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导航到决策。
定焦 One(dingjiaoone)原创
作者 | 陈颐
编辑 | 方展博
这个国庆黄金周,高德地图 " 杀疯了 "。
这个大家印象中的导航工具,变成了手机里打开频次最高的 APP 之一。
找餐厅、订酒店、查景点,甚至找个厕所,已经是常规操作。最新玩法是在高德上 " 刷 " 起了 " 扫街榜 ",看哪家小店排名靠前,找那些小众但有趣的出游路线。
高德从一个 " 用完即走 " 的导航工具,变成了让人 " 刷得停不下来 " 的生活平台。这种转变,对阿里来说意义重大。高德 CEO 郭宁亲自带队、在保密状态下研发三个月的 " 扫街榜 ",标志着阿里对本地生活服务市场、其中的到店市场,发起正式的总攻。
根据官方数据,上线仅 23 天,扫街榜累计用户就超过了 4 亿;在 " 扫街榜 " 上线后的首个黄金周,高德日活跃用户数(DAU)一度突破 3.6 亿。
对于一个国民级应用来说,在已经非常高的基数上再创新高,意味着一个平台的质变:高德不只是 " 带你去目的地 " 的工具,而是 " 帮你决定去哪里 " 的入口。
谁能影响用户 " 去哪里 " 的决策,谁就掌握了线下生活服务的流量分配权。而这,正是本地生活服务市场最核心的资产。
从 " 用完即走 " 到 "刷得停不下来"
这个黄金周,很多人重新认识了高德。
在深圳工作的李先生,是一名新能源车主,他说,过去开新能源车跑长途,最怕的就是堵车和充电,今年国庆照样长途自驾,但不再焦虑了。
他分享道," 高德的‘新能源导航’特别好用,能提前规划好沿途的充电站,把充电桩的位置、功率、空闲数量都标得一清二楚。‘未来用时’功能还能根据实时路况,预测我几点能到家,误差不超过 10 分钟。"
热衷 Citywalk 的上海白领小王,不喜欢看旅游攻略网站上千篇一律的 " 必去景点 ",这个假期,她跟着高德的 " 城市宝藏路线 " 压马路,发现了很多人少景美的小众景点。
还有人发现,高德推出了 " 无障碍导航 ",专门为带娃、带行李、坐轮椅的用户规划无台阶路线。截至 2025 年 3 月,这个功能已经覆盖全国 69 座城市。
从找充电桩、找母婴室,到找厕所,这些看似琐碎的功能,却总能在关键时刻派上用场。用户逐渐意识到,高德不再是一个被动的工具,而是一个主动的服务平台。
这背后的逻辑是,高德以高频刚需的导航功能为流量入口,通过解决出行场景中一个个具体的痛点,自然地延伸至更广阔的本地生活服务。
高德地图内部曾有一个 "121 理论 ",对应着这个产品的三个阶段:"1" 指的是,当 DAU 达到 100 万时,核心任务是把一个功能做到极致;"2" 指的是当 DAU 增长到 2000 万时,可以开始考虑做一个平台;最后的 "1" 指的是,DAU 突破 1 亿大关,便有了向外扩张的资本。
高德早就进入了第三阶段。它的 DAU 自 2021 年起稳定过亿,2023 年国庆节期间还曾突破 2.8 亿,今年国庆 " 黄金周 ",其日活跃用户数更是创下了 3.6 亿的历史新高。
本地生活服务,尤其是到店业务,一直是互联网巨头们觊觎的 " 肥肉 "。阿里在这个领域曾屡次尝试,但始终没能找到一个完美的支点。
一位关注本地生活市场的投资人分析,口碑虽然有品牌,但缺乏独立的流量入口;饿了么虽然有场景,但 " 到家 " 的心智太强。高德恰恰同时拥有这两张王牌:有流量,还牢牢占据 " 出行 " 这个最高频的线下场景入口——用户从 " 去哪里 " 到 " 吃什么 "、" 玩什么 " 的决策转化,路径最短,也最自然。
更且,技术也更成熟了。2025 年上半年,高德发布了基于 Qwen 大模型的 AI 地图,它能从用户的真实导航轨迹中,精准识别出哪些是 " 专程前往 "、哪些是 " 反复到店 "。
现在是阿里做到店最好的时候,问题只在于,高德这枚棋子该如何落下。
" 扫街榜 "上线 23 天,带来哪些改变?
高德选择从 " 吃 " 这个最高频的场景切入。
9 月 10 日,高德上线了一个新功能——扫街榜。这不是一次普通的产品更新。据了解,这个项目早在今年 6 月底就在内部正式立项,由高德 CEO 郭宁直接领导,且项目全程高度保密。
传统的点评模式依赖的是主观评价——用户写下的文字、打出的星级、上传的照片。这些内容的生产成本相对较低,也就意味着,它们更容易被操纵。当用户评价和商业推广的边界越来越模糊,真正有价值的参考信息变得稀缺,用户对平台的信任感随之下降,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高德看到了这个机会。它换了一个思路,用 " 行为数据 " 替代 " 主观评价 "。
扫街榜的逻辑很简单,不看你说了什么,而是看你做了什么:导航去了哪家店?走了多远的距离?多久去一次?这些行为数据,是扫街榜的评分基础。
图源 / 高德扫街榜微博
具体来说,扫街榜基于四个维度:导航到店人数——有多少人真的去了这家店,而不是只在网上看看;复购率——这直接反映了店铺的真实口碑;专程前往——距离越远,认可度越高;人群宽度——来的人是不是多是游客,还是本地人也常去," 本地人爱去榜 " 就是基于这个维度。
这些维度都基于高德最核心的 LBS(基于位置的服务)能力。每一次导航、每一次到店,都会被记录下来,成为评价店铺的依据。
关键是,这些行为数据的 " 造假成本 ",比文字评价高出几个数量级。
为了进一步提升可信度,高德还引入了芝麻信用。在征得用户同意后,信用分高的用户,其评价权重会更大;而新注册的 " 小号 ",权重则会被降低。
这套 " 行为数据 + 信用体系 " 的设定,目的只有一个:挤掉榜单里的水分,让用户看到的信息更加真实。
高德扫街榜这套新规则一出来,效果很明显。上线当天,其活跃用户就突破了 4000 万。现在很多人找地方吃饭、逛街,做决定比以前干脆得多了,更容易直奔值得去的店。
更重要的是,那些 " 只会做菜,不会营销 " 的小店,也有了更多被人发现的机会。
扫街榜全国第一名,不是北上广的网红餐厅,而是广西北海一家叫越乡小厨的小馆子。人均消费不到百元,店面也不起眼,老板顿洋洋自己都没想到能拿第一。
" 我就是个在小地方踏实做菜的 ",她说自己不懂营销,不知道怎么在各种平台上做推广,只知道怎么把海鲜做得新鲜、实在、好吃。
但在高德的数据里,这家店得分 4.9,店铺收藏超过 1.5 万次,1200 条评论中 800 多条是 " 导航 / 现场评价 "。更关键的是复购率,真实的导航记录统计出它回头客超过 4 万,是北海地区最多的。
北京的勇盛牛肉面,也是类似的故事。排名全国第 68 位、北京第 8,也是一家开了十几年的老店,从来不做推广,但每天的外卖单号超过千单,靠的就是回头客。
像这样的故事并非个例。据高德官方数据,扫街榜每天平均能给烟火好店带去超过 5000 万次的精准曝光。仅 10 月 1 日当天,烟火小店的流量就增长了 300%,高德本地生活餐饮行业订单量同比增长 150%。
这对于那些从来没有做过推广的小店老板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更是一个更加公平的舞台。老板们不需要研究复杂的平台规则,不需要学习如何 " 运营 ",只需要把菜做好、把服务做好。
不只是榜单,是一场 " 入口 " 争夺战
扫街榜上线后,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这不就是多了一个 " 更靠谱 " 的榜单吗?但你如果只把它理解成一个餐饮指南,就把这事想简单了。
要理解高德的野心,我们不妨先看看另外两个超级平台。
淘宝为什么能成为 " 万能的淘宝 "?核心在于,它通过你我匿名的、汇总后的购物行为(比如喜欢浏览什么、最终买了什么),摸清了消费趋势,才能给用户推荐更合适的商品。
微信又为什么能成为国民应用?因为它高效整合了你主动提供的社交连接与使用习惯,它不只是通讯工具,更是你管理社交关系、完成日常支付、获取服务的高效入口。
那高德掌握的是什么?不是商品,不是关系链,是我们在真实世界中的行动足迹。
图源 / 高德扫街榜微博
每天,数亿人打开高德,搜索地点、规划路线、导航到店。这些匿名的行为数据汇聚起来,让高德形成了对城市运转、区域热力和消费动向的动态理解。哪里在升温,哪种消费在兴起,哪家店真的受欢迎,高德都能看出个大概。
这就是为什么,高德的角色早就不只是那个 " 帮你找路 " 的工具了。它正不断延伸服务,围绕 " 去哪儿 " 这个问题,提供用户需要的参考与指引。
这是一个平台的质变。前者是工具,后者是入口,前者是执行指令,后者是影响决策。
想象一个场景:你周末想出去吃饭,打开高德导航准备去某个商场。这时候,高德告诉你:" 附近还有一家店,评分更高,而且很多人专程开车去吃,要不要看看?" 你可能会点进去看看,如果这家店确实不错,你可能就改变了目的地。它能在你 " 去哪里 " 的决策过程中,提供一个参考。
这种 " 导航 +" 的模式,相比于纯粹的点评模式,有一个天然优势:它不需要改变用户的使用习惯。你本来就要用高德导航,它只是在你导航的过程中,给你符合需求的建议。这比让你专门打开一个点评 App,搜索、筛选、对比,要自然得多。
当然,扫街榜只是高德更大野心的一个开始。本质上,高德就像一个 " 空间操作系统 "。
手机里的操作系统负责管理硬件资源,为应用提供运行环境,并为用户提供统一的交互界面。高德所扮演的角色类似,它连接 " 线下世界 " 和 " 数字服务 ",成为承载和调度各种本地生活服务的基础平台。
具体来说,这套系统依赖三层核心能力 :
第一层是感知,通过导航和定位,实时感知海量用户的位置与轨迹。这是高德的基本功能,也是它最大的优势。
第二层是理解,借助大数据与 AI 技术,读懂这些足迹背后的群体意图和偏好,判断哪些地方是真正受欢迎的。
第三层是服务,将理解后的结果,转化成具体的服务和产品,再反馈给用户,帮助他们做出线下决策。扫街榜和那些隐藏服务,就属于这一层。
这三层形成一个循环:更多的行为数据,带来更深的理解;更深的理解,催生更好的服务;更好的服务,吸引更多用户使用……
当这个循环能持续加速,高德在本地生活服务市场的话语权就会越来越大。
更重要的是,高德这套基于 " 真实行为 " 的新规则,正好戳中了当前本地生活服务的一个痛点:信任。在什么都可以 " 刷 " 的时代,真实本身就是最稀缺的价值。
所以,高德在这个黄金周的高存在感,并不是偶然。它争的不是某个 " 到店 " 场景的一城一池,而是未来 " 生活服务 " 超级入口的定义权。
扫街榜上线不到一个月,已经让人看到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如果高德能守住 " 用脚投票 " 这个原则,持续提供可靠的参考,它有望成为本地生活服务中最具潜力的平台之一。
它也证明了,在本地生活服务这个市场,除了流量和补贴,还有另一条路可以走。
* 题图来源于高德地图微博。
关注并【星标⭐】「定焦 One」
第一时间收到精彩内容更新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