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网 前天
首揭“面纱” 数千藏品即将震撼亮相 记者探馆天津大学冯骥才博物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从唐代的造像到明代的木雕,从巴尔扎克的信件到卓别林的文件,从瑞安木活字印刷术的老工具到天津民俗 " 娃娃大哥 " ……在天津大学即将迎来建校 130 周年之际,正在建设中的天津大学冯骥才博物馆昨日开放媒体探馆,呈现了 11 个展厅(馆)数千件藏品的 " 冰山一角 ",令人震撼。

由南北两区构成的天津大学冯骥才博物馆,将建成 11 个展厅(馆),常设 8 个不同主题、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展览。南区的 " 美的历程 " 展区,展示了历代的陶器、雕像等文物,精美程度拉满;瑞安木活字印刷术非遗博物馆全面展示了这一珍贵非遗代表性项目的历史演变;花样生活 · 民俗文物展厅则呈现着冯骥才多年来搜集的民俗文物……展厅陈列文物密集而有序,场景打造主题鲜明。值得一提的是,全部展陈都使用了低反玻璃," 和没有玻璃一样 " 的视觉效果,方便每一位参观者拍照收藏。

步入博物馆北区大门," 冯骥才朋友圈 " 捐赠的艺术品展示着不同的文化内蕴——艺术大师韩美林的《天马》、雕塑家陈云岗的《老子》,以及 " 横卧水面 " 的吴为山的《李白》,一起打开了博物馆的文化时空。绘画、文学、文化遗产保护、教育构成的冯骥才 " 四驾马车 " 展厅,汇集了他一生的研究成果。而海外名人手迹展厅,则珍藏了冯骥才从全球搜集的 40 位名人的珍贵手迹,列夫 · 托尔斯泰和大仲马、罗丹和莫奈、李斯特和圣桑……人物之多、量级之重都令媒体记者啧啧赞叹。

这座即将落成的博物馆,从理念萌芽到藏品筹备,从细节打磨到团队协作,都体现着冯骥才的文化理念:通过自己的学术与收藏,把非遗博物馆的理念实践出来,成为更多学生学习的基地,打造出城市乃至全国的文化高地。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博物馆 天津大学 老子 李白 朋友圈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