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公司通过减持上市公司股票套现来补足现金流,但因未及时披露,连续受到监管警示,并被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数据库;
另一方面,业绩持续承压,四年半亏损近 100 亿元,后高调邀请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团队帮扶调改门店,但被指未落实胖东来 " 高员工福利 " 核心理念,导致于东来公开质疑并撤回帮扶团队,改革受阻。
这家成立 24 年曾经有 " 超市茅 " 之称拥有超千家门店的永辉超市(601933.SH)能否跨越周期,成功 " 自救 ",牵动着整个线下商超零售业的 " 神经 " ……
减持违规被连续警示
9 月 26 日晚,永辉超市发布公告,公司于近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四川监管局(下称 " 四川证监局 ")出具的《关于对永辉超市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下称《警示函》)。
《警示函》显示,2025 年 4 月 21 日至 2025 年 4 月 24 日期间,公司通过证券交易所集中交易方式减持红旗连锁(002697.SZ,下称 " 红旗连锁 ")股票 1360 万股,持股比例由 11% 下降至 10%。永辉超市在持股比例触及 5% 整数倍时,未及时披露权益变动报告书和停止交易,直至 2025 年 7 月 21 日才披露《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
四川证监局认为,上述行为违反了《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 227 号〕)第十三条第二款的规定,决定对永辉超市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数据库。
据报道,永辉超市于 2017 年通过协议转让方式收购成都红旗连锁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并成为其持股 5% 以上股东。2017 年 12 月,永辉超市以 5.8 元 / 股的价格收购红旗连锁 12% 股份,总价 9.47 亿元。
一个月后,2018 年 1 月 2 日,永辉超市再度出手,以同样的价格继续受让红旗连锁 1.224 亿股股份,占总股本的 9.00%,交易总价约 7.10 亿元。两次交易完成后,永辉超市合计持有红旗连锁 2.856 亿股,持股比例达到 21.00%,成为其第二大股东,总投资额超过 16.5 亿元。
直到 2023 年 12 月 19 日,永辉超市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出售资产的议案,向四川商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出售其持有的红旗连锁 1.36 亿股股份,占总股本的 10.00%。至此,公司共计持有红旗连锁 11% 的股份。
这并非永辉超市今年首次因减持红旗连锁股份而收到监管警示。在 2025 年 7 月发布的另一份公告中曾披露,四川证监局已于 2025 年 6 月 4 日向公司出具过一份警示函,原因是公司 " 早于预披露的减持期间发生了减持行为 "。
针对该次减持违规行为,永辉超市表示,已及时主动购回了违规减持的股票,并向红旗连锁上缴了买卖价差。对于此次事件,永辉超市表示,公司将就相关问题进行认真总结,汲取教训,切实加强相关人员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培训,自觉维护证券市场秩序。
事实上,永辉超市近年来不断收缩对外投资版图。除了减持红旗连锁外,公司从 2022 年起还清仓式减持了中百集团股份,大幅减持了国联水产、大连万达商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永辉云金科技有限公司的相关股份或股权。
业绩持续承压
自 2021 年以来,永辉超市就开始陷入营收下跌并且录得亏损的局面。
2025 年半年报显示,永辉超市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为 299.48 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20.7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2.41 亿元,同比亏损增加 5.16 亿元。收入下滑主要是由于 2024 年下半年开启整体战略与经营的深度转型工作,关闭长期经营亏损门店以及门店调改期歇业等因素所致。
永辉超市表示,利润减少主要是因为整体销售规模的减少、公司商品供应链的改革导致毛利下降以及关闭 227 家亏损门店产生的成本费用所致。2025 年上半年,公司于报告期内共调改开业 93 家门店(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调改门店总数达 124 家)。同时,公司报告期内共关闭 227 家长期亏损的门店。
事实上,四年半来,永辉超市净利润累计亏损 97.42 亿元。
数据显示,2021 年至 2023 年,永辉超市营业收入分别为 910.62 亿元、900.91 亿元和 786.42 亿元,同比分别下降 2.29%、1.07% 和 12.71%;净利润分别为亏损 39.44 亿元、27.63 亿元、13.29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319.78%、29.94%、51.90%,三年合计亏损 80.36 亿元。2024 年,永辉超市营业收入 675.74 亿元,同比下降 14.07%;净利润亏损 14.65 亿元,同比下降 10.26%。
永辉超市表示,公司 2024 年的经营情况相比 2023 年并未明显改善,一方面受制于零售行业的整体挑战导致公司整体客流和客单持续承压,但更重要是因为公司在 2024 年下半年开始主动进行的战略和经营模式转型带来的前期阵痛。
疑似 " 惹怒 " 于东来致调改受阻
基于业绩亏损的情况,永辉超市开启整体调改与经营深度转型工作。
自 2024 年 5 月起,永辉超市邀请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及团队对永辉店面进行深度调改。首站,选择了永辉超市郑州信万广场店,经过 19 天的闭店调改后,该店于 6 月 19 日重新营业,营业首日客流翻了 5.3 倍,日均销售额翻了 13.9 倍。
2024 年 9 月 26 日,永辉超市宣布又有 16 家 " 学习胖东来 " 自主调改店在全国多地,如重庆、成都、西安、北京、天津等多个城市集中开业。连同 9 月 25 日至 30 日期间陆续开业的其余 10 家门店,4 个多月的时间里共计 26 家调改店亮相。
今年 1 月,永辉超市上海区域门店启动调改,以系统化、分批次的方式持续推进 " 胖改 " 计划。到 9 月 4 日,奉贤金汇龙湖店正式开业,永辉超市在上海的城改计划如期完成,成为永辉全国首个完成胖东来模式调改的城市。据了解,永辉超市在上海开业满 3 个月的稳态调改门店已初步实现整体盈利。
据后来永辉超市发布的《致顾客的一封信》显示,进一步调改后,店面的商品结构达到胖东来商品结构的 90% 以上,下架单品数 10841 个,占比 81.3%,重新规划单品数 12581 个,新增单品占比 80%。同时,取消了强制动线,拓宽卖场通道,确保顾客拥有方便舒适的购物环境。在员工待遇方面,调改后的永辉超市员工最低工资从 2500 元 / 月提升至 4500 元 / 月,工作时间平均每日不超过 8 个小时,工作满一年即可享受 10 天带薪年休假。
但永辉超市引入名创优品为第一大股东(作价 62.7 亿元收购永辉超市 29.4% 的股权)后,情况发生了变化。有报道称,部分调改店被指未落实胖东来 " 高员工福利 " 核心理念,比如胖东来清洁工月薪超 7000 元,而永辉超市部分调改店清洁工月薪仍仅 2600 元,遭到于东来公开质疑,于是 " 一气之下 " 撤回帮扶调改团队。
分析认为," 胖东来模式 " 虽被多家企业学习,但其 " 反人性 " 的高投入管理仍难以普及,在国内线下商超面临大洗牌的大背景下,永辉超市调改之路任重道远。
事实上,自 2024 年以来,永辉超市、步步高、华润万家、联华超市、银座超市等知名传统超市品牌纷纷开启自主调改布局,并取得初步成效。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CCFA)对全国 47 家超市企业的调研数据,有四分之三的超市企业尝试了调改,其中 75% 的调改超市门店销售额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