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股人形机器人赛道,又杀出了一匹超级黑马。
自 2024 年 9 月低点以来,浙江荣泰股价飙涨超 700%,涨幅仅次于板块 " 第一妖 " 的上纬新材。那么,这场资本狂欢还能疯多久?
01
抱团 VS 减持
在爆发之前,浙江荣泰股价曾几近腰斩,估值一度跌至 13 倍。但谁也没想到,短短一年时间内,它竟成为人形机器人赛道涨幅 " 第二妖 "。
一飞冲天的惊诧表现,源于多方合力的结果。
从 2024 年 9 月底开始,A 股迎来了一波强劲反弹,科技板块成为市场绕不开的主线。而即将迈入商业化量产的人形机器人,更是被资金爆炒追捧——板块指数大涨超 160%,且不断刷新历史新高。
大风口之下,浙江荣泰也顺势迎来了反转。
更为关键的是,以公募基金为首的机构开始疯狂抱团浙江荣泰。2025 年一季度,公募持有浙江荣泰比例达 16.9%,较上季度猛增 14.7 个百分点,成为公募加仓最狠的机器人龙头。
到了二季度末,近两百家基金持有约 5500 万股,仓位环比暴增超六成。
股价一路高歌,估值水涨船高,也引发了不少大股东高位套现。
6 月,宁德时代旗下宜宾晨道新能源公司减持近 1% 股份。作为浙江荣泰上市前的财务投资者,减持后它从第三大股东退守至第五。
9 月初,公司董事兼总经理郑敏敏累计套现超 9200 万元。此外,原第八大个人股东戴冬雅也于近期套现了近 1 亿元。
机构凶猛抱团 VS 股东接连减持,该相信谁呢?
02
打入特斯拉产业链
世界首富马斯克曾抛出惊人预测,到 2040 年,人形机器人的数量将超过人类,达 100 亿,未来甚至可能达到 300 亿至 500 亿台。
他更是多次引导市场,Optimus 的长期价值可能远超特斯拉汽车业务,甚至足以支撑特斯拉成为一家市值 25 万亿美元的巨头。
这种人形机器人的宏大叙事,无疑为市场注入了很大的想象空间。这也是支撑包括浙江荣泰在内的多家人形机器人概念股超百倍估值的信仰所在。
事实上,相较于不少跨界对手,浙江荣泰切入人形机器人的时间其实并不算早。
2025 年 4 月,浙江荣泰以 4 亿估值价格并购了上海狄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51% 股权,一举杀入人形机器人赛道。
根据协议,狄兹精密创始股东承诺 2025-2027 年累计实现净利润不低于 7000 万元,分年目标分别为 800 万、2700 万和 3500 万。若顺利达成,也将为浙江荣泰带来不小利润贡献。
但这并不是关键,市场真正看重的是狄兹精密的技术水平。因为人形机器人还未大规模量产前,产品技术实力才是核心竞争力的表现,品牌力、商业化渠道能力都是次要的。
据披露,狄兹精密已实现直径 3mm 及以下微型丝杠的 C1 级精度量产。相比之下,较早跨界的双林股份掌握的是 C2 级技术,震裕科技则实现的是 C3、C5 级。要知道,丝杠的精度等级直接决定了机器人传动系统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数字越小,代表精度越高。
丝杠不仅是人形机器人中技术门槛最高的部件之一,也是价值链中的重要环节。据东吴证券测算,丝杠约占 Optimus 总成本的 16%,毛利率超 60%,远高于电机、减速器和传感器。再加上当前国产化率仍低,自然成了资本热捧的对象。
除技术处于第一梯队外,狄兹精密还借力浙江荣泰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与特斯拉建立的合作关系,顺利打入了 Optimus 供应链。
目前可确认的是,狄兹精密的行星滚柱丝杠已进入 Optimus Gen3 的测试阶段,预计 2025 年四季度实现小批量供货。
同时,其微型滚珠丝杠也将应用于 Optimus Gen3 的灵巧手。要知道,特斯拉第三代机器人的单手微型丝杠用量将增加 5-10 个,进一步推升单机价值。
可以说,能否打入特斯拉这样的链主企业产业链,直接决定了未来能否在激烈竞争中分得一杯羹。
目前,国内人形机器人格局初显,头部企业包括宇树、华为、智元、天工等,大本营集中在浙江、广东、上海和北京。海外则以特斯拉 Optimus 和 Figure 为代表。
其中,Optimus 被市场认为是有实力与国内龙头正面竞争的强有力对手。谁能与它合作,谁就握有了当下性感的资本故事,也成为了估值放大器。
另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几个月,马斯克已逐渐将精力放回特斯拉经营,尤其是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Optimus 的量产进程也不断加快,甚至有消息传言称 2026 年的量产目标将高达 5-50 万台。
即便特斯拉汽车业务表现恶化,美股市场却并不悲观,股价逆势上涨,逼近历史前高。在这一背景下,A 股包括浙江荣泰机器人产业链在 9 月迎来了一波加速爆发。
03
追热点,踩风口
不可否认的是,当前 A 股人形机器人概念股,原本主营业务大多来源于新能源汽车。只有主业增长较好,且能持续为机器人业务 " 输血 ",市场才愿意给更高估值。
当然,浙江荣泰也不例外。
事实上,公司创始人葛泰荣夫妇这些年的创业历程,就是一部 " 追热点,踩风口 " 的历史。
2003 年之前,葛泰荣夫妇长期从事羊毛衫生意,赚得了第一桶金。之后,他们在浙江嘉兴凤桥镇的乡间成立村办集体企业 " 嘉兴市荣泰电工器材厂 ",也就是浙江荣泰的前身。
早期,公司主营小家电云母制品,规模小、技术门槛低,属于典型的乡镇作坊式工厂,在市场中艰难摸索。后来,全球小家电产业链逐渐向中国转移,本土品牌也开始崛起。浙江荣泰也趁势拿下美的、松下、三星、惠而浦等头部客户。
但不管怎么折腾,家电云母市场的天花板始终有限。
2013 年,葛泰荣夫妇作出重大转型决定,切入新能源赛道,研发新能源汽车防火绝缘件。而这一决策也成为公司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之后,浙江荣泰成功进入特斯拉、大众、宝马、沃尔沃等供应链,成为热失控防护绝缘件的重要供应商。
伴随全球新能源车爆发,公司业绩一路高歌。2020-2024 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分别达 32.8% 和 67.8%,净利润率也提升至 20% 以上。
然而从 2025 年开始,浙江荣泰的增长显出疲态。尤其是第二季度,营收增速仅 8.4%,创下有财务数据披露以来单季最低纪录,归母净利润增速也回落至 18%。
▲单季营收增速创新低,来源:Wind
正是在这个关键节点上,葛泰荣夫妇再次出手,杀入人形机器人赛道,并迅速打入特斯拉供应链。
若没有机器人业务加持,浙江荣泰作为普通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乐观估值可能处在 20-30 倍之间。但如今 150 多倍的市盈率,显然包含了市场对机器人业务的无限遐想。
在市值观察看来,浙江荣泰未来能在机器人领域拿下多少份额、贡献多少业绩,还存在巨大不确定性。即便是特斯拉丝杠订单,也要面对北特科技、贝斯特、江苏雷利、五洲新春等一批国内厂商的激烈竞争。
此外,浙江荣泰眼下受益于科技风格行情,但市场总会轮动。一旦资金转向周期、消费等低估值板块,该公司在高溢价下的资金支撑逻辑或将面临考验。
金融大鳄索罗斯曾说:" 要获得财富,做法就是认清其假象,投入其中,然后在假象被公众认识之前退出游戏。"
眼下,无论是浙江荣泰,还是其他机器人龙头概念股,估值或已远远跑在了产业现实的前面。
歇一歇,或许才是接下来该有的节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