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摩财经 前天
南京银行获第一大股东法巴增持,政信业务拉动业绩,零售战略悄然失位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出品|达摩财经

9 月 28 日,南京银行(601009.SH)发布公告表示,法国巴黎银行(QFII)于 9 月 22 日至 9 月 26 日期间,以自有资金通过上交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该行股份 1.08 亿股,占该行总股本的 0.87%。

南京银行今年 7 月曾因提前赎回 " 南银转债 " 导致总股本增加,从而使得该行主要股东的持股比例普遍下降,其中法国巴黎银行及法国巴黎银行(QFII)合计持股从 16.38% 稀释至 16.14%。

本次增持完成后,法国巴黎银行及法国巴黎银行(QFII)合计持股比例增加至 17.02%,进一步巩固了其作为南京银行第一大股东的地位。

南京银行于 2005 年引进法国巴黎银行作为战略投资者,至今已有二十个年头。本次增持恰逢法国巴黎银行首席执行官柏诺飞到访南京,参加双方战略合作二十周年系列活动。9 月 22 日,南京银行与法国巴黎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双方将从 " 联资、联信、联业、联客、联技、联智 " 六大维度,全面深化战略合作。

除了法国巴黎银行,南京高科、紫金信托等股东也在陆续进行增持。目前,南京高科持股比例达到 9.99%,紫金集团与紫金信托二者合计持股比例增加至 13.02%。

今年上半年,南京银行实现营收 284.8 亿元,同比增长 8.64%,归母净利润 126.19 亿元,同比增长 8.84%。在万亿以上资产规模的银行中,南京银行是唯一一家营收、净利润增速双双上 8 的银行。

南京银行的业绩主要依赖其强大的债券投资和对公业务能力,而近十年反复被提及的大零售战略却一直伴随争议。

今年上半年,南京银行零售业务实现营收 76.44 亿元,占总营收的 26.8%,但利润只有 8.29 亿元,对整体净利润贡献不足 7%,结构明显失衡。更需注意的是,去年,南京银行零售业务收入 125.59 亿元,但却出现了近 12 亿元的亏损。

零售业务去年亏损 12 亿

南京银行零售业务的失衡,正是来自于近年来规模急剧膨胀的个人消费贷。

2014 年,恰逢有关同业业务的 127 号文件发布,加之营改增政策对免税红利的吞噬,南京银行不得不在债券业务外开拓新的增长点。2017 年,南京银行大零售战略全面落地,之后进一步启动大零售战略 2.0 改革。

在南京银行大零售战略中,消费贷成了该行取得突破的重要抓手。Wind 数据显示,截至 6 月末,南京银行的个人消费贷余额 2073 亿元,较 2014 年末增长超过 25 倍。同期,个人贷款总额从 322 亿元增长至 3320 亿元,增幅也超过 10 倍。

南京银行消费贷款业务主要分为三大板块,传统消费贷款包括 " 你好 e 贷 "、个人装修贷等。消费金融主要是南京银行控股的南银法巴消费金融公司。网络金融业务主要是与乐信、度小满、京东数科和花呗等金融科技平台建立合作关系,发展网络助贷业务。

通过助贷与消金业务,南京银行消费贷客户市场被迅速打开。尤其是高额的平均贷款利率和息差更是为南京银行的消费贷提供了有力的扩表支撑。

南银法巴消费金融公司数据显示,今年 7 月 26 日至 8 月 26 日计息期间,其加权平均贷款利率超过 14%,最高贷款利率更是逼近 20%。而南京银行的助贷业务,除了与蚂蚁、京东等头部机构合作利率高达 24% 的资产外,对接的部分腰部平台利率甚至更高。

助贷、消金客群下沉的同时,也意味着风险的提升,特别在零售业务普遍下行的大环境下,更是加剧了消费贷风险的释放。2024 年,南京银行零售业务支出为 137.43 亿元,同比增长 43%,直接导致南京银行零售业务去年出现近 12 亿元的亏损。

2024 年,南京银行零售贷款不良核销额高达 132.9 亿元,同比大增 69%,占全年核销总额的 87%。

经历了大规模的零售贷款不良核销后,南京银行个人贷款资产风险压力并未解除。今年 6 月末,该行个人贷款不良率为 1.43%,较上年末增长 0.14 个百分点。

去年,南京银行出台了新五年战略规划,重点围绕科创银行、投资银行、财富银行、交易银行、数字银行 " 五大银行 " 建设开展未来布局。" 大零售战略 " 已经在该行新的 " 五年规划 " 中消失,科创银行被放在了首位。

非息收入占比领衔上市城商行

虽然南京银行零售业务正面临转型十年来最重压力,但该行上半年的整体表现仍高光。今年上半年,南京银行以 2.9 万亿元的规模在第二梯队中居首,距 "3 万亿俱乐部 " 仅一步之遥。

报告期内,南京银行实现利息净收入 156.46 亿元,同比上升 22.13%。这样的增速创出了南京银行近五年来的新高。而南京银行的信贷业务向来稍弱于其他银行,利息净收入的高增长实际上在南京银行的过往中并不多见。

从贷款端看,南京银行上半年 " 对公为主、零售补位 " 的结构进一步进行了优化。

对公贷款方面,该行围绕国家信贷政策导向和自身转型发展要求,精准聚焦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持续优化金融供给结构,推动对公信贷实现量增、质优、效升的高质量发展。

具体来看,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制造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位居前三,占比分别为 26.17%、10.70% 和 10.93%。除了制造业,剩下的两项皆是政信类业务,合计占比 37.1%。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主要服务于长三角地区密集的中小企业商务需求、区域基建项目运营及产业园区服务等。在对公贷款结构上,南京银行与杭州银行、成都银行等类似,都是政信类业务对规模增长有着拉动作用。

从净息差来看,截至 6 月末,南京银行的净息差为 1.86%,比去年末的 1.94% 亦有所下降。净息差压力仍在,南京银行又是缘何逆势大增的呢?

南京银行副行长江志纯在业绩说明会上解释称,上半年,南京银行付息率同比下降 33BP,监管口径净息差较去年全年和去年上半年分别上升 5 个 BP 和 4 个 BP;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同比增长 15.8%;全行成本收入比较去年全年下降 3.01 个百分点。

但是,相比于利息净收入来看,被誉为 " 债券之王 " 的南京银行非利息净收入表现却有些不尽如人意。该行上半年非利息净收入为 128.34 亿元,同比下降 4.26%。

南京银行的非利息净收入占比达到 45%,是所有上市城商行中最高的。由于今年债券市场的大幅调整,南京银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大幅下降,从去年同期的 43 亿元降至 17 亿元,同比下降超 60%。

南京银行非息收入的较高占比容易造成收入的不稳定,就比如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通常被视为 " 账面财富 ",在中报又大幅回落,虽然投资收益同比增长了 23.05%,但整体非息收入同比却下滑了 4.26%。

南京银行这种独特的业务结构甚至也引起有关政府部门的关注。去年 7 月,南京市委巡察组反馈巡察情况指出,南京银行 " 聚焦银行主责主业推动高质量发展存在差距,发挥服务地方经济生力军的作用存在不足 "。

• END •

爆料投稿|邮箱:damofinance@163.com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南京银行 法国巴黎银行 qfii 零售业务 消费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