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ek研究僧 前天
iPhone 17 Pro Max 的影像升级全解:从长焦、前置聊到 ProRes RAW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今年的 iPhone 17 Pro 真的是一个影像大年,影像模组和软件功能都得到同步升级,比如广角、超广角和长焦终于都升级到了 4800 万像素的融合式版本,前置影像也升级到了 1800 万像素的 Center Stage 方形传感器。

iPhone 自 11 Pro 系列以来,这套三角形的摄像头布局沿用至今,它的好处是三摄在切换画面时的光学距离完全一致,这也是苹果为人津津乐道的工业设计典范之一。那么这次 iPhone 17 Pro 系列又为我们带来了哪些惊喜呢?

这次 iPhone 17 Pro 系列的长焦从 5 倍改为了 4 倍,等效焦距就是从 120mm 降低至 96mm,我对比了下 13PM/15PM 和 17 Pro Max 的长焦画面,5× 镜头更聚焦,4× 适用范围更多,而 3× 就显得有点不够看了。

而且还有一个细节需要注意,那就是「对焦距离」,iPhone 的 5 倍长焦镜头最近对焦距离大约在 1 米左右。当拍摄距离小于这个数值时,手机会自动切换到主摄放大 5 倍裁切拍摄,此时拍出的照片画质可能会比较模糊。17 Pro 系列的对焦距离则可以放宽到 50cm,如果你拍摄长焦微距镜头,甚至可以压缩到 20-30cm,长焦的可用范围大大增加。

此次长焦镜头还补齐了 4800 万像素,我觉得有两大意义。首先是长焦实现了 8 倍光变,过去 1200 万像素如果从 5 倍裁切到 10 倍,只能剩下 300 万像素,只能通过插值算法填充像素到 1200 万像素,但实际细节已严重损失。如今从 4 倍到 8 倍,裁切后依旧能剩下 1200 万像素,就不需要通过算法来填充了。

我对比了下 13PM(6×)、15PM(10×)的数码变焦和 17PM(8×)光学变焦画面,把三款手机前面拍摄的画面缩放到统一尺寸,13PM 看不清红绿信号灯,15PM 基本看不清招牌,而 17PM 则基本清晰辨认出这是一家塔斯汀汉堡店,保留明显更多的画面细节。

另一个意义在于,三摄 4800 万像素让 iPhone 真正拥有了三摄拍摄 8K 视频的能力,按照 8K 分辨率计算,7680 × 4320 = 3317.76 万像素,我猜测大概率 18 代才会升级这项功能,但也不排除 iPhone 良心发现,通过 iOS 27 直接升级了。

除了后置镜头升级外,iPhone 的前置镜头也是自 11 代以来,首次像素提升到 1800 万像素。更有意思的是它这次选用了一颗方形 cmos 传感器。

之前我也仅在大疆 Osmo 360 上见到过这种需求,但它主要为了增加圆形视角下的成像面积。而 iPhone 17 Pro 系列上的需求却完全不同。iPhone 肯定不是为了拍全景照片,而是意在解决竖拍横图时浪费 50% 像素的问题。

这颗 2400 万像素的方形 cmos,在竖拍状态下,不论是横图还是竖图都能裁切出一致的 1800 万像素照片。这对于习惯了横置横拍,竖置竖拍的用户来说,确实需要适应一下。而且女性用户在自拍横图时,也可以使用更加省力的竖置握持状态。

同时这项升级对于创作者来也省事多了,比如你使用手机稳定器的时候,横拍和竖拍对应的手机姿态是不一样的,你需要通过稳定器的横滚轴切换横竖,而现在只需要点一下屏幕就可以了,接驳的麦克风、闪光灯一类的产品也无需调整摆位了。

而且方形 cmos 还能支持 Center Stage 功能,既可以通过 AI 自动识别并追踪人物位置,确保用户在视频通话或自拍时始终位于画面中心。当多人加入时,视野也会自动扩展以容纳所有人。

当然我还比较期待能有第三方的 APP 可以完整的调用这颗方形传感器的全部成像面积,用户可以先拍摄,后裁切。就像 DJI Studio 里面修改 Osmo 360 的取景,这样的好处是以后拍素材,既能做横版 16:9,又可以改成竖版小视频,感觉这个技术难度不大,就等苹果放开权限了。

早在 13 Pro Max 时代, iPhone 就首次只支持到了 ProRes 规格,至今没有安卓手机能够超越。但代价就是极高的空间占用,手机端只能拍 4K/30fps,堪比黄金的闪存空间根本不够用。如果想要使用外置存储,这在没有更换 USB-C 口的 14 Pro 系列时代,也是非常不方便的。

到了 15 Pro Max 阶段,ProRes 编码格式更是支持到了 4K/60fps,此时就必须要借助 PSSD 了,而且读写速度>220MB/s,同时功耗≤4.5W。这个时候搭配一款性能强劲,可靠耐用的移动固态硬盘就是进行专业创作的必备配件了。

比如我手上这块闪迪创作者手机固态硬盘,就是专为 iPhone 17 Pro 系列而设计的。

「型号」:闪迪创作者手机固态硬盘

「容量」:1TB / 2TB

「速率」:顺序读取 1000MB/s、顺序写入 950MB/s

「端口」:USB-C(USB3.2 Gen2 / 10Gbps)

「工作温度」:0℃ to 45℃

「存储温度」:-25℃-85℃

「防水防尘」:IP65

「抗震抗摔」:3 米抗跌落

「保修服务」:五年有限质保,只换不修

「尺寸」:82.5mm × 68.4mm × 11mm

「重量」:约 54g

「配件」:USB-C to C 数据线×1、说明书

「售价」:1TB(799 元) / 2TB(1099 元)

硬盘整体非常小巧,而且外观采用了鲜亮的蓝紫色外观,正面印有 Sandisk 的字样,非常符合活力满满的创作者定位,即使在工作者不小心遗失,也非常容易寻获。

在材质方面,闪迪创作者手机固态硬盘采用了亲肤材质,触感细腻,同时也可以兼顾一定的防滑性能。在硬盘的内侧还可以看到硬盘的相关信息,诸如品牌、容量还有各类安全认证。

硬盘侧面预留一个挂绳孔,挂在包上也不用担心遗失,比较可惜的是没有标配一根挂绳,希望官方能出个配件可选。

硬盘的底部是一个 USB-C端口,端口协议为 USB3.2 Gen2,带宽为 10Gbps,这也是绝大部分 USB-C 端口手机的极限了。

同时硬盘还标配了一根 15cm 长的 C to C 线缆,方便直接和 iPhone 进行连接,这也就意味着它是给改成 C 口的 15 系列及以后的 iPhone 设计的。

最后,闪迪创作者手机固态硬盘的背面还贴心的加入了 Magsafe 磁环功能。通过磁极观察片就可以看到它是一个完整的对位磁环。你可以轻松地将硬盘吸附在手机背面,如果你使用的安卓手机,也可以用上标配的引磁环,曲线救国。

有了 Magesafe 之后,除了不用担心硬盘晃动外,我觉得最大的意义是过去每次坐飞机,我外接 PSSD 看视频,都要被空姐询问是不是在用充电宝,一趟飞机都能解释 2-3 次。

现在她们看到我手机背面小巧的磁吸小方块,就知道这玩意肯定是移动硬盘而非充电宝了。这对于经常需要当"空中飞人"的自媒体博主们算是一个极大的慰藉了。

使用的时候,先将闪迪创作者手机固态硬盘与 iPhone 的磁环相连,然后再插入数据线,最后根据数据线位置加以绑定即可。

如果遇到不能吸附的情况,比如手机使用了稳定器或者固定支架时,因为闪迪创作者手机固态硬盘自身足够轻薄,光靠数据线缆就可以固定,也不用担心脱落的风险。

每次备份的时候会扫描所有素材,然后进行增量备份,避免数据重复,这点值得好评。我觉得官方应该再开发一个微信备份工具,这样方便腾出一些手机存储空间。

然后就是想要使用闪迪创作者手机固态硬盘拍摄 ProRes RAW 时,你要打开右上角三个点,然后选择「打开"文件"应用程序」这个选项,此时硬盘就会变成 OTG 模式(USB 即插即用)。

然后你在 Blackmagic Camera 设置→媒体→将片段保存到→文件,然后在位置选择 Phone SSD 里即可,我还单独设置了一个 Apple ProRes RAW 的文件夹,方便管理素材。

在速度方面,我首先测试了 iPhone 17 Pro Max 上的表现,主要是通过 REC Disk Speed Test 这个软件进行了测试。可以看到实际的速度为 651MB/s。

然后,我们将闪迪创作者手机固态硬盘与 MacBook Pro 相连,插入之后可以看到硬盘的容量为 1TB,格式是非常契合 mac 读写的 ExFAT。全部拿来录制 ProRes RAW 也能有超过 1 个小时的拍摄空间(ProRes RAW HQ 为 30 分钟)。

我先在 Windows 上测试了下性能,可以看到闪迪创作者手机固态硬盘的顺序读取速度达到 1045.62MB/s,顺序写入速度为 957.64MB/s。4K 随机读取速度为 18.19MB/s,随机写入速度为 32.91MB/s。其中 RND4K Q32T16 随机读速为 167.26MB/s,随机写速为 131.22MB/s。

顺序读写次数分别达到 977.18 IOPS 和 913.28 IOPS。4K 随机读取次数为 4444.65 IOPS,随机写入次数为 8033.45 IOPS。其中 RND4K Q32T16 随机读取次数为 40835.45 IOPS,随机写入次数为 32037.35 IOPS。

在 TxBENCH 的测试结果中,闪迪创作者手机固态硬盘的 512KB 顺序读取速度达到 1019.084MB/s,顺序写入速度为 943.654MB/s。

然后我们来看 macOS 端的表现,我搭配都是 2021 款 MacBook Pro(M1 Max)。

在 AmorphousDiskMark 测试中,顺序读速达到了 969.80MB/s,顺序写速 959.69MB/s,随机读速达到了 111.07MB/s,随机写速达到了 30.66MB/s。

通过 Blackmagicdesign 的 Disk Speed Test 测试可以看到,读速达到了 864.2MB/s,写速为 397.9MB/s,最大可以支持 8K/60fps 和 12K/24fps 视频的创作。

总体来说,闪迪创作者手机固态硬盘的性能表现和实际体验还是相当不错,确实是 iPhone 17 Pro Max 专业创作者的必备神兵利器。

五、傻瓜式的 iPhone 相机,竟藏着迄今为止最强大的手机视频录制规格

最后,这次 iPhone 17 Pro Max 还有一个没有提到的小细节,那就是它升级了 ProRes 到 ProRes RAW,同时 Apple Log 也来到了第二代。

❶ ProRes RAW 编码模式的专业度有多高?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下【ProRes】是什么,这是一种「视频编码格式」,你可以理解为视频是一张张图片组成的,编码格式就是把图片拼接起来的形式。但原始的图片如果不经压缩,完整拼接起来可能就几十个 GB 的大小。

视频编码就是要用一套复杂的压缩规则,在保留关键信息的同时大幅减少数据量,它会去掉画面里 "没用的重复信息"(比如静态背景里不变的像素),同时尽量保留 "关键细节"(比如人脸、动态画面),保证解压后看着还清晰,如上图所示,实际的过程非常复杂。

我们最常使用的就是 MP4 就是 H.264 编码和 HEVC 则是 H.265 编码。ProRes 则是一种压缩更小的编码格式,它能够保留更多的素材细节。而 ProRes RAW 则更夸张,直接跳过了相机内处理流程,相当于将 "未冲洗的胶片" 存入文件。

所以它的素材体积会非常的夸张,34 秒 4K/60fps 的 ProRes RAW 视频能够占用 12GB 的空间。但相应的,ProRes RAW 也就能够保留更多的视频信息,让你可以在后期自由调整白平衡、ISO 增益和去马赛克算法,这是 ProRes 无法实现的后期能力。

过去 ProRes Raw 编码格式只有专业的电影机才会拥有,近些年才逐步下放到无人机(如 DJI Mavic 4 Pro)、消费级电影机(佳能 EOS C80)等消费级设备。如今 iPhone 17 Pro 系列竟然就内置了,在专业视频领域的赛道上一路狂飙,让所有的非 iPhone 机型望尘莫及。

今年苹果甚至直接让iPhone 17 Pro 作为机位加入职业棒球大联盟转播了,9 月 26 日周五的晚间 Apple TV+ 在芬威球场播出的波士顿红袜队对阵底特律老虎队的比赛,就是 iPhone 首次应用于专业体育赛事直播工作流程,使用的 APP 就是 Blackmagic Camera。

❷ Apple Log 2 升级了哪些内容?

另一项新技术【Apple Log 2】,专业用户对于 Log 应该不会陌生,它就是对数曝光曲线(Logarithmic Exposure Curve)。它可以优化视频的动态范围记录,也就是明暗的细节,让你记录更多光影细节,给后期调色留足空间,在拍摄时画面时灰白的,套入还原 LUT 之后立刻恢复。

苹果早在 iPhone 15 Pro 系列上就带来了 Apple Log 1 代,如今升级到了 Apple Log 2 代,虽然目前还未有官方的升级解释,不过我们可以推测它的动态范围、色域空间、色彩深度上得到进一步的优化。

❸ 如何正确使用 ProRes RAW + Apple Log 2?

可能有小伙伴会觉得,没想到这么傻瓜式的 iPhone 相机居然有这么高级的玩法,平时怎么没有发现呢?实际上在你的设置→相机→格式,就可以开启 Apple ProRes 编码和 Log 编码。

然后打开相机左上角的视频规格就可以看到 ProRes 的相关选项了。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录制到外置存储设备时,才支持 ProRes 4K/60fps。

只要你打开设置→编解码→选择 Apple ProRes RAW 或者更高,然后在色彩空间选择 Apple Log 2 - HDR,就完成了主要设置。

不过此时的取景器画面是灰色的,我们可以套一个官方 LUT 来方便监看。

然后在网页右上角选择更多,登录苹果账户。

在搜索框输入「Apple Log」,即可找到 Apple-Log-LUTs-v1.zip。

然后在拍摄界面选择刚才导入的 AppleLogToRec709 v1.0,此时你就可以在拍摄 Apple Log 2 视频时,就能够实现还原 LUT 监看效果了,需要注意千万不要打开将 LUT 录制片段,否则 LUT 就会烧录进视频,反而丢失了后期调整空间。

然后还有一些拍摄细节需要注意,我给你挨个讲讲,首先在拍摄时将快门调整为角度,修改为 180°,此时快门的速度会正好是帧率的 2 倍,然后麦克风建议选择 ACC + 立体声 + 48.0kHz,打开音频表。最后打开对焦辅助、直方图即可。

最后特别推荐大家去观看影视剧风的免费达芬奇教程《一小时上手达芬奇!》,可以带你解锁更高级的后期能力,我的视频创作就是获益于此。

拍摄完成之后,我们就可以通过 Davinci Resolve 或者 Final Cut Pro 进行剪辑了,两款软件的最新版本都支持了 Apple ProRes RAW 格式。我们以达芬奇(V20.2)为例,在素材界面导入素材之后,就可以直接拖动到视频轨道。

然后在页面左下角的「Camera RAW」这里,你就可以对 RAW 素材的色彩噪点、ISO 感光度、边缘对比度、细节增强、曝光补偿、色温、色调等一系列参数进行微调,哪怕前期有些疏忽,后期也能够达到有效弥补,这就是 ProRes RAW 格式素材的最大的魅力。反之,如果不是 RAW 格式的素材,调整以上参数就很有可能造成画面出现色带、色块、噪点等画质崩坏的不良后果。

导入轨道素材就像是底片一样,没有任何的色彩,然后我们就可以在调色的节点里面套入之前的 LUT 就可以实现还原了,不过此时的画面依旧偏灰,就需要进一步的调色了,这就需要更加深入的知识储备了。

分享到此结束,感谢各位的耐心观看,我是 Geek 研究僧,我们下期再见!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iphone 长焦 分辨率 汉堡 广角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