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猎云精选;文 / 孙媛
" 我家水稻叶子发黄怎么办?"
过去,农户在种植、养殖上遇到这一问题,往往依赖老一辈经验或等待农技专家下乡指导,而现在,在田间地头,一部智能手机就能答疑解惑。
只见,农户们轻点屏幕,抛出问题,系统便会结合当地气候、土壤等条件,快速生成科学解决方案 " 对症下药 "。

那么,智能手机为何能成为农户的新农具呢?
答案便藏在:上线首周即突破百万用户的 " 丰收卡 " 里。
9 月 23 日,网商银行与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正式推出面向农户的 " 丰收卡 "。
这张卡可不一般,它不仅是金融工具,更是 " 一屏掌农事 " 的最新体现。
在手机端打开 " 丰收卡 ",不仅种养技术、病虫害防治方案、气象预警信息跃然眼前,存款理财、市场行情查询、农业政策解读等功能更在屏上渗透至农事全流程。

而 " 丰收卡 " 之所以能如此,其搭载的 "AI 农事助手 " 功不可没。
这一 " 驻扎 " 在农户智能手机中的 AI 智能体,24 小时在线,集 " 农技专家 + 气象专家 + 金融专家 " 为一身,成为了直接提升生产效率的生产要素,用 AI 重构了农业生产的服务生态。
此前,在 "2025 Inclusion · 外滩大会 " 上,网商银行曾正式宣布从数字银行迈向 AI 银行,并提出探索 " 新 310" 服务模式,目标成为千万小微企业的 "AI CFO"。
结合网商银行丰收卡业务负责人宋晓所言," 中国有数亿农民,我们无法为每人配备一名农技专家、信贷理财专家,但 AI 大模型的出现让普惠服务成为可能。"
AI 农事助手的出现,无疑是网商银行在农村金融领域对这一战略的具体实践。
首个专属农户的 AI 智能体,正式 " 上岗 "
先来看看,AI 农事助手是如何给农户打辅助的。
具体而言,网商银行的 AI 农事助手,可识别农户位置,提供乡镇级精准天气预报和特定农产品价格,并主动推送极端天气预警。

其背后有 1000 多名真实农业专家组成的 " 智囊团 " 支持,遇到复杂问题时可智能转接人工专家,实现人机协同。
更为关键的是,AI 农事助手最大特色是 " 既懂生产又懂金融 "。
当 AI 判断农户需要扩大生产时,会顺势介绍网商银行的贷款服务;需要理财时,也能一键推送适合的产品,将农事指导与金融服务融为一体。

同时,网商银行为 AI 农事助手建了一个 " 保险箱 "。
所有用户咨询记录、位置信息均受到银行级别的安全加密保护,AI 农事助手会定期进行安全 " 体检 ",也将确保系统稳固运行。
也就是说,有了它,便可以上知气象灾害预警、农业政策解读,下知病虫害防治、价格行情查询,还可以在有资金需求时被智能推荐金融产品,随时实现 " 有钱可用 "。
等同于,把农户所需的金融服务与生产的农事场景进行了一个深度融合。
不过,要做到这一步并非易事,AI 农事助手在面世前也是下足了功夫。
在国内首个 AI 农事助手的背后,我们看到了联合共建的另一头在提供有力的专业支撑,那便是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
据悉,为确保 AI 农事助手提供的信息准确、实用,AI 农事助手将和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共建。信息中心为 AI 农事助手注入了权威、高质量的数据,相当于为通用大模型提供了专业的 " 农业教科书 ",从而使其成长为更懂农业的专用模型。
也让网商银行的 AI 农事助手,与市面上常见的通用 AI 工具相比,有了信息更准更专业、回答更有人情味、服务更全面、信息更安全的四大创新。
这才有了当下,农户只需打开丰收卡向 AI 提问,就能快速获得答案,有一个专属的智能体随时在身边服务,以更简单方便的操作,来大大提高农户获取专业服务的效率和便利性的画面。
AI 农业助手的 " 上岗 ",正弥合服务鸿沟,让农民共享 AI 时代红利。
AI 助农,始于信贷,不止于信贷
而 AI 农业助手的出现,还仅是网商银行 AI 助农的最新一笔。
作为中国首批民营银行之一,网商银行自成立之初就把自身使命定位为 " 普惠小微 "。
在坚守 " 金融体系补充者 " 的定位下,网商银行在 2016 年就盯上了农村信贷这一普惠金融待解的 " 难题 ",早早成立农村金融事业部,深入田间地头。
彼时,广大农户既缺乏传统银行认可的抵押物,也缺少可供线上评估的信用数据,拥有的仅是手上的几亩地和地上种植的庄稼,在信贷审批中,往往最先被排除在外。
但网商银行秉承着科技是推进普惠金融的最优路径,于随后 4 年的攻艰中,在卫星遥感技术中找到了答案。
地球上每一种农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对太阳光中不同波段的吸收和反射率都不同,由此形成独特的 " 光谱指纹 "。
而卫星如同架设在太空的相机,能够通过搭载多光谱成像仪能捕捉到人眼看不见的光谱信息。
基于此,网商银行自研的 " 大山雀 " 卫星遥感风控系统内置 AI 深度学习模型,通过对海量已标注的卫星影像进行训练,学会识别不同作物的 " 光谱指纹 "。
如此一来,便可以核心回答 " 种的是什么、种了多大规模、长势如何 " 这三个关键风控问题。
当农户在支付宝手机 App 上圈出自己的地块后,系统便能通过光谱分析,精准识别作物种类、计算种植面积。
同时,通过分析植被指数等指标,系统还能评估作物健康状况,动态监测其整个生长周期,为风险预警和贷后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这一套流程从圈地到资产评估、授信、贷款到账,仅需几分钟就可以完成。

手持卫星遥感技术、AI 深度学习模型这两把 " 开山斧 ",在 2021 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明确提出了 " 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 " 的指引下,网商银行从农村信贷为切口,单点破局收效显著。
截至 2024 年末," 大山雀 " 已累计服务了位于 31 个省份的 181 万种植户,其中超过八成的用户种植面积在 10 亩以下。
同时,为了增加普惠金融的覆盖面,2023 年,网商银行还与农业农村部大数据发展中心合作,并引入了蚂蚁集团的隐私计算技术,共建了一个安全可信的 " 智能大脑 "。
截至 2024 年,合作项目已累计为 767 万农户授信 1990 亿元,其中八成为首次在商业银行获得经营性贷款的 " 首贷户 "。
伴随着网商银行农户信贷越做越广,服务深入的同时,农户更多的需求也随即浮出水面。
网商银行的一线调研亦显示,农村居民的储蓄规模巨大,2024 年已达 12.4 万亿元,且移动支付渗透率超过 85%。然而,在理财等综合金融服务方面,农村地区仍面临供给不足的问题,处于普惠金融的 " 薄弱地带 "。
而除了综合金融服务供需不平衡外,网商银行还看到,一个完整的农业生产经营周期,包含 " 融、投、产、供、销、储 " 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对应农户不同的需求。
这些洞察,都为网商银行服务农村金融的下一步埋下了伏笔。
给数亿农民配 "AI CFO",普惠金融迈入更 " 懂 " 时代
这张专为农户群体定制的 " 丰收卡 ",便是其最新实践。
它不仅集账户管理、支付结算、专属存款、特色理财和农事服务于一体,为农户提供综合性资金管理解决方案。
其核心功能之一的 "AI 农事助手 ",更是以 AI 智能体,将金融服务延伸到了农业生产场景本身,为数亿农户降本提效。
从网商银行三农金融服务的发展历程来看," 大山雀 " 为其打下了农村金融进化的根基。
通过一手 AI、一手遥感的技术创新," 大山雀 " 将农村最核心的生产资料——土地和作物,成功转化为可信的数字资产,从而让普惠信贷在农村地区的大规模覆盖成为可能。
而 " 丰收卡 " 则是在解决了基础信贷需求之后,以 AI 之力,成为了为农户提供财富管理、生产辅助等更高维度价值的综合性平台。
顺着 " 大山雀 " 向 " 丰收卡 " 的演进,不难发现,这恰好也是网商银行从一家 " 数字银行 " 向 "AI 银行 " 战略升级的缩影。
过去十年," 互联网 +" 战略推动移动互联网与社会经济深度融合,银行业借助云计算、互联网等技术大幅提升服务便捷性和普惠性。
其中网商银行,作为数字普惠金融的实践者,十年前便推出了 "310" 小微贷款服务模式,让信贷服务像自来水一样 " 快 " 普及。
最近几年,围绕着业务范畴,一场蜕变在网商银行悄然发生。
客户范围越来越广,从服务电商客户客户到农户、产业链小微;提供服务越拓越宽,从信贷延伸到小微经营者的资金管理服务,包括支付结算、理财,票据等。
截至去年底,其累计服务的综合金融客户数超过 6800 万,其中近一半来自县域及农村地区。
这些业务端的变化就很好解释了,时至今日,在 AI 浪潮袭来下,网商银行为何会立下了 " 要做千万小微企业的 CFO" 这一新目标。
正如网商银行信息科技部总经理马晓航所言,专业金融服务的终点不应该只是提供金融产品,而是帮老板把生意做大,这是 CFO 的职能所在。
在企业老板面临关键决策时,他们希望,其身边有一个既懂自己、又懂行业,还有专业性的生意参谋,让他敢迈出那一步。
而这正是网商银行落脚于具体的信贷、营销、理财等客户真实的痛点和需求之上,希望通过新 "310" 更注重 " 懂 " 客户,做好的新角色。
也由此,我们看到在网商银行 9 月正式官宣通往 AI 银行的探索之路上,它勾勒出的新图景。
价值导向,以是否创造真实增量价值为唯一标准;服务于人,AI 是用来辅助而非取代人;产业深耕,将 AI 用于普惠金融最关键、最艰难之处;生态共赢,与客户、员工及伙伴协同发展。
再回看 AI 农业助手,让每一位农户都能在手机里有一位贴身服务的农村金融服务专家,24 小时在线响应需求和提问。
这何尝不是给亿万农户配上专属的 "AI CFO",在农村金融场景落地 "360 度全方位了解客户、提供一对一的专家级服务,以及实现 0 延时的实时交互 " 的 " 新 310" 服务模式。
在今年外滩大会上,网商银行董事长金晓龙曾公开表态,他强调 AI 银行的创新不是 " 要不要做 ",而是 " 必须加快做 "。
显然," 丰收卡 " 携 AI 农业助手,已经掀开了网商银行的新篇章。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