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眸 前天
抖音立新规,“播”乱反正,谁会成为新主角?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一件看似平常的 " 小事 ",一个影响深远的 " 信号 "。

新眸原创 · 作者 | 鹿尧

任何生态系统的成熟,往往始于一个标志性的 " 立规矩时刻 "。

从业内观察直播电商多年,我始终认为,一个行业从 " 快速扩张 " 走向 " 成熟稳定 ",必然需要一份能划定边界、凝聚共识的核心规则。

前段时间,抖音电商发布的《抖音电商社区运营规范》,恰好成为了这样一份标志性文件——不同于平台临时出台的 " 补丁式 " 规定,这是自抖音电商入局以来,首次以系统化、成文化的形式,将 " 倡导什么 " 与 " 反对什么 " 清晰地摆在所有参与者面前。

比如,《规范》既要求创作者 " 充分试用商品、主动溯源验厂 ",也明确禁止 " 演戏炒作、AI 滥用、诱导站外交易 ";既倡导 " 传递美好、助力公益 ",也对 " 地域歧视、贩卖焦虑 " 亮明红线。

在直播电商日均开播 125 万场、536 万商家依赖平台生存的当下,这样一份规则的出台,其实早已超越了单一平台的治理范畴,也为直播电商行业逐步摆脱野蛮生长的传统路径提供了具有参考意义的实践样本:一个强调规则之治、追求健康与可持续的 " 成熟期 " 拉开序幕。

如同一份面向未来的行业契约,其真正对象并非仅是创作者与商家,更是台下数以亿计、用注意力投票的用户,并试图回答一个核心问题:平台电商的下一程,究竟要靠什么来驱动?

是什么与为何此时?

规范的内涵与出台的必然性

抖音电商此次发布的《社区运营规范》,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 " 遵纪守法、合规经营、真实可靠、诚信履约、专业有趣、多元美好 " 六大原则,初看之下,似乎都是正确的 " 大道理 ",但其实它的内在逻辑并不是简单列举。

这套原则构建了一个层层递进的治理框架。

" 遵纪守法 " 是毋庸置疑的法律底线,是所有商业活动的基石。" 合规经营 " 和 " 真实可靠 " 则构成了中层的经营准则,明确了在平台做生意的具体规则,要求运作透明、信息可信。而 " 诚信履约 "、" 专业有趣 "、" 多元美好 " 更像是一种价值倡导,试图勾勒出一个健康、可持续的电商生态应有的精神面貌。

最终形成一个从 " 必须遵守 " 到 " 应该做到 " 再到 " 值得鼓励 " 的阶梯式体系,显示出平台治理思路更连贯一体。

那么,一个关键问题是,抖音电商为何选择在此时推出这样一份系统性的规范?

从平台规模来看,经过数年成长,抖音电商已然成为一个日活数亿的大型商业体。当每天有上百万场直播、数亿条电商内容产生时,过去依赖人工审核和个案处理的治理模式必然面临效率和公平性的极限。

简单来说,是内在规模驱动的治理升级,如同一个快速扩张的城市,当人口和商业活动达到一定密度,就必须出台系统的城市规划与管理条例,而不能只靠零散的治安巡逻。这份规范同样是平台为了应对自身庞大体量所带来的复杂性,必须进行的制度化、标准化升级。

另一方面,众所周知,直播电商的核心竞争力始终建立在 " 信任 " 之上 。然而这种信任又是脆弱且易碎的,一次虚假宣传、一场售后纠纷就足以摧毁它。所以若想维系生态的长期繁荣,就必须将这种无形的 " 信任 " 进行制度化封装,将 " 真实可靠 "、" 诚信履约 " 写入规范,将信任从一种感性认知落实为可执行和考核的具体标准。

更重要的是,规范的发布为生态中的 " 长期主义者 " 提供了明确预期。

在一个快速变化的生态中,规则的模糊性对诚信、专注长期价值的创作者和商家而言,是一种巨大的不确定性。他们可能会困惑于为何低质炒作的内容能获得短期流量,而认真选品、专业讲解反而吃力不讨好。

这份规范,相当于平台向这些优质参与者明确表态:遵守这些原则的长期主义行为,是平台认可并会予以支持的,且有助于稳定核心优质供给方的信心,引导生态资源向更健康的方向配置。

如何理解平台治理逻辑的再升级?

当然,要理解这份《规范》的分量,不能只看条文本身。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互联网平台的治理模式,更多呈现 " 事后惩罚 " 的特征——比如针对虚假宣传的账号直接下架、收回带货权限,或是在特定品类出现集中投诉后开展专项清查。

过去一年,抖音电商处置了约 1300 万起违规问题、对 47 万个违规作者无限期收回权限,类似于 " 消防队 " 式的响应。其效果固然有,但总难免野火烧不尽,也让不少合规创作者对边界缺乏清晰认知。

所以这次规范出台,同样标志着治理模式开始向 " 事前引导 " 与 " 事后惩处 " 相结合的系统性治理演进。它告诉创作者和商家,什么样的内容、什么样的经营方式会获得平台的认可与资源的倾斜。

与此同时," 我们反对 " 的条款则依然是高悬的利剑,确保底线不被突破。这种奖罚分明的体系会是一个正向循环,让守规矩者看到上升通道,从而主动地向好而生。

支撑这一治理转向的,还有一个常被外界忽略却至关重要的转变:直播电商的生态基石,并非那几个风光无限的超级头部达人。

此次发布中提及的一个数据颇具深意:2024 年,抖音电商百万粉丝以上的头部达人并非核心,只贡献了约 9% 的 GMV。这一数据直接挑战了 " 直播电商等于头部达人带货 " 的公众固有印象。

也让外界确认:平台认识到,数量庞大、分布广泛的中小达人与商家,才是生态真正健康、有韧性的基本盘。

过去一年,抖音电商新增 511 万名电商作者、536 万家商家,这些参与者中,既有退休英语教师通过英文讲解让家乡的苹果火到海外,也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通过直播推广核雕技艺,还有返乡的 00 后新农人在田间助农带货。

他们的共性在于,与可能因一场风波就引发生态地震的超级头部相比,更贴近用户需求、内容更具真实性,也更能覆盖细分领域的专业需求,他们是驱动内容生态多元化和高质量发展的毛细血管和神经末梢。

而规范的出台,为这些中小参与者扫清了发展障碍。接下来,我们或许会迎接一个 " 是金子就能发光 " 的环境,成功的逻辑从 " 搏出位 " 转向拼专业、拼诚信、拼服务。

事实上,在抖音电商发展的这些年来,平台涌现了无数新面孔,其中极具代表性的,比如在鲜花、非遗、农特产品等品类,不少中小商家已凭借源头直供、细节讲解的内容获得用户认可,平台数据显示,全国已有 5 个兴趣产业带年交易额突破百亿元、57 个产业带销售额超亿元。

可以说,这次治理升级,不仅是方法的改变,更是重心的转移——平台正将更多的资源与期望,寄托在那些分散却坚实的中小力量之上。

解码 " 增长 " 与 " 治理 " 的共生关系

在不少行业讨论中,还有一个长期困扰平台型企业的命题:加强治理是否会抑制商业活力?

传统的观点往往将二者置于天平的两端,认为严管必然导致商业活动的收缩。然而,抖音电商此次的规范实践,试图论证一个相反的逻辑:有序的治理并非增长的敌人,而是高质量、可持续增长的先决条件。

其内在的逻辑链可以这样勾勒:

治理的首要作用,是修复并巩固用户信任,进而提升消费体验→用户敢于消费、愿意复购,消费意愿和频次得以增强 → 从而做大了整个平台的交易总盘子→ 一个更大且更健康的市场,最终会惠及所有合规经营者(尤其是中小商家)→ 由此形成一个 " 信任带来增长,增长反哺诚信 " 的正向循环。

这类似于交通治理:严格的交规看似限制了部分驾驶者的 " 自由 ",但其结果是保障了所有道路使用者的安全和整个交通系统的高效运行,从而支撑了更大人流、物流的顺畅往来。

收拢全文,这份社区运营规范的发布,远不止于一次规则的增补。它是抖音电商在发展的十字路口,于规模与质量、短期利益与长期价值、头部效应与普惠生态之间,做出的一次清晰而重要的战略选择。

它明确宣告,那个依靠少数超级节点、追逐流量红利的粗放时代正在成为过去。

随着治理框架的明确,未来平台的活力将更多地依赖于无数个 " 小而美 " 的单元——那些在垂直领域深耕、与用户建立真诚连接的中小创作者与商家。他们的崛起,是电商生态真正的韧性与动力所在。

— END —

更多内容,点击下方关注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ai 台电 抖音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