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九月全国科普月期间,天津商业大学、天津市科普思政研究会、天津市物理学会、北方民族大学等单位联合举办面向初中生和小学生的 " 科技赋能 山海同心——东西部学子共享科普课 " 系列活动。
活动中,津宁两地青少年通过沉浸式科普体验,了解低空经济和人工智能技术,感受科技魅力,从科学家奋斗故事中汲取力量,强化了勇担时代使命的责任感。活动的开展不仅为天津本地青少年提供了前沿科技体验机会,更通过云端连线让宁夏银川的学子同步参与,实现津宁两地科普教育的深度融合与互联互通,切实推动了优质科普资源跨区域共享,是践行科普惠民、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
活动在天津商业大学特种机器人实验室师生带来的可变形态陆空搜救机器人与四足机器人精彩展示中拉开帷幕。陆空搜救机器人具备自由变形与多状态运动能力,环境适应性强,在灾后救援、管道检测等领域展现出显著优势;四足机器人则行动灵活、反应敏捷,能够完成转体、翻滚、奔跑甚至舞蹈等一系列高难度动作,赢得了现场同学们的阵阵掌声与喝彩。
随后,中小学生走进天津商业大学青少年创客科普基地,开展沉浸式物理探索之旅和人形机器人互动展示。通过自主参观科普实验室,他们看到物理课本上抽象的原理 " 活 " 了起来:高速旋转下姿态稳定的陀螺仪、释放出美丽电弧的等离子体球、双手接触就能发电的手蓄电池……使得停留在公式与插图间的知识在真实的仪器演示和互动体验中变得直观而生动。同学们一边观察、一边讨论,不时发出阵阵惊叹。
人形机器人能够执行灵活的动作、实现精准的语音交互,以及基于人工智能算法完成复杂任务。人形机器人互动展示,帮助中小学生直观理解物理学在智能器件中的底层逻辑。
足球无人机能够以精准的控制完成灵动的空中芭蕾,精准悬停甚至模拟 " 空中足球 " 的竞技动作,让学生在惊叹中感受到低空智能设备的魅力。现场教师也借此向大家介绍了正在快速兴起的 " 人工智能 " 与 " 低空经济 ",包括无人机物流、城市空中交通等真实应用场景,这些应用场景的背后,是人工智能在提供智能感知、自主决策与集群协同等核心能力。同学们理解到科学技术不仅是课本上的知识,更是推动未来产业发展、改变人类生活的重要力量。这些互动体验在同学们心中悄然播下探索与创新的种子,也让他们对科技与经济社会融合有了更具体的想象。
活动最后一站,中小学生走进天津商业大学 4 号教学楼的自动录播教室,集体观看《攀登》系列专题片,沉浸式感悟科学家胸怀祖国、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精神力量。
紧接着,通过云端连线,北方民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张春涛老师带领同学们深入解析机器人的 " 身体架构 ",揭开智能机械的结构奥秘与设计理念。
最后,在天津商业大学理学院大学生杨璐与现场志愿者的引导下,大家亲手参与 " 火箭 " 科学实验,从组装到发射全程动手实践。活动在全体同学整齐洪亮的倒计时声 "3、2、1,点火!" 中迎来高潮,只见空气动力火箭呼啸升空,划出一道道充满科学与梦想的轨迹,为本次科普活动画上圆满句号。
本次活动还推出 " 科普教育基地联合行动 ",设计 " 数智 + 低空经济科普行 "CityWalk 路线,整合天津商业大学青少年创客科普基地、河北工业大学物理科普基地、天津市航天无人系统体验科普基地、滨海科技馆等优质科普资源,打造沉浸式、互动性强的科普实践平台,推动科普教育走出校园、走进社会,拓展了科普教育的广度与深度,推动科普资源开放共享。
全国科普月活动的开展,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服务国家创新发展战略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推动新时代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探索。此次活动进一步拓展科普覆盖面,增强东西部教育协作,体现天津商业大学在服务国家科普战略、培养科技创新后备人才方面的责任与担当。学校将继续发挥高校科普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深化 " 科普 + 思政 " 育人模式,通过搭建东西部青少年科学交流的桥梁,为构建新时代科普教育体系、提升全民科学素质贡献力量。(记者 姜凝)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