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 岁的张大姐 2 年前因乳腺癌进行右侧乳房切除手术,并清扫了腋窝淋巴结,根据病情还进行了放疗,不久就好转出院了。
去年春天,她感觉右臂像被偷偷灌了水,衣服袖子一天天变紧。一天清晨梳头,右手举到一半就僵在半空。张大姐怀疑自己肿瘤复发了,可检查下来指标却没有大问题。经病友介绍,她来到浦南医院甲乳淋巴外科主任杨华锋的诊室。
杨华锋了解病情后,经过仔细检查,初步判断是上肢继发性淋巴水肿。" 阿姨,这不是肿瘤复发,是淋巴管堵了,像阳台下水慢,我们重新接根‘细管子’就行。" 张大姐听完解释,立马决定住院治疗。
完善了一系列检查后,经过科室讨论,杨华锋团队认为张大姐的右上肢中度淋巴水肿,决定为她施行淋巴管 - 小静脉吻合术。手术医生运用超级显微外科技术,在 ICG 荧光显影的帮助下寻找到直径在 0.2 毫米至 0.5 毫米的功能性淋巴管,并找到与之匹配的皮下小静脉,在放大 40 倍左右的显微镜下,用 11-0 线缝线进行吻合。
三个半小时,5 个吻合口,出血不到 5 毫升。术后第三天,张大姐试着抬手,惊喜地喊:" 我的手能碰到后脑勺了!" 一周后复查,右臂臂围差从 4 厘米缩到 1 厘米。
淋巴水肿是因外部或自身因素引起的淋巴管输送功能障碍造成的渐进性发展的疾病,多发生在肢体上。该病分为原发性淋巴水肿和继发性淋巴水肿,原发性淋巴水肿主要由基因突变导致淋巴管发育异常;继发性淋巴水肿常见原因是手术、放疗、感染。
在我国,像张大姐这样的淋巴水肿患者超过 2000 万,但能够得到规范治疗的不足 15%。
为进一步深入探讨研究淋巴水肿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与趋势,助力更多肿瘤术后患者得到疾病缓解,日前,由上海仁济医院浦南分院承办的第二届淋巴水肿诊疗世博论坛顺利召开。
大会汇聚了来自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瑞金医院、仁济医院等 30 余位国内外权威专家。
本次会议特别设置淋巴水肿综合治疗工作坊,由知名康复专家开展手法引流演示和压力包扎实操培训。工作坊采用 " 一对一 " 指导模式,让学员在 60 分钟内即可掌握弹性压力包扎的梯度计算技巧,提升基层医护实操能力。这一环节充分体现了淋巴水肿 " 外科手术与保守治疗并重 " 的综合管理理念,为患者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康复保障。
据论坛主席杨华锋介绍,超显微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是通过高倍显微镜寻找比头发丝还细的淋巴管和静脉进行吻合,重新建立淋巴回流通道。该团队目前已顺利完成近 200 例手术,其中一位厦门患者术后 3 天即感肿胀明显缓解。
甲乳淋巴外科是上海仁济医院浦南分院特色专科,为了更好地服务患者,医院成立淋巴水肿诊疗中心,为学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