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热门】
个股层面来看,午后半导体产业链反复活跃,设备方向领涨核心长川科技涨近 9% 续创新高,中微公司、华虹公司、中芯国际等维持强势。存储芯片方向,德明利、澜起科技等刷新股价新高,香农芯创、江波龙等人气标的同样及时展开修复。整体而言,半导体仍是目前科技股内部最强的方向。
【后市分析】
今日市场震荡反弹,三大指数集体上涨,其中创业板指最强,重新站上 5 日线的同时,完成了上周五所留阴线的反包,及时化解短线转弱疑虑。而沪指也成功守稳 30 日线,日 KD 指标也再度形成金叉。后续能否有效突破 3900 点附近的压力区间,便是后市关注的重点。
盘面角度而言,今日午后大金融板块的爆发对于指数以及情绪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而券商股近期主要充当着市场 " 节奏调节器 " 的角色,今日的爆发或某种程度反映出市场对于节后行情依旧较为乐观之预期。展望后市,市场大概率依旧将围绕着科技、大金融、新能源这三大方向反复活跃,把握轮动节奏仍是关键。
【明日主题前瞻】
【今日导读】
> 我国科学家在聚合物电解质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 机构称卫星互联网建设已进入全面提速期
> 储能电芯彻底爆单!订单已排到明年
> 原料紧缺氛围加剧,钴价格有望加速上行
> 宝马首批氢燃料电池汽车计划于 2028 年推出
>AI 终端爆发指日可待,SoC 芯片迎来新的市场发展机遇
【主题详情】
我国科学家在聚合物电解质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据媒体报道,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张强领衔的团队在锂电池聚合物电解质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为开发实用化的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固态锂电池提供了新思路与技术支撑。相关成果已在线发表于《自然》。
中信建投研究报告指出,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高性能电池技术,凭借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等显著优势,正加速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随着政策红利释放、市场需求升级和技术持续迭代,全球固态电池产业已从实验室研发进展到商业化落地的关键阶段。中国在固态电池领域政策支持力度大,随着行业技术标准体系逐步完善,2027 年前后有望实现全固态电池小批量生产。
公司方面,当升科技的全固态电池专用钴酸锂、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成功卡位比亚迪、一汽、中科固能等国内顶级车企和电池客户。鹏辉能源在固态电池技术方面持续迭代优化,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已由 280Wh/Kg 提升至 320Wh/Kg。
机构称卫星互联网建设已进入全面提速期
据媒体报道,北京时间 2025 年 9 月 27 日 20 时 40 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 11 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 597 次飞行。
全球发展热潮之下,我国卫星互联网建设已进入全面提速期。中航证券认为,我国在高轨卫星互联网已进入空间基础设施建设阶段,有望在航空互联网、海洋互联网、应急通信等新兴商用市场以及传统卫星电视广播等领域实现快速拓展。低轨卫星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将主要以抢占轨道资源及频谱资源需求驱动。叠加手机、汽车直连等消费级应用需求的拓展,有利于拓宽下游应用场景,产业市场天花板或将得到进一步抬升。
公司方面,航天宏图作为国内卫星运营与行业应用龙头企业,也是时空数据要素采集服务商,成功发射了 " 女娲星座 " 系列之宏图一号和宏图二号卫星。公司致力于打造卫星 " 研制 - 发射 - 运营 " 的全链条商业航天产业。深赛格持股 12.5% 的赛格导航主要从事 " 赛格车圣 " 全球卫星定位导航系统(GPS)产品生产及运营网络服务业务。
储能电芯彻底爆单!订单已排到明年
据报道,在北京一家储能设备的生产企业,目前整条生产线处于满产的状态,而这个就是储能的关键部件电芯,一块这样的电芯可以存储一度电左右。由于储能市场的火爆,目前这样的电芯处在供不应求的状态。企业负责人透露," 从二季度开始就处于一个满产满销的状态。一方面是海外的需求处于爆发的状态,所以造成优质产能短期紧缺;另一方面现在电芯容量从 314 安时向 500 安时、600 安时转换,当明年这些大容量电芯的产线逐步投入量产之后,这种短缺的状态会得到缓解 "。
华西证券电新团队指出,储能电芯市场逐渐走出近三年的下行通道,呈现出触底反弹态势。一方面,电力市场化改革驱动国内独立储能需求释放,招投标市场规模维持高位体现行业需求旺盛。另一方面,独立储能项目更考验储能产品的效率、寿命和可靠性等因素,叠加上游电芯价格已经触底回升,储能产品价格有望企稳回暖。
上市公司中,海博思创已经成长为行业领先的储能系统解决方案与技术服务供应商,上半年储能系统实现营业收入 45.12 亿元,同比增长 23.62%,其中实现海外营收 2.98 亿元,同比增长 3195.72%。鹏辉能源目前在储能电池领域拥有高安全 LFP 平台技术、长循环寿命平台技术、高能量转换效率技术、Na+ 电池平台技术、全极耳大圆柱技术、大功率 UPS 平台技术、低温超导通 LTSC 平台技术等,基于各项先进技术生产的产品具有高安全、长循环、高能效优势。
原料紧缺氛围加剧,钴价格有望加速上行
行业媒体报道,9 月 29 日,国内钴市迎来爆发式上涨,长江现货 1/ 吨,较前一交易日大幅攀升 29000 元,创下今年来最大单日涨幅。这一波强势涨势背后,是全球供应端收紧与国内新能源需求旺季形成的强烈共振,行业对后续价格走势预期持续偏强。
华创证券认为,刚果金政府禁令 + 配额政策加剧钴原料紧缺氛围,钴价或加速上行。从 2025 年内配额 1.8 万吨,考虑刚果金运输需要时间,年内原料面临空窗期,叠加旺季来临需求去库 + 冶炼厂补库,原料短缺加剧,钴价上涨确定性强;中长期看 26-27 年配额 9.66 万吨,参考 USGS 数据 2024 年刚果金 22 万吨钴产量计算,配额 44%,预计未来钴从过剩扭转为短缺。
上市公司中,华友钴业钴产品已广泛应用于锂电池、合金等领域,未来公司也将继续推进新兴领域内的客户合作。公司积极开发全球的锂镍钴矿产,资源储量和产出量不断提高,且实现了资源到锂电材料以及回收的一体化发展战略。寒锐钴业 2024 年公司钴产品产量 1.62 万吨,同比增长 94.78%;销量 1.54 万吨,同比增长 70.26%。
宝马首批氢燃料电池汽车计划于 2028 年推出
据报道,在 2025 世界新能源车大会上,宝马集团董事高乐表示,宝马首批氢燃料电池汽车计划于 2028 年推出,届时同一平台下将可兼容五种不同的动力系统。
氢能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是推动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长城证券指出,鉴于我国持续颁布的氢能源利好政策,氢能产业持续发展。上游电解槽招标项目持续稳定增多,制氢技术有所突破,制氢投资力度加大,建议关注参与电解槽招投标的公司;中游加快氢能输用发展,推动建设加氢站,建议关注具备输氢能力的企业;下游氢能探索多场景应用,促进氢能交通推广,建议关注氢车应用领域的企业。
上市公司中,雄韬股份在氢能源领域正通过多场景驱动产业闭环成型。公司的燃料电池解决方案覆盖了商用车、乘用车、叉车、船舶、无人机、储能发电、热电联供等多种应用场景。吉电股份为国家电投集团面向全球发展的唯一绿色氢基能源平台。公司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 " 可再生能源 +PEM 制氢 + 加氢 " 一体化创新示范项目成功通过全产业链可再生氢绿色认证,为公司绿色氢基能源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双良节能自主知识产权 2000Nm3/h 电解槽产品经国际权威机构德凯(DEKRA)认证,其产氢量、电流密度等核心性能指标打破行业纪录;已发布 " 世界最大标方 5000Nm3/h 高性能碱性电解槽 " 这一创新产品,是全球产氢规模最大、电流密度最高、同等电流密度下能耗最低的碱性水电解制氢装置。
AI 终端爆发指日可待,SoC 芯片迎来新的市场发展机遇
机构指出,随着生成式 AI 的蓬勃发展,在低功耗端侧设备进行边缘 AI 计算的需求也将显著增加。随着搭载 AI 算力的智能终端设备渗透,作为其核心硬件的 SoC 芯片也迎来了新的市场发展机遇。
方正证券认为,模型小型化技术愈加成熟,算力、存力、连接各硬件环节持续升级,AI 终端爆发指日可待。从硬件层面来说,端侧 AI 行业技术核心两大趋势:一是制程工艺持续升级,从成熟制程向先进制程演进;二是架构创新加速,存算一体架构使算力提升的同时有效降低功耗。由于端侧 AI 下游细分品类众多,参考 Verified Market Reports 数据,预计到 2033 年全球 AISoC 市场将达 900 亿美元,2024-2033 年复合增长率 15%。
上市公司中,全志科技 SoC 芯片主要为智能终端产品提供算力支持,广泛应用在智能图像、智能语音交互等场景。恒玄科技专注于低功耗无线计算 SoC 芯片的设计研发,公司芯片集成多核 CPU、DSP、NPU、图像和视觉系统、声学和音频系统、Wi-Fi/BT 基带和射频、电源管理和存储等多个功能模块,是低功耗无线智能终端的主控平台芯片。瑞芯微 SoC 芯片主要应用于边缘侧、端侧的 AIoT 智能硬件,产品广泛应用在汽车电子、机器视觉、机器人、工业应用、教育办公、商业金融、消费电子、智能家居、运营商等领域,是国内 AIoT 产品线布局最丰富的厂商之一。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