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28 日,打开湖南卫视时,你会发现熟悉的画面多了一层更鲜活的质感 —— 这一天,湖南广电正式上线了湖南卫视 4K 超高清频道,还同步启用「超高清,新芒果」的全新呼号。而这句简短的呼号,恰好道出了这次升级的核心。
所谓「超高清」,是一次打破视听边界的技术升级;
所谓「新芒果」,是整合了内容、体验、品牌的全面焕新。
它让观众日常追的综艺、看的新闻、关注的「湘超」赛事,都有了更鲜活的呈现;让芒果从「传统广电标杆」,变成「技术 + 内容」双优的新型媒体代表。更重要的是,这份焕新不只是芒果的自我突破,更是在行业都摩拳擦掌时,给了一份实在参考,真正扛起主流媒体在新型媒体时代的引领责任。
那么,9 月 28 日这天,观众会看到一个怎样的湖南卫视?答案,就藏在那些目之所及的细节里。
上篇:超高清上线,湖南广电「焕新」在哪里?
4K 超高清上线,最直观的感受是让「新芒果」的模样不再停留在宣传里,而是实实在在落在了观众能感知的细节中 —— 从打开电视看到的第一帧画面,到追完一档节目的整体感受,都透着不一样的新鲜劲儿 ——
首先是「内容焕新」,超高清让芒果的「看家内容」更有吸引力。
不管是《歌手 2025》《披荆斩棘》这类王牌综艺,还是《午间新闻》《湖南新闻联播》这类日常新闻,就连「湘超」这种「湖南人自己的世界杯」,超高清镜头下不会错过任何一个瞬间、细节;更别说跨年、春晚这些特殊时刻,超高清让仪式感从「氛围营造」升级为「感官沉浸」。
简单来说,不管是追综艺、看新闻,还是为本土赛事加油,观众都能看到「比原来更有细节、更有代入感」的内容。而这正是超高清补全「日常收视新鲜感」的核心 —— 它没有用新内容替代经典品类,而是用技术放大经典品类的魅力,让经典内容因为画质升级而变得「常看常新」。
其次是「体验焕新」,超高清 = 看得更清?其实是让观众「体验更投入」。
《歌手 2025》里,线上观众能通过 AR「云入场」,和现场听审一起投票;AI 还能捕捉观众情绪,触发震动特效,就像真的坐在演播厅里一样。高清时代,我们已经能清晰感受节目的精彩;而超高清带来的,是在这份清晰之上的「参与感突破」—— 不再是屏幕里演、我在外边看的单向观看,而是能主动走进节目场景、与内容产生互动的全新体验。
这正是「新芒果」拉近与用户距离的关键。它不是靠技术炫技,而是用技术打破「屏幕壁垒」,让观众和节目之间的互动更自然、更真实。对观众来说,这种「能参与、能投入」的体验,比单纯的「看得清」更有吸引力;对芒果来说,这种体验也让观众和品牌的连接更紧密——毕竟,能让观众「投入感情」的平台,才更容易被记住。
最后是「品牌焕新」,超高清让芒果在大众印象里「年轻、创新」的标签更鲜明。
一直以来,「年轻、创新」都是湖南卫视的标签,观众想到的是「有好看的综艺」「懂年轻人的喜好」。超高清上线后,这些标签有了更具体的「落地感」。
比如 4K 技术修复老节目,芒果用 AI 超分技术逐帧优化,帮观众找回青春记忆;同时,芒果也在打造原生 4K 新 IP:《声生不息》《披荆斩棘 2025》等新一季节目从策划阶段就确定「4K 全流程制作」,让观众在家就能感受到「置身录音棚」的音质与画质双重享受。
不丢传统、紧跟时代的做法,既保留了芒果的特色,又跟上了数字时代的节奏。更难得的是,不管技术怎么升级,芒果始终没丢「懂观众」的初心。芒果保留了高清频道同播,不让老观众「掉队」。在超高清内容编排上,既安排年轻人喜欢的综艺、赛事,也保留《晚间新闻》《纪录片》等适合全年龄段的内容,不让技术升级变成「小众狂欢」。
技术是服务内容的,内容是服务观众的——不管用多先进的技术,最终都是为了给观众带来「新鲜又温暖」的体验。而这份「懂观众」的诚意,才是芒果品牌能长久保持年轻的核心。
下篇:芒果焕新,为行业带来什么「引领价值」?
芒果的超高清转型,难道只是自己「变好看」?当然不是。它更像大胆走出了一条转型「破局」之路——拆了「超高清花费贵」的门槛,又指了「怎么落地」的明路,这些,恰恰是新媒体时代行业最关心的问题。
所以,可以大胆向「超高清、新芒果」的湖南广电,提问三个问题——
1. 超高清会不会变成「技术空架子」?芒果用 4.3 万小时内容说:不会!
很多媒体核心顾虑之一就是「没内容播」,怕花大价钱升级技术后,屏幕上还是老一套内容,最后变成「技术炫技、内容空洞」的空架子。但芒果的做法很实在,用「新做 + 修复 + 引进」的组合拳,储备了 4.3 万小时的超高清内容。
「新做」的是原生 4K 内容,《你好,星期六》全年采用 4K 制播,从镜头拍摄到后期剪辑都按超高清标准执行;「修复」的是经典存量内容,针对上万小时的老综艺、老纪录片,芒果用自研的 AI 超分技术和修复增强技术逐帧优化;「引进」的是优质外部内容,从国内外精选超高清纪录片、动画片,丰富了非自制内容。
这三招下来,芒果不仅轻松满足了国家广电总局「每天首播 4 小时超高清节目」的要求,还做到了「品类不重样」—— 周一到周日,黄金档有 4K 剧集,晚间有 4K 新闻,周末有 4K 综艺和赛事,甚至白天的动画、纪录片都是超高清版本。
超高清的核心从来不是「技术参数」,而是「内容价值」。内容才是技术的「魂」,有了魂,技术才能真正「活」 起来。这给行业提了个醒,与其纠结 「要不要上超高清」,不如先琢磨「超高清时代观众要什么内容」,把内容底子打牢,技术升级才不会白费。
2. 超高清「花费贵、玩不起」?芒果偏要证明「谁都能上手」。
「成本太高」是另一道拦住中小媒体的坎 —— 买设备、做内容、维运营,每一步都要花钱,不少媒体觉得「超高清是大企业的专属玩具」,自己玩不起。但芒果偏要打破这种认知,用「自主可控 + 性价比高」的模式,证明「超高清谁都能上手」。
芒果的「省钱招」,藏在细节里。比如用新技术替代实体成本,推广 XR、AIGC 等数字技术,用虚拟舞美代替实体搭建;再比如优化超高清与高清同播流程,制作端和播控端用同标准的上下变换设备,不用额外增加内容审核、信号传输的成本,技术系统建好后,几乎不增加额外运维费用;并且芒果还找到了「赚钱的可能」,湖南 IPTV 探索超高清付费增值服务,逐渐形成盈利模式。
最关键的是,芒果没依赖进口技术,而是走「国产化」路线,从源头控制成本。他们联合华为鲲鹏完成超高清播出监看、云制作等软件的国产化适配,推出支持国产「双 Vivid」标准的专业剪辑软件,不用支付高额进口软件授权费。对中小媒体来说,这种「国产化、低成本、能赚钱」的模式,无疑是颗定心丸。
3. 主流媒体搞超高清,就只是拼画质?芒果告诉你:要拼文化温度。
超高清在芒果手里可不是「秀参数的工具」,更像是「传递文化的载体」:用 4K 镜头拍「湘超」,是记录湖南人的体育精神;用超高清做春晚,是把家国情怀藏在细节里。芒果就是想证明他们「既懂技术,又懂文化;既守责任,又懂创新」。
给行业的引领,也不只是「当下怎么做」,还有「未来怎么干」—— 它为行业画了一张清晰的「超高清转型路线图」,超高清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需要长期建设的「技术 + 内容 + 生态」体系。
比如,2026 年要探索 4K 高动态范围视频、沉浸声音频制播技术,还要把芒果大模型的 AIGC 能力放进内容生产;更要联动六平台,使超高清内容「一次制作,多端共享」,让超高清内容的价值最大化。当然,这份规划给行业提了个醒,三个维度要同步发力,既要做好当下的内容储备和成本控制,也要规划未来的技术迭代和生态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在数字时代站得稳、走得远。
1 号结语
说到底,「超高清,新芒果」的核心,不是「一句漂亮的呼号」,而是湖南卫视用技术和内容,讲给观众、讲给行业的「焕新与引领」的故事。
对观众而言,4K 上线意味着「打开电视有了新体验」;对行业而言,这意味着「超高清转型有了新样本」。未来,随着芒果继续把超高清做深、做透,「新芒果」还会有更多可能,而整个行业也会循着这股「敢为人先」的劲头,一起迈向超高清时代的新未来。
《主编浅度》视频号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