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杂志 前天
时隔8年,当年挨骂的剧又双叒翻红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老剧翻红,是个玄学。

翻红,在传统意义上,一般指的是当年播出的时候默默无名,然后突然被挖坟,突然讨论度高了起来。

但今天要说的这部翻红老剧,人家八年前播的时候,就爆到不行。

那为什么最近又把它拎出来,单独再聊聊呢。

还是要从豆瓣开始说起。

今年夏天,《我的前半生》意外翻红,豆瓣单日讨论量暴涨 3 万,微博相关话题累计阅读量突破 20 亿。

你可能会疑惑,为什么这部时隔八年依旧能引发大众热议的剧集?

主要是这剧,人设太典型。

《我的前半生》围绕着罗子君的人生转折展开。

故事开篇,罗子君是一位养尊处优的全职太太,住在上海 200 平的大平层里,日常穿着不能沾一点水的小羊皮皮鞋,生活重心全围绕着丈夫陈俊生。

她将所有精力都放在维系婚姻上,时刻提防着陈俊生身边年轻貌美的实习生,却没料到,真正威胁到她婚姻的,是看似普通、毫无杀伤力的中年女性凌玲。

陈俊生是职场上的潜力股,他习惯了罗子君的依附,也逐渐对她的骄纵、咋呼感到疲惫,而凌玲的出现,恰好填补了他情感上的空缺。

凌玲从不主动施压,反而常以柔弱姿态说 " 你离不离婚都不影响我爱你,我没有要逼你的意思 ",这种 " 以退为进 " 的方式,让在婚姻中感到压抑的陈俊生逐渐动摇。

当陈俊生提出离婚时,罗子君的世界瞬间崩塌。

她从未想过,自己全心依赖的婚姻会如此脆弱,那句 " 我养你 " 终究成了泡影。

离婚后的罗子君一无所有,为了争夺儿子平儿的抚养权,也为了证明自己并非只能依附他人,她不得不踏入从未接触过的职场。

初入职场的罗子君处处碰壁,她穿着精致的衣服去面试奢侈品销售,却因缺乏经验被拒绝;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基层工作,又因不熟悉业务被同事刁难。

她曾为了生计,吃 15 块钱的便当,甚至需要跪下为客人换鞋,曾经的阔太如今要直面生活的苟且,这种巨大的反差,让她一度崩溃大哭。

在罗子君最低谷的时候,闺蜜唐晶给予了她关键的支持。

唐晶是职场上的精英女性,高学历、高收入,性格独立又仗义。

得知罗子君离婚后,唐晶不仅为她提供经济帮助,还帮她规划职业方向,鼓励她 " 靠自己 "。

唐晶还将自己的男友贺涵介绍给罗子君认识,请贺涵在工作上多指点罗子君。

贺涵是业内知名的咨询顾问,性格高傲,起初对罗子君这样 " 依附男人的全职太太 " 不屑一顾,但在与罗子君的接触中,他逐渐看到了她的坚韧与成长。

罗子君在贺涵的指导下,慢慢褪去娇气,学会了独立解决工作难题——被同事刁难时,她不再忍气吞声,而是直接向领导汇报;面对客户的不合理要求,她用专业方案守住底线。

当她第一次拿到工资时,双手忍不住颤抖;当她独立完成重要项目后,脸上露出了久违的自信笑容,这些细微的变化,都被贺涵看在眼里。

随着相处的深入,贺涵对罗子君的感情逐渐变质,而罗子君也在不知不觉中对贺涵产生了好感。

但这份感情从一开始就充满了矛盾——贺涵是闺蜜唐晶的男友,而罗子君自己也曾是第三者插足婚姻的受害者,她深知这种伤害有多深。

因此,罗子君始终保持着克制,努力与贺涵划清界限。

与此同时,唐晶也察觉到了两人之间异样的氛围,她与罗子君的友情开始出现裂痕。

唐晶一直看不起靠男人生活的女性,当初帮助罗子君,是因为两人多年的闺蜜情,但当友情与爱情产生冲突时,她的态度也变得复杂起来。

罗子君的母亲薛甄珠曾找到唐晶,希望她能退出,成全罗子君和贺涵,唐晶却坚定地表示:" 我拥有的都是这么多年我自己打拼下来的,你女儿想有好日子过,可以想想怎么靠自己而不是靠男人。"

剧情的高潮部分,集中在几个人的情感与职场困境上。

陈俊生与罗子君离婚后,很快和凌玲组建了新家庭,但生活并未如他预期般美好。

他希望将儿子平儿接来一起住,凌玲表面上表示同意,却接连抛出 " 罗子君会不会同意 "" 父母身体会不会吃不消 "" 我需要做儿子的思想工作 " 等问题,不声不响地就打消了陈俊生的念头。

陈俊生逐渐意识到,凌玲的温柔背后藏着算计,而他当初对罗子君的忽视,其实是一种隐性的剥削——罗子君照顾孩子、打理家务、维系家庭社交的工作量,按照市场价计算,月薪至少 3 万,可他给的家用连育儿嫂的费用都不够。

另一边,唐晶在职场上也遭遇了挫折。

她一直将成为公司合伙人作为人生目标,为了工作透支健康,连续多年绩效考核优异,却在即将达成目标时遭遇公司架构调整,最终没能如愿晋升。

更让她崩溃的是,她发现贺涵早已对罗子君动心,多年的爱情与友情同时崩塌,让她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迷茫。

而贺涵,这位看似无所不能的精英,也因自己的 " 无边界感 " 陷入了道德争议——他一边是交往多年的女友唐晶,一边是需要帮助的罗子君,最终在情感的拉扯中,伤害了身边最亲近的两个人。

原本的剧本结局中,罗子君与贺涵会走到一起,上演 " 霸道总裁拯救落难女主 " 的俗套戏码,但主演马伊琍提出了修改意见。

她认为,以罗子君的性格和经历,不可能做出背叛闺蜜唐晶的决定,任何一个成熟的女性都不会这样选择。

最终,剧本改成了开放式结局:罗子君决定离开上海,去外地开启新的生活。

贺涵在大雨中赶来挽留,两人没有拥吻,只是一个简单的拥抱,这个拥抱里有不舍,有遗憾,更有告别。

罗子君没有选择依靠贺涵开启 " 后半生 ",而是带着自己的成长与决心,独自走向了充满未知但属于自己的未来。

八年过去,《我的前半生》之所以能翻红,恰恰是因为它所讲述的故事,与当下的社会情绪高度契合。

剧中关于婚姻的探讨,在现实中不断上演——上海全职妈妈林女士在离婚官司中提交《家务时长审计报告》,记录十年间每天 3.5 小时的家务劳动和 2 小时的育儿工作,最终算出 387 万的补偿款,这与罗子君在法庭上用 Excel 展示家庭劳动价值的剧情如出一辙。

观众终于读懂,那些看似琐碎的家务背后,是无数个不眠的夜晚,是女性在婚姻中被忽视的劳动价值,而陈俊生式的 " 虚伪 ",也让更多人看清了婚姻中隐性剥削的真相。

职场部分的剧情,更是戳中了当代打工人的痛点。

唐晶为事业透支健康却错失晋升机会的经历,像极了现实中互联网公司的 " 优化 " 操作—— 35 岁的部门经理,即便业绩优异,也可能因 " 需要更专注工作的年轻人 " 而被调岗降薪。

而罗子君的职场成长,也给了很多人启发:被领导画饼时牢记 " 工资不到位免谈 ",同事甩锅时保留证据,加班时发带定位的朋友圈,这些剧中角色的应对方式,成了年轻人的职场生存指南。

就连贺涵这个角色,也成了职场的 " 反面教材 ",如今企业招聘高管时,会特意警惕那些张口闭口谈人脉、却拿不出实际业绩的 " 贺涵式 " 人物。

更重要的是,这部剧对女性成长的刻画,摆脱了 " 靠男人逆袭 " 的套路。

罗子君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她会哭、会怕、会犯错,找工作被拒几十次,带孩子时崩溃大哭,但她从未放弃,最终靠自己的双手站稳了脚跟。

这种真实的挣扎,比爽文剧情更有力量,也让 " 女性成长不必依赖男性 " 的观念深入人心。

如今再看 " 罗子君该不该抢唐晶男朋友 " 的话题,观众的视角也发生了转变——问题的核心不再是女性之间的争夺,而是贺涵的背叛,这种认知的转变,恰恰折射出女性意识的觉醒。

2025 年的夏天,当我们再次点开《我的前半生》,看到的早已不只是一部电视剧。

它像一面镜子,照见了婚姻中的算计与无奈,职场中的残酷与生存法则,更照见了当代人对独立与成长的渴望。

八年前,我们关心罗子君能不能逆袭;八年后,我们更关心 " 我能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

这部剧的魔力,就在于它没有给出人生的标准答案,却告诉我们:跌倒了再爬起来,靠自己的力量前行,就是最好的人生。

毕竟,现实不是电视剧,没有贺涵来救场,我们每个人,都得做自己的罗子君,带着伤痛成长,靠自己发光。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我的前半生 职场 豆瓣 闺蜜 阅读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