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DeepSeek-V3.2-Exp 大模型一经发布,各大芯片厂商便完成 "Day 0 适配 "。 其中,寒武纪在官方微信号宣布,已同步实现对深度求索公司最新模型 DeepSeek-V3.2-Exp 的适配。
在此背景下,国产算力概念集体走强,科创芯片 ETF 国泰(589100)、芯片 ETF(512760)、信创 ETF(159537)盘中涨超 2%。
DeepSeek 新模型上线,寒武纪等厂商实现 "Day 0 适配 "
9 月 29 日,DeepSeek-V3.2-Exp 大模型一经发布,几家芯片厂商便完成 "Day0 适配 "。
寒武纪在官方微信号宣布,已同步实现对深度求索公司最新模型 DeepSeek-V3.2-Exp 的适配。依托 DeepSeekSparseAttention 机制,叠加寒武纪的极致计算效率,可大幅降低长序列场景下的训推成本。
据 " 华为计算 " 微信公众号消息,昇腾已快速基于 vLLM/SGLang 等推理框架完成适配部署,实现 DeepSeek-V3.2-Exp0day 支持,并面向开发者开源所有推理代码和算子实现。
海光信息宣布,其 DCU 实现对 DeepSeek-V3.2-Exp 的无缝适配 + 深度调优,DeepSeek-V3.2-Exp 在海光 DCU 上展现出优异的性能,同时验证海光 DCU 高通用性、高生态兼容度及自主可控的技术优势。
国投证券表示,国产算力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均迎来新的变化,一方面以华为昇腾为代表的国产算力芯片持续迭代,性能稳步提升,为国内人工智能产业带来供给支撑。另一方面,国内互联网大厂逐步适配国产芯片,资本开支有望持续增长,为国内算力产业带来需求支撑。
AI 芯片利好不断,人工智能支出还有数倍增长空间
根据 Gartner 估计,2024 年的大量人工智能支出达到了 9879 亿美元,并认为 2025 年将增长 49.7%,达到 1.48 万亿美元。但不止如此,2026 年人工智能支出有望继续增长 36.8%,达到 2 万亿美元以上。其中 AI 优化服务器支出在 2024 年为 1400 亿美元,2025 年为 2675 亿美元,2026 年将进一步增长到 3295 亿美元。
如果看的更远一些的话,从 IDC 数据分析,在代理人工智能的推动下,人工智能支出将在 2029 年达到 1.3 万亿美元,并在 2025 年至 2029 年(含)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 31.9%。(注意,由于 IDC 没有包含电信服务,所以与 Gartner 的数据出现了巨大的差异)不过,IDC 的预测数据发布时间较早,当时北美云厂商还没有开二季度的法说辉,至少从今年的情况看,430B 的 AI 支出是显著被低估的。2025~2029 年 CAGR+32% 可以作为参考,但这一增速也显著低于英伟达、台积电、AMD 等一线厂商的叙述(45%~60% 左右)。
数据来源:IDC,the Next Platform
英伟达的预测则更加乐观,在英伟达二季度法说会上表示2030 年末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支出将达 3 万亿 ~4 万亿美元。
往后看,我们旗帜鲜明的看好 AI 产业趋势,AI 目前北美云厂商的闭环已经形成,业绩端高速增长已经可以反哺资本开支扩大,算力仍然供不应求。英伟达预测到 2030 年全球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支出将达到 3 万亿 ~4 万亿美元,目前仍有数倍增长空间,需求明确。国产算力方面,半导体产业链持续攻关,突破生产障碍的同时扩产持续推进,国产算力大规模放量已在前夜。
关注科创芯片 ETF(589100)投资机会,国产芯片龙头含量高
展望半导体板块后市表现,主要从流动性和产业趋势两个重要因素。美联储降息落地为科技产业带来了流动性支持。目前 AI 在全球的产业趋势也已经形成,国产算力有望成为牛市中科技板块的核心主线,也有望成为 A 股优质资产重估的重要赛道。
科创芯片 ETF 国泰(589100)跟踪科创芯片指数(000685),单日涨跌幅可达 20%。该指数聚焦于科创板上市的半导体与电子行业企业,成分股覆盖集成电路、芯片设计等领域,展现高科技属性及成长潜力,科创芯片指数中网罗国产芯片龙头。
中证科创芯片指数前十大权重股
数据来源:中证指数公司,截至 2025 年 9 月 29 日。风险提示:上述个股仅供展示指数权重,非个股推荐,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此外,芯片 ETF(512760)布局芯片全产业链,跟踪指数精选了半导体行业内具有较高技术含量与成长潜力的企业证券作为指数样本,覆盖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全产业链环节,重点反映科技创新型半导体企业的整体市场表现,感兴趣的投资者或可关注。
每日经济新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