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网 前天
团泊洼的夏天(四):一辆列车和穿梭飞驰的人间烟火气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改革鼓点激荡,时代浪潮奔涌。昔年郭小川诗中 " 静静的 " 团泊洼,今已化作夏日里拔节生长的产业热土。诗人曾经吟咏的秋日静美,正被大健康时代的万千气象重新定义——碧波荡漾处,医学堡垒巍然矗立;铁轨蜿蜒间,银龙穿梭贯通城野;科创园圃里,智慧动能澎湃涌动。

这里不再是低洼之地,而是以尖端医疗、产学研融合筑起的健康高地。团泊湖的每一道涟漪,皆为改革谱写韵脚;每一寸土地,皆因创新焕发生机。这个夏天,循着这座新城的崛起之路,记者进行了数十天的蹲点调研,聆听并讲述改革进行时在这方土地上最激昂的脉搏……

" 前一阵,我陪着老伴儿去中医一附院西青院区做治疗,这是我们最常去的医院。以前要坐公交或者打车,现在从家里走几步进地铁站,从津静线换乘地铁 5 号线,几乎是点对点地就到了,特别方便。" 家住静海区华康街道的市民张寿艳说。

在静海团泊,优质医疗资源、高校和特色产业为小城带来的,是资源聚集之下,一片地区凝聚起 " 烟火气 " 的启示。这种 " 人间烟火气 ",从市域(郊)铁路津静线首开段(下文简称津静线)上穿梭不停的百样人群中,便可窥见一二。

天津首条市域(郊)铁路

融入了他们的 " 新日常 "

时间回到 2020 年 12 月,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天津市市域(郊)铁路专项规划(2019 — 2035 年)》,规划形成由 7 条走廊线、2 条联络线组成的 7+2 格局市域(郊)铁路网,与城市轨道交通共同构建市域线、城区线两级线网。 

津静线终点站

津静线是 "7+2" 市域(郊)铁路网中的一条走廊线,其首开段是天津开工建设的第一条新建市域(郊)铁路。轨道上飞驰的银色车厢,如同参天大树不断伸展时的丝丝叶脉,携带着一股股生命力,将养分运向远方。

如今您在早高峰乘车来到津静线团泊医学园站周围,便能看到许多等待载客的出租车司机,他们的终点大多是附近的高校或企业。" 地铁 5 号线—津静线—医院、高校、企业 " 这样的线路,已是很多人每天的日常。

津静线于 2024 年 9 月 28 日开通运营,至今已将近一年。该线路于 2021 年初开工建设,线路南起静海区团泊新城,途经西青区精武镇,终点接入地铁 5 号线京华东道站,与地铁 5 号线同台换乘,全长 13.4 公里,共设置 3 座车站,分别是团泊医学园站、团泊健康城站、精武站,并预留后期延伸到中心城区和静海城区的条件。

津静线被称为 " 天津首条市域(郊)铁路 ",这样一个 " 首个 " 落户静海团泊,给小城带来了立竿见影的变化。

夏日里一个普通的工作日早高峰,一辆地铁列车驶进天津地铁 5 号线的终点站,这里也是津静线的换乘站——京华东道地铁站。车刚停稳开门,乘客们便快步走向津静线的换乘通道。工作日的早晨 7 点半,这条线的客流虽然还比不上市区的地铁线路,却也汇集了不少前往终点站就医、学习、工作的人。 

直通市区的轨道交通,惠及沿线的众多高校。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表示,在津静线尚未开通时,天津中医药大学每天要安排数十辆大巴车,接送学生们往返于新校区和位于市区的中医一附院等单位。而如今,津静线不仅让学校节约了成本,更重要的是节约了学生们的时间,让学生们不再有 " 赶车焦虑 ",而更能沉下心来投入科研和实习。

贾欣瑶是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22 中医养生班的学生,过去一年,由于临床实习和科研的需要,她经常往返于天津中医药大学新校区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青院区之间。在津静线开通之前,这条通勤线路要坐单程约 1 小时的班车。加班赶不上班车时,就需要乘坐公交车,这需要进行 1-2 次换乘,单程通勤时间更是达到约 1.5 小时。自从津静线通车后,贾欣瑶的通勤时间缩短到了约 40 分钟。

" 医学生需要经历科室轮转、科研等过程,一天下来经常是疲惫不堪。从去年 10 月起,我每周有好几天是在团泊医学园站上车,换乘地铁 5 号线后在中医一附院站下车,出站再走几十米就到了。" 贾欣瑶说,通勤时间的缩短,让她节省了很多精力和时间。

在天津中医药大学新校区就读的吕联业,也感受到了 " 开到校门口的地铁 " 所带来的便利。吕联业是一名来自马来西亚的留学生,他很喜欢天津的城市氛围,津静线的开通,让他在学习之余,有了更多领略天津城市风光的机会。

" 天津的建筑风格很好看。这半年坐着地铁,我和同学游览了意式风情区、古文化街、西北角美食街等景点,这些都是地铁能直接到的地方,来回很方便。" 吕联业说。

轨道上的这条 " 线 "

驶出小城烟火气

天津市交通运输委铁路建设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 2025 年 9 月 10 日,津静线累计运送乘客约 499.72 万人次,日均客运量 1.44 万人次,历史最高单日客运量为 2.34 万人次。

对津静线沿线的居民来说,这条线路的开通,显而易见地缩短了往返市区的时间。现年 62 岁的市民张寿艳家住静海区华康街道梧桐北里,这里距离津静线团泊健康城站仅 3 — 4 分钟的步程。张寿艳说,她的日常顺着这一条线路发生了许多改变。 

华康街道居民张寿艳

" 吃饭、买东西、串门都更方便了,而要说对我和老伴儿最大的便利,还是外出就医。前一阵,我陪着老伴儿去中医一附院西青院区做治疗,这是我们最常去的医院。有时,一个疗程要去医院很多趟,以前要坐公交或者打车,现在从家里走几步进地铁站,从津静线换乘地铁 5 号线,几乎是‘点对点’地就到了,帮了大忙。" 张寿艳说。

对津静线沿线市民来说,这是一条 " 盼望已久 " 的交通线,也是一条迅速 " 热 " 起来的线路。张寿艳表示,在她看来,这条线的热闹程度相比市区线路也不遑多让," 退休后,我经常在工作日的非高峰时段出行,比如带着外孙去市里的天津博物馆、周邓纪念馆参观,即便是这种时段,我也能在津静线上看到很多人。"

现年 26 岁、住在华康街道梧桐南里的张宇,同样感受着津静线给生活带来的变化,张宇去年 7 月从静海区唐官屯镇搬来华康街道,她表示,设立于 2018 年的华康街道环境优美,而地铁交通线的完善,如同是给这里的宜居程度终于拼上 " 最后一块拼图 ",她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生活的半径变大了。

" 我和老公经常会去市区购物、游玩和看演唱会,以前出门一趟要一个多小时,现在坐地铁到奥城、鲁能城、梅江天街等商业综合体也就 30 多分钟,还避免了自驾停车难的问题,这增加了我们的出行意愿。"

天津市交通运输委铁路建设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津静线实现了静海、西青远郊区域与市区快速连通,津静线沿线教育医疗文体等资源丰富,城市化水平高。团泊医学园站毗邻北京协和医学院天津医院、天津医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体育学院等医疗、教育资源集中区域;团泊健康城站毗邻团泊奥特莱斯购物中心、团泊足球场等商业、体育资源集中区域;精武站毗邻霍元甲故居、精武门中华武林园等旅游、休闲资源集中区域。各站点附近均有大型居住区,配套成熟。

天津市交通运输委铁路建设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津静线开通后,中心城区与沿线医院、高等院校、企业的沟通更加便捷,中心城区的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这一线路满足了周边群众通勤、出行、购物等需求,为群众创造更便捷、舒适的出行方式。

(记者   侯沐伟)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飞驰 地铁 天津 医疗 医学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