 1-8 月,零跑累计交付量突破 32 万台,持续领跑中国新势力销量榜,月销量已连续 6 个月稳居榜首。

与此同时,今年零跑的赚钱能力愈发强劲:上半年营收 242.5 亿元,同比增长 174%,毛利率跃升至 14.1%;净利润 0.3 亿元,对比 2024 年同期完成了扭亏为盈。

对比行业其他玩家,零跑有了遥遥领先的规模优势,而且通过规模带来的成本摊薄在汽车产业中是一道竞争壁垒,难以被快速超越。这意味着,零跑又有了充足的 " 成本 " 底气去冲击更高的盈利目标,把盈利的雪球越滚越大。

2、自研够 " 狠 ",技术密度深挖护城河

在车企电动化、智能化比拼白热化的当下,零跑能够真正渗透市场,始终绕不开扎实的产品力。实际上,零跑一直以来没靠花里胡哨的概念营销,在市场推广方面都是相对比较低调的,上半年销售费用率为 5.8%。

笔者认为,产品力主要归功于零跑坚持 " 全域自研 " 带来的厚积薄发,这也是市场长期以来对零跑的认知标签。

通过全域自研和供应链垂直整合,零跑不仅实现了部件成本把控,还通过技术整合形成了超高的技术密度。

零跑目前的核心零部件自研率已超过 65%,根据官方透露,目前自研自产的零部件包括电池包、电机、电控、电子电气架构里所有的控制器、智舱、智驾、车灯、座椅、保险杠、空调压缩机。

简单来说,零跑把核心零件和高价值零件都牢牢握在自己手里。比如,零跑将激光雷达的成本压缩至 12 万元级的车型内,其他同级车型的激光雷达方案通常会需要支付更高的成本。

因此,零跑通过 " 研发、量产、降本 " 的循环,又依托于成本定价的策略,将实在的技术普惠反馈给市场和消费者,这个循环越转越顺,不断强化零跑的竞争护城河。

3、全球化开足马力,打开增长新曲线

零跑也在加快全球化布局的步伐,截至今年 6 月底,零跑海外渠道快速突破了 600 家门店,其中欧洲市场就有 550 家,7 月单月欧洲订单突破 4000 台。

叠加有了大股东 Stellantis 集团助力,双方强强联合、互通有无,零跑在海外市场渗透可以说势如破竹。

发力海外不只是多卖几台车,更是把零跑的技术标准和品牌竞争力打出去——这才是真正让零跑拿到海外市场这一 " 长期饭票 ",明确未来清晰的成长空间。

这也让零跑规避了单一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在资本市场上打造成能够逆势增长的价值样本。

成为行业中为数不多懂用户的汽车品牌

百万台车交到用户手里,说到底是用户用真金白银投票的结果,让用户感受到了可感知、可落地的价值。

正如零跑定位 " 车圈优衣库 ",而优衣库的成功离不开对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和精准满足,持续响应消费者对产品品质、舒适性、功能性的追求。

回顾零跑多年全域自研的成果,对用户来说,首先是零跑 " 好而不贵 ",真正体现在产品配置表上的越级配置。别人还在玩 " 基础版减配 ",零跑直接把原本高端车才有的功能下放到平民价位,不用为了好技术多掏冤枉钱。

当然,好的配置若不能贴合主流用车需求,也是虚的,而零跑通过技术创新真正解决了日常使用场景中的痛点。

比如 2022 年零跑就造出了国内第一家量产 200kW 油冷电驱,相比水冷电驱在效率、续航上都得到进一步提升,这直接改善了用户的续航焦虑,用户在补能成本上也更省。

零跑率先量产 CTC 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如今凭借 CTC2.0 技术,则能够改善用户购买新能源车顾虑的车内垂直空间不足,提升空间利用率;优化车身刚性和重心,提高驾乘安全性和舒适性。此外,电池能放的空间增加,续航也能适当提升。

从用户需求出发,零跑已布局 ABCD 四大产品系列,其中 C 系列满足家庭出行需求,而 B 系列又承接年轻群体对智能时尚的需求,从实际出发的零跑不断打造出爆款。

C11 上市至今仍持续热销,累计销量超过 27 万台;C10 上市 17 个月,全球交付量突破 16 万台,值得一提的是 26 款车型上市后,连续 4 个月的销量排在新势力中型 SUV 榜首。

B10 于今年 4 月上市,次月交付即超万台,累积销量超过 6 万台;B01 于今年 7 月上市,上市 37 天累计交付超 1 万台,成为零跑最快交付破万的产品。

此外,聚焦用户价值还体现在运营层面。

一方面,零跑通过技术自研支撑起长期服务,自研架构和算法迭代能力,让老车型也能享受到持续的 OTA 升级。比如今年针对旧款 C11/C01 进行 OTA 推送升级,打破了汽车行业 " 背刺老车主 " 这一长期矛盾。

特斯拉也正是通过 OTA 升级,不断为老车主带来 " 新车 " 体验,强化了独特的用户粘性,虽然不一定每次都是颠覆性的变革,但针对性强、实用性高的优化,切实体现了车企的用户关怀,显然零跑也深谙这一点。

另一方面,零跑通过服务增值替代常规功能付费,这一点在其将辅助驾驶全面免费上得到显著体现。

随着技术进步,辅助驾驶正在加速 " 平权 ",曾经的 " 黑科技尝鲜 " 正成为购车刚需,也是产品力的核心构成。曾经传统车企在车辆座椅加热、方向盘加热等常规功能上进行付费订阅,遭受到消费者反感,背后折射出的正是用户运营层面欠缺考量。

而零跑以用户需求为导向,重新设计权益,这推动了新车主的快速转化和老车主的深度留存。构建高粘性的用户生态,正是零跑穿越周期、持续向上最坚实的底气。

结语:长期增长逻辑不断得到验证

零跑百万台里程碑,对行业而言同样具有意义,当大家都在价格战里卷得头破血流时,零跑依靠全域自研、全球扩张、深耕用户,验证了技术普惠与长期主义才是真出路。

站在百万台的新起点,零跑已构建了 " 产品 - 技术 - 市场 " 的未来增长飞轮。

B 系列推出后持续火爆,C 系列改款车型也陆续推出,持续增强产品竞争力。9 月,Lafa5 首次亮相,集零跑多项领先技术于一身,并计划于今年四季度在国内上市,明年有望在全球市场中打开销量增长。

此外,D19 豪华旗舰 SUV 即将上市,定位 30 万级,将进一步带动零跑的收入端和产品端迈向 " 高价值 "。

当前零跑正在推进欧洲本地化生产,通过区域制造将技术顺利向外输出,提升产品竞争力,再配合本地化运营,零跑将高效地开拓国际市场。

对投资者来说,零跑正从中国新势力加速向主流的全球化车企转变,虽然这个过程还需要较长时间,但零跑的决心和目标已十分清晰。这也让投资者对零跑实现长期增长,倍增信心。

所以,零跑带来的价值不仅是创下的量产纪录,更在于其可持续增长模式——以用户为中心、以技术为底的生态,在未来的全球竞争里能迸发出顽强的生命力,零跑的基本面与估值双升值得期待。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神话 供应链 零跑 零跑汽车 激光雷达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