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5 月
全国首列氢能文旅列车 " 氢春号 "
亮相长春红旗街
迅速成为城市新晋打卡点
9 月 30 日
" 氢春号 " 亮相长春新民大街中泰海洋馆东门
再次迎来关注
技术破局:" 氢春号 " 的硬核实力
由中车长客股份公司研制的 " 氢春号 " 列车,并非是简单的交通工具升级、我国氢能轨道交通技术应用的里程碑,而是现代化城市交通与文旅融合量身定制绿色经济系统解决方案。
从核心技术来看," 氢春号 " 实现了多项突破。它彻底摆脱传统有轨电车对接触网和变电所的依赖,内置氢能动力系统,运行时唯一产物是水,真正实现零碳排放,每公里平均能耗仅 1.5 千瓦时,完美契合国家 " 双碳 " 战略。在安全性上,列车储氢系统采用金属基体加碳纤维材料缠绕结构,能承受高强度冲击,供氢系统更是设置三级安全防护,让绿色出行兼具可靠保障。
针对东北地区低温气候," 氢春号 " 解决了电池技术在低温环境下性能衰减的行业难题,适应性极强。同时,列车支持灵活配置:单节 15.85 米的车身可实现 1 至 6 辆灵活编组,还能切换通勤、文旅两种模式,内置茶室、咖啡厅、演艺等区域,既方便市民通勤商圈,也为游客提供沉浸式体验。
吉林底气:为何能造 " 氢列车 "
" 氢春号 " 落地吉林并非偶然,而是当地轨道交通产业积淀、氢能资源优势,以及商圈联动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轨道交通装备领域,中车长客作为行业龙头,早已布局氢能赛道,先后研制出氢能市域列车、氢能有轨电车、氢能单轨列车等系列产品,构建起完善的技术验证与生产体系。目前,企业还在推进碱性电解槽测试、氢动力系统测试和轨道交通加氢站建设,申报省级氢能实验室和国家氢能系统试点,全面提升技术影响力。
氢能资源方面,吉林拥有丰富的风能资源,为绿氢制备提供天然条件,如今已形成 " 制氢—储氢—用氢 " 完整产业链,能为列车运行提供稳定能源保障。更具特色的是,吉林充分利用闲置铁轨资源改造 54 路线路,既缩短建设周期、降低维护成本,更通过线路串联新民大街、桂林路、红旗街商圈,实现 " 节能 + 文旅 + 商圈联动 " 三重效益。
老线路焕新:串联商圈与城市气质
54 路有轨电车不但是长春百姓的交通工具,更承载着文化记忆。氢能源的注入,让百姓和游客能熟悉新能源、亲近新能源,更能便捷穿梭核心商圈。
54 路有轨电车已运营 80 余年,是长春人的 " 独家记忆 ",也是入选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认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电车线路不仅见证城市变迁,更精准串联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桂林路潮流商圈、红旗街商业综合体及《人世间》打卡地,成为 " 商圈联动黄金线 "。
" 氢春号 " 以吉林省首条 " 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 新民大街建筑群为设计灵感,外观融合历史文化与时代风貌,复古外观与现代氢能内核形成鲜明对比。
试运行期间," 氢春号 " 免费向市民开放,客流量远超预期,不仅让老线路成为 " 流动的城市文化长廊 ",更通过商圈联动激活消费场景,成为长春 " 交通运输 + 文化旅游 + 商业消费 " 融合的新 IP。
从 80 余年的 " 摩电 "
到全国首列氢能文旅列车
54 路的变迁
是吉林尊重历史、拥抱创新
激活商圈的缩影
如今," 氢春号 " 正载着春城的浪漫与希望
为中国氢能轨道交通描绘 " 长春样本 "
也为城市商圈联动与文旅发展
再添一道流动的风景线
来源:吉林发布
编辑:古月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