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来源 | 本文摘编自机械工业出版社书籍
《数字化的力量》(第 2 版)郭为 著
责编 | 柒 排版 | 拾零
第 9205 篇深度好文:3805 字 | 10 分钟阅读
1980 年,阿尔文 · 托夫勒出版了《第三次浪潮》,从人类社会文明演进的角度,将人类发展史划分为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三次浪潮。
在该书中,托夫勒还提出了一个振聋发聩的预言:人类将进入信息文明时代,现代科技的发展将深刻地改变人类的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
如今,40 多年过去了,托夫勒所预言的 " 未来 ",已经成了人类的 " 现在 "。我们每个人都切身感受着新浪潮带来的颠覆与创新。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那些像我一样心潮澎湃地读着《第三次浪潮》的年轻人一定曾大胆期待着信息文明的来临,然而,即便拥有最浪漫、最大胆的想象力,恐怕也没有人能预测到,今天我们的生活已全然构建于数字之上。
云计算、虚拟现实、数字孪生、数字原生、人工智能(AI)等不断涌现的新技术,一次次地刷新人们的认知,从底层改造并重塑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消费习惯、生产关系和商业结构。
一、点燃数字文明火炬的乔布斯
1980 年是一个值得永远铭记的年份,这不仅因为阿尔文 · 托夫勒在这一年提出了他关于未来的著名预言,更因为在这一年还发生了一件对数字文明的发展进程具有深远影响的事件:史蒂夫 · 乔布斯创立的苹果电脑公司上市了。
乔布斯为人类和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有一点一直被人们忽视,那就是他对数字文明的贡献。
很多人只知道乔布斯是苹果公司的创始人,是创新者,是企业家,但并未意识到乔布斯是数字经济的奠基者之一,是数字时代的伟大旗手,正是他点燃了数字文明的火炬。
2007 年 1 月 9 日,在苹果 Macworld 大会上,乔布斯向人们展示了一款名为 "iPhone" 的产品,它整合了 iPod、手机和互联网通信设备等产品的功能,乔布斯称之为 " 革命性的移动电话 "。
iPhone 开启了数字消费时代,推动了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与功能手机相比,智能手机的娱乐属性显著增强,而且随着阅读类、游戏类、社交类、移动办公类等 App 的不断涌现,大部分用户使用智能手机已经不再局限于通信功能,而是用于满足生活、社交、出行、娱乐、工作、教育等多方面需求。
由此,数字内容的生产和消费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今,人们不但已经养成了为数字内容付费的消费习惯,而且形成了基于移动终端的多元领域和全新场景消费,实现完整的消费闭环。
数字原生是指企业的产品服务、运营流程、管理方式、战略决策、业务模式、市场策略等各个方面都是基于数字科技创造的条件而进行设计,是由 " 以物理世界为重心 " 向 " 以数字世界为中心 " 迁移的思考问题的方式。
订阅式、点播式是数字原生的重要形态。正因为如此,我们只要使用手机,其实就已经生活在数字原生之中了。
我们使用手机时所产生和消费的数据,又会转化成生产要素,在后台经过计算后不断地优化我们的体验。这个过程,就是数字原生的过程。
二、元宇宙、虚拟时空与人类未来
1992 年,尼尔 · 斯蒂芬森 ( NealStephenson ) 在他的科幻小说《雪崩》 ( Snon Crash ) 中创造了 " 元字宙 " ( Metaverse ) 的概念。
在该书中,他是这样描述元宇宙的 :" 戴上耳机和目镜,找到连接终端就能够以虚拟分身的方式进人由计算机模拟、与真实世界平行的虚拟空间。"
小说的主角是一位外卖员,现实中与人合租了一个狭窄逼仄的小仓房,但当他接入 " 元宇宙 " 时,就会置身于虚拟的豪宅中。
科幻让想象力插上了翅膀,然而,这一切并非遥不可及,在数字时代,我们已经一步步走近元宇宙。
元宇宙是能承接人类的情感需求,并且构建自由市场的数字世界。在元宇宙中,个体在互动中形成新的社会关系,需要社交、分享、认同、共情等社会和感情的联结,遵循交易自主、产权明晰、契约自由等经济规律。
这意味着,有一天,我们或许可以进入元宇宙,以一个与现实中截然不同的身份,过着另一种人生。
未来,元宇宙将不再局限于如今这个以智能终端为入口、以视觉听觉为主要感知手段的平面状态,而是能通过人机结合、数字交互的方式,使人们进入全身心沉浸、交互的立体世界,实现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可持续联通。
过去,元宇宙的概念一直被认为是一个超前的理念,停留在想象层面。不过,始于 2020 年的新冠疫情成了元宇宙的加速器,使它一步步成为现实。这意味着,人类已经踏上了向数字世界迁徙的征程。
疫情困住了人们的脚步,却点燃了人们对元宇宙的热情。2021 年 3 月,一家名叫罗布乐思 ( Roblox ) 的科技公司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上市,这是第一个将 " 元宇宙 " 写进招股说明书的公司,因此被认为是 " 元宇宙第一股 "。
罗布乐思在其沙盒游戏平台上中构建了元宇宙的雏形,创造了以 Robux 为核心的双向经济体系,并且提出了元宇宙世界观。
进人新阶段的元宇宙已经不再是《雪崩》中所描述的 " 元宇宙其内涵有了更广泛的延伸。
它吸纳了人工智能、VR、AR ( 增强现实 ) 、MR ( 混合现实 ) 等数字技术的成果,为人类展示了构建与现实世界平行、融合的数字世界的可能性 ; 促进了信息科学、量子科学、数学以及生命科学之间的互动,改变了科学范式 ;
推动了传统的哲学、社会学甚至人文科学体系的突破 ; 囊括了所有的数字技术,包括区块链技术 ; 丰富了数字经济转型模式,融合 De-Fi ( 分布式金融 ) 、IPFS ( 分布式文件系统 ) 、NFT ( 非同质化代币 ) 等数字金融成果。
三、连接现实与元宇宙的 NFT
随着新一轮以 5G、VR、AR、物联网、区块链、数字李生等为代表的前沿技术的发展,原生于数字世界的数据、资产甚至艺术品开始崭露头角,NFT ( Non-Fungible Token,非同质化代币 ) 逐渐进人了人们的视野。
NFT 构建了实体物品与虚拟物品之间的映射,使得虚拟物品成为具有高流动性的商品,成为可视化 " 资产 "。
它还能把互联网上的数据内容通过链接进行链上映射,使 NFT 成为数据内容的资产性实体,从而实现数据内容的价值流转。
通过映射,数字资产、游戏装备、装饰、土地产权都有了交易实体。传统的虚拟物品的交易方式也因此发生了变化,有了 NFT,用户可以直接生产虚拟物品、交易虚拟物品,就如同在现实世界中的交易一般。
NFT 是连接现实与元宇宙的一座桥,随着 NFT 的深人发展,现实世界与元宇宙虚拟世界之间的连接将会变得更加紧密,人类甚至可以在区块链的世界里创造一个真正的平行世界。
四、生成式 AI:加速逼近科技奇点
生成式 AI 这种新型的内容生产方式,成了元宇宙取得突破性发展的关键力量,甚至是推动元宇宙发展的加速器。
2022 年底,ChatGPT 的横空出世及其之后的持续迭代,以一种人人可亲身感知的方式,把 AI 在自然语言领域里的重大进展在一夜之间展示在世人面前,由此掀起了一场席卷各行各业的 AI 热潮,人们对于 AI 的认知也被不断刷新。
互联网的内容生产方式经历了从 PGC(Professionally Generated Content,专业生产内容)到 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户生产内容),再到 AIGC(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代际革命。
到了元宇宙时代,人们所需要的内容体量远远超过了传统互联网,PGC、UGC 都无法满足这一需求,于是 AIGC 应运而生。
随着自然语言生成技术(NLG)和 AI 大模型的发展,海量、高质量、个性化内容的自动生成成为现实。
我们可以看到,今天的 AI 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搜索资料、分析问题,还能画画、写诗、作曲、剪辑、翻译,几乎所有的内容生产领域都能看到 AIGC 的影子。
自古以来,创作一直是人类的专利,精美绝伦的敦煌壁画、脍炙人口的唐诗宋词无不让人感受到跨越时代、穿越古今的艺术美感。想象力与创造力就像两颗熠熠生辉的明珠,照亮人类前行的道路,赋予人类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然而,如今,生成式 AI 也能具备类似的创造力,科技与艺术相互交织,让我们身处的世界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2005 年,美国著名工程师和科技作家雷 · 库兹韦尔(Ray Kurzweil)在他的科技巨著《奇点临近》中探讨了人工智能发展的未来前景和奇点(Singularity)的到来。他将奇点定义为人工智能超越人类智能的时间点,在此之后,人类社会将会发生巨大而不可逆转的改变。
随着生成式 AI 对数字内容构建能力的不断提升,尤其是 2023 年以来,AI 在多模态、跨领域应用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我们有理由相信,人类将加速逼近奇点。
数字文明如同一条奔流不息的长河,它从过去走来,向未来走去。在这股新浪潮的裹挟下,我们勇敢迈向了数字新纪元。
文明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未来,人类将在数字文明的康庄大道上奋勇疾驰。站在从工业文明走向数字文明这个历史的拐点上,我们可以感觉到时代的车轮滚滚前行,与此同时,我们也面对着巨大的挑战。
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勇敢地拥抱这个新时代。正如托夫勒所说:" 悲观无用,不如思考蓝图,闯过布满暗礁的海。当过去的旧有局面已经不再适用,而新的未来与现实尚未建立之际,这时候正是成长和转化的绝佳时机!"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笔记侠立场。
好文阅读推荐:
分享、点赞、在看,3 连 3 连!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