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标★ IPO 日报 精彩文章第一时间推送
" 如果老爷子早四个月把体检报告递给儿子,或许肿瘤只有三公分大时就开刀切掉根治了。" 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肝外四科主任医师伍路说这话时,无影灯刚熄,手术室只剩监护仪的滴答声。
那滴答声像倒放的时钟,把上海宝山一位六十多岁患者的四个月空白一点点推回眼前。有一年九月,患者接受上海政府为 65 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每年免费提供一次的体检,这项活动属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从 2009 年就在全国统一实施;十月,医生提醒患者肝有点问题,注意查看报告并往大医院检查,彼时肿瘤大小约三公分;次年二月份,患者和儿子一起吃年夜饭,正月十五元宵节后,前往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就诊,肿瘤接近满肝。
政府免费筛查的红章盖得清晰,体检报告记录的三公分肿瘤像个不定时炸弹,却被塞进抽屉整整四个月,等到儿子在年夜饭后翻开,父亲的世界已经濒临塌方。
伍路把那份 " 拖了四个月才就诊 " 的病例刻在心里,提醒来看诊的病人,也尽力科普给遇到的每一个人:" 肿瘤不等人,早诊早治才是抢回时间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
" 早癌手术没故事 "
三十九岁的伍路身形修长,肩背笔直得像刚拆封的手术刀,眼里的光如同无影灯一般亮而稳,语速清晰明快,给众人科普肝胆胰和胃肠肿瘤早诊早治的知识。
这是伍路参加华中科技大学上海校友会同济医学分会 " 同济之医系列健康科普讲座 " 的场景,也是在写科普文章之外,他最近开始尝试的科普形式。
伍路在讲座上分享《肝胆胰和胃肠肿瘤早诊早治的战线前移——全家活到 120 岁的第一道关卡》
伍路在海军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肝外四科干了十六年,曾被 "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 " 吴孟超院士亲自资助和派遣到美国进修,主攻中青年人群的肝胆胰结节早筛早诊后根治,肝胆胰肿瘤及胃肠肿瘤的微创手术或转化降期后手术切除,一年仅胆囊方面的手术就有 2000 多台,最高纪录一周连开八个早期肝癌手术。
外人看来是高强度,他却说 " 早癌手术没故事 " ——发现得早,开台手术(切割闭合器)一枪头五分钟结束,(人生)血雨腥风的故事情节全被剪掉,病人五年生存率百分之七、八十以上,十年生存率百分之五十以上。" 像慢性病一样,只要按时复查,每次复查发现时都是早期,就能活到自然寿命 "。对于作为家庭顶梁柱的中青年人群来说," 没故事 " 正是 " 患癌 " 这个坏消息中的好消息。
伍路把这种 " 没故事 " 当成最高褒奖。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也就是千禧年之后,整个医疗设备和技术快速发展,磁共振成像(MRI)很快普及,几乎以年均 15% 的速度增长,上海二甲医院都能做,甚至好的地段医院也能装备," 国家经济发达了,设备普及了,才有了普及癌症早筛理念的希望 ",伍路说技术和设备已经够用了, " 缺的是理念——把早筛做成家庭 KPI,癌症就成了慢性病 "。
事实上,早筛的门槛比我们想象的低:一台上腹 MRI 平扫、一次胃肠镜,整个消化系统被装进两张片子。伍路亲手建立主导的肝胆肿瘤早诊观察性研究开始于 2009 年,5 年选取 68 例数据,针对被称为 " 最难早期发现的肝癌 " —— 肝内胆管癌(ICC)早期的影像学诊断进行分析,刊发在影像学顶刊《Radiology》上,该论文近年还被日本、法国等多个国家的临床实践指南引用," 而当时被认为最难早期发现的 ICC,现在用磁共振就能揪出来 "。
十年之约
对于中晚期肿瘤," 转化治疗 "(即把不可切除肿瘤缩小后手术)是个热词,也是没有规律体检、较晚发现肿瘤的部分群体的新希望。伍路提到,2018 年以前,中晚期肝癌能被转化到可开刀的比例只有 5% 左右,国产靶向药和免疫药上市八年,现在这个比例拉到 25%," 翻五倍的速度靠的不是更亮的无影灯,而是国家把药价打下来 "。
2016 年 5 月,患者老江来到伍路所在的医院就诊,肝脏增强磁共振诊断考虑是右肝巨大肝癌(15 公分)伴左肝血管瘤,遂收住院,拟手术切除。但因要切的面积达到 80%,医生们对老江做了两次介入栓塞和一次门静脉栓塞,使左肝变大够用后才对右肝病灶进行根治性切除。距今已近十年,期间,老江曾出现肺转移瘤,因疫情期间治疗不便,开始服用索拉菲尼,因手足反应太重而停药。
2018 年 11 月,国家医保局挂牌后首次组织 "4+7" 城市药品集中采购,被视为国家集采的起点。2021 年 8 月底,肝癌一线靶向药仑伐替尼进了医保。伍路第一时间告诉老江,让他去当地医院开了仑伐替尼。自集采以后,仑伐替尼从每粒 108 元跌到最低 3.2 元,降幅 97%。老江现在仍处于无瘤生存状态。
近些年,用极少血量检测肿瘤微量信号,在影像学尚看不见病灶时发现癌症的 " 滴血早筛 " 也备受关注,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 但这些技术被证实的敏感性都不如磁共振和胃肠镜 ",在务实的伍路看来,现阶段能用什么就用什么,对于实体瘤的改变,(早筛或手术器材的)技术的进步次要,发现得早最要紧。 " 根治切术后 3 个月查一次,哪怕复发三五次,患者依然能活到自然寿命——实体瘤得长到一定体量才变恶魔。"
" 一定要重视每一个早诊、复诊出的异常结果,让肿瘤没机会长大,患者就能够重启人生。" 这些年,他保持一条土办法:给每位病人留私人手机号和微信号,微信留言必回,及时对病人发过来的指标变化或身体情况进行跟诊," 工作第一年,沈院长告诉我,要跟病人交朋友,我把这条服务理念贯彻了下来,我只是花几分钟看一下(异地患者)发来的报告,可能就能改变很多 "。
伍路医生和病人及家属在交流
伍路给自己定了一个 " 十年千台 " 计划:每年开一百台早期肝癌,十年后,五十岁那年,请其中一两百人吃顿饭," 菜单封面就印一行字——谢谢你当年翻开体检报告,让我们都有机会活到故事以外 "。他希望自己开刀的病人中,80% 能活到十年以上,希望其中一半能够活到自然寿命,带着老花镜找自己当年那份 MRI 报告,像找一张迟到却终究赶上的车票,然后继续把日子过成细水长流。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