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9 月 29 日,记者从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召开的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主题新闻发布会获悉,海河河北段水质已从 " 十二五 " 期间的劣Ⅴ类水体,如今稳定达到Ⅲ类及以上标准,并成功入选首批生态环境部美丽河湖优秀案例。会上,河北区生态环境局局长张邑介绍了 " 十四五 " 期间该区为实现这一 " 水质飞跃 " 所采取的一系列治水护水举措。
张邑介绍,河北区以 " 保水清、护生态、细管理 " 为核心,持续开展水环境治理。在 " 保水清 " 方面,河北区对 30 余公里河道、约 2900 公顷区域开展了入河排污口排查溯源,建立污染问题底账;同时投入 3.1 亿元改造雨水管网,解决老旧小区雨污混接错接问题,并建设调蓄池、实施海河排污口 " 清零 " 工程,从源头削减污染物。通过与市级部门建立日常监督、联合巡河、信息共享、定期磋商机制,累计整治了 1000 余个河道环境问题。
在 " 护生态 " 方面,河北区践行 " 节水优先 " 理念,带动全区群众珍惜每一滴海河水,成功入选国家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区。同时,通过开展 " 清四乱 " 行动,在 2024 年清理沿河垃圾 6.6 立方米、取缔 16 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并打捞地笼等阻水渔具 25 个、拆除违规钓鱼平台 14 处,为河湖生态 " 松绑减负 "。
在 " 细管理 " 方面,河北区对重点河段进行加密手工周监测,2024 年累计监测 53 次、采集样品 113 个、分析 466 个污染因子,为治污决策提供科学支撑。此外,强化部门联管巡查,构建 " 受纳水体—排污口—排污通道—排污单位 " 全链条监管体系,常态化清掏排水管网,降低汛期污染风险。并借助主题宣传与志愿活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爱水护水。
通过系统治理,海河河北段水质在 " 十四五 " 期间持续稳定在优良水平,沿河生态显著改善。目前,河北区正以美丽河湖为基,深挖 " 津派文化 " 内涵,打造海河十里画廊,在治水护水的同时,绘就一幅水城共融的可持续发展画卷。
(津云新闻记者 霍艳华 实习记者 王金宇 摄影 刘乃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