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商业评论 前天
17对17,小米要将苹果“斩于马下”?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超越苹果不能只靠名字和价格。

打破国产手机 " 销量纪录 " 的 17 有多强

手机圈最能制造话题热度的一直以来都是华为和小米,但像小米一样每次都能整出新花样热度不断的,恐怕只此一家。这当然也没什么不好,但问题是泼天流量的背后也是泼天的压力,但凡犯错误就会被发酵酝酿,在舆论场中彻底失控。

定义能力是苹果最核心的竞争力。iPhone4 和 iPhoneX 是其淋漓尽致的体现,Vision Pro 虽然市场表现不及预期,但不妨碍它是一款难以模仿、难以超越的技术杰作。小米如今也正在尝试重新定义手机,推出了自己的 " 妙享背屏 " 的新交互设计,有背屏不奇怪但像小米 17 的背屏花样繁多的还真没有。这块背屏支持个性化壁纸、AI 壁纸、萌宠、动态、游戏通知等多种功能,更集成了打车、航班、外卖等重要信息通知,让用户无需翻转手机就能获取关键信息。

图源:网络

有不少网友觉得这块背屏多少有些鸡肋,因为大部分功能在手表手环上也能实现价格更低。但从小米的订单数据来看,今年小米罕见的 Pro 和 Max 版本成为销量主力,反倒是价格更低没有背屏的标准版有些卖的一般。

不过小米热度最大的还是 17 系列的命名,毫不掩饰全面对标 iPhone17 想法。有不少小米用户想知道,小米去年发了小米 15 系列,今年为何不发 16,直接发 17 了?

雷军也解答了这一疑问," 大家可能需要重新认识一下小米手机 ",他说,小米手机这一代的产品力是跨代升级的,非常炸裂。跟 iPhone17 全系列相比,有很多地方都超越了。"

小米 17 超越 iPhone17 或许有可能,但真的有必要在名字上 " 处处对标 " 吗?小米 17、17 Pro 和 17 Pro Max,这是小米数字系列首次 " 双杯变三杯 ",只看名字的话真的会傻傻分不清。

此外,发布时间也少有紧随苹果发布会之后,要知道,小米 11-13 的发布时间都在 12 月,小米 14-15 发布时间在 10 月末,本次发布会更是提前至了 9 月末(逼近于 iPhone 新机的 9 月中上旬)。

小米发布会当晚,雷军全场提了几十次苹果,把小米 17 和 iPhone17 进行全方位对比,被网友评价为:" 雷军开了场 iPhone 发布会。"

图源:网络

从数据层面来看,小米 17 系列全系开售 5 分钟,便刷新 2025 年国产手机全价位段新机系列首销全天销量、销额纪录。看来雷总还是懂用户的,对标真的有用。

小米拿什么来打败 iPhone17

01、更贵的小米会更好吗

2020 年是小米冲击高端市场的元年,这一年开始小米旗舰手机价格大幅上涨千元来到 3999 起。这样的定价维持了三年,去年的小米 15 起价定价再次上调 12.5% 至 4499 元起,并在小米 17 维持了这一定价。总体趋势上,小米数字系列的价格在经过小米 10 系列冲高后,在 4000 元档位(小米 10-14)经历了长期的稳定和巩固期。小米 17 的高端配置则分别较上一代涨价 200 元至 500 元,不难看出小米仍然在高端化方向进行价格上探。

涨价带来的好处是立竿见影的。小米财报显示,小米手机业务的毛利率已从早期的 2% 左右提升至近年来的两位数水平,2016 年小米手机业务毛利率为 3.45%,高端化后,2021 年该数据突破了 10%,近三年维持在 12% 左右。比较而言,苹果的硬件毛利率则长期稳定在 30% 至 40%,在硬件行业中处于顶端水平。所以学习苹果,成为苹果,有苹果这样的定价权是小米一直想要实现的。

图源:小米官网

然而,9 月 26 日,年度演讲结束后的第二天,市场的反应却很冷淡——其股价一度跌超 8%,市值蒸发超千亿港元。价格没问题,销量也创记录,为什么资本市场反应没那么好?

天风国际证券分析师郭明錤发文指出了问题的关键,小米 17 系列的总出货量下调约 20%,如果未来定价策略或市场营销没有进一步提升,小米 17 系列的总出货量可能会低于小米 15 系列,预计出货量为 800 万台。

按照郭明錤的说法,小米 17 系列销量下调主要由于标准版的需求低于预期,原先预计标准版要占据总销量的 50-55% 左右,但上市后销量仅为 15-20% 左右。虽 Pro Max 与 Pro 有增加订单,但仍无法抵销 17 标准版砍单,故整体出货预估下调约 20%。

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则表示 " 目前没有任何削减订单的计划,因为新增了小米 17 标准版的 16GB+1TB 版本,加之 17Pro 系列加单,产品的结构配比会发生改变,整体的产品订单会较上一代增加。

整体销量下降还是增加,目前并不好判断,但小米 17 想打过 " 加量不加价 " 的 iPhone17 恐怕还是非常困难的。iPhone17 首销当日销量约为上代的 185%,iPhone17 Pro Max 销量约为上代的 150%。并且在最近一周仍然维持着近百万部新增的销量。

正如一些网友所说," 今年苹果手机都开始降价保销量了,小米 17 有什么实力拉高销量?"

除了安抚市场之外,小米为了稳定军心还是掏出了一些 " 真金白银 "。9 月 29 日晚,小米集团发布公告,斥资 2699.62 万港元回购 50.74 万股,每股回购价格约 53 港元。 这是小米今年第二次回购,第一次还是在年初。其一月份合计回购 683 万股,耗资 2.25 亿元。

图源:雪球

02、从平替走向高端

雷军在今年的年度演讲里回忆说,那几年他陷入过严重的内耗:小米是要安于现状,继续做 " 高性价比代表 ",还是要咬牙冲击苹果、华为这样的山峰?" 挣扎许久后,我下决心直面所有问题,找到破局之路,逆天改命。"

什么破局之路呢?那就是押注高端化路线,做芯片和汽车,为此小米前后投入几百亿。几乎所有品牌都想做高端化高溢价的产品,但是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不管是芯片,还是汽车研发,都要面临极高的失败率,这种 " 失败即灭顶之灾 " 的恐惧,让很多企业选择保守求稳,不愿意冒任何大风险。

新能源行业和芯片整体上仍然在不断创新前进,烧钱很难说看到尽头,回报周期又长。所以当小米毅然决然踏进这两个行业之后,看好的人是非常少的。所以小米今年以来的股价大幅提升,也主要得益于小米在芯片和汽车两方面做出了突破。

小米汽车已经在二三十万的价格段已经拥有了统治力,小米 YU7 一小时大定 28.9 万辆直接震惊整个车圈,连余承东都不得不承认比不过他们。

图源:网络

今年 5 月 22 日,小米正式发布了 " 玄戒 O1"、" 玄戒 T1" 两款芯片,成为中国大陆首家、全球第四家能自主研发设计 3nm 旗舰 SoC 的企业,填补了中国大陆在 3nm 先进制程芯片设计领域的空白。其中,玄戒 O1 芯片采用 10 核 CPU,16 核的 GPU,性能和功耗跻身行业第一梯队水平。安兔兔跑分达到 300 万分以上,与苹果 A18 Pro 芯片相当。

但小米目前仍然走在苹果平替的路上,价格方面,小米用自家的顶配机型对标苹果的基础款价格,以此在消费者心中建立 " 高配低价 " 的压倒性认知,延续了在 4000-5000 元价位段的性价比优势。如果真的高端已经实现了超越,又何必采用这样处处对标的方式?

是不是小米认为距离自己期待的高端国产机表现仍有不小差距?

从小米手机市占率变化来看,市场份额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出现明显提升。由于小米手机的价格基本都落在国补价格带内,受国补政策带动的效果明显。而随着国补效果减弱,小米手机在国内市场的份额又有回落。而这次小米 17 全系列又恰好都在国补范围内,虽然目前主流选手都有国补机,但像小米这样都在国补范围还是不多的。

03、当苹果也开始讲性价比

苹果在中国高端市场的位置依然稳固,但已经出现了一些有力的威胁者。IDC 数据显示 2025 年第一季度中国 6000 元以上的高端市场份额,iPhone 已经从 70% 降至 58%。国内的 oppo 和 vivo 包括小米都在主动兼容苹果软件生态,降低 iPhone 切换至安卓的门槛。

苹果与其蹩脚的讲述自己的 AI 故事,不如直接点 iPhone" 加量不加价 " 。iPhone17 基础版将存储提升至 256G 价格的情况下,价格维持在 5999 元(去年 iPhone16 256G 发布价格 6999 元,等于直降 1000 元)。如果再叠加国补政策,iPhone17 基础版的到手价格将达到 5499 元,这已经接近于安卓手机中高端机型的价格带。

图源:网络

在配置上,120Hz 高刷全系标配,双频 GPS 也下放到了基础版,有了更好的前后置相机,更大的电池和内存。可以说基本满足了过去一批钉子户的需求,直接将 iPhone 推上了热销榜单,要知道 iPhone 的销量主力是由不在国补范围内的 Pro 和 Max 版本贡献的。果粉购买力仍然还在,他们只是在等适合他们的产品。

当苹果都开始讲究性价比务实,意味着战场已经变成了红海中的红海,对于安卓机来说光是更优惠的价格已经不足以打动人了。小米过去的高端用户有很大一部分就来自于苹果,这点雷总也在公开讲话中表示过,但这其中的逻辑并没有讲明白。

根据笔者的调研来看,目前从苹果切换到小米的用户,主要是价格轻度敏感,但又对性能有一定追求的用户们。当苹果开始收紧市场拉拢这些用户,那对于小米来说并不是什么好消息。

写在最后

著名科技自媒体爱范儿评价道:" 对小米 17 Pro Max 的初印象:「全面对标」iPhone 的,往往不是想做行业第一,而是想找到那个能讨好最多用户的「最大公约数」。"

但不够极客硬核的小米 17,又如何来担当小米高端化的门面?我们不怀疑小米高端化的技术实力,但引领行业风尚和颠覆性定义产品的能力目前还没看到。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小米 雷军 小米手机 vision 国产手机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