桨叶在苏州河上翻起层层浪花,也激荡着跨越百年的赛艇回响。10 月 3 日,2025 年上海赛艇公开赛在苏州河畔落下帷幕。经过五年的精心培育与沉淀,这项一年一度的水上盛宴已成为申城秋日一段独特的城市韵律,更是一张亮丽的城市体育名片。
继 2023 年首次面向全球选手之后,今年上海赛艇公开赛再度升级,与赛艇世锦赛实现 " 双赛联动 "。来自澳大利亚、波兰、美国、希腊等国家的世界顶尖选手从淀山湖转战苏州河,续写水上竞速的激情篇章。波兰男子八人单桨选手西蒙 · 托米亚克别出心裁,特地在鸭舌帽檐上固定了一台运动相机,以第一视角记录下自己赛场上的飒爽英姿和苏州河两岸的城市风光:" 这种感觉太奇妙了,在波兰我们没有那么多的摩天大楼,更不要说在它们之间穿梭而过,真是完全不一样的风景。"
新科世锦赛男子单人双桨冠军、希腊选手斯特凡诺斯 · 恩图斯科斯对上海之行同样印象深刻。" 从世锦赛来到上海公开赛,在这样美丽的城市水道中划行,体验非常特别。" 他说道," 在上海的三周时间,我感到十分愉快。如果条件允许,我希望明年能再度回到这里。"
本届上海赛艇公开赛的男子单人双桨 500 米城市冲刺赛精英组别,汇聚了六位刚参加完世锦赛的顶尖选手,竞争尤为激烈。最终,中立运动员亚乌赫尼 · 扎拉特摘得金牌,恩图斯科斯与立陶宛选手吉德里乌斯 · 别利亚乌斯卡斯并列亚军。就在五天前的世锦赛上,扎拉特以 1.85 秒之差落后于恩图斯科斯,最终屈居第三,此番可谓成功 " 复仇 "。
东京奥运会男子单人双桨金牌、新科世锦赛冠军、希腊选手斯特凡诺斯 · 恩图斯科斯
当世界顶尖选手为苏州河畔的独特风景赞叹时,本土高校队伍也在这条黄金水道上书写着他们的成长故事。
陈治宁是同济大学赛艇队队长,此次他与队友携手夺得男子八人单桨有舵手 4.2 公里追逐赛高校组冠军。在进入大学之前,陈治宁是一名从未接触过赛艇运动的 " 小白 ",但同济大学浓厚的赛艇文化吸引他成为校队的一员。队员们平日里每天清晨 5 点 30 分都会在校内河道内进行训练,寒暑假期间,队伍还会组织外出集训。
2017 年,赛艇队在同济大学校董陈劲松的资助下成立,目前有二十多名队员。自 2021 年上海赛艇公开赛创办以来,同济大学赛艇队从未缺席,五届比赛收获 6 金 7 银 3 铜,与这项城市赛事共同成长。成立八年以来,从哈尔滨的松花江到西安的灞河,再到深圳的西丽湖,同济赛艇队的桨叶划过祖国大江南北的河流湖泊。正如同济大学校徽中的那艘小舟,他们身体力行地实践着校训 " 同舟共济 " 的精神。
巴西人桑立辰已是连续第四年参加上海赛艇公开赛。今年,他代表上海黄浦兄弟赛艇队出战,在男子单人双桨 500 米城市冲刺赛俱乐部组比赛中收获一枚银牌。自 2020 年来到上海交通大学攻读硕士至今,五年间他亲历了赛艇运动在这座城市不断 " 破圈 " 发展。" 刚来第一年,我想在学校附近找一家赛艇俱乐部都很难。" 他回忆道," 现在上海的赛艇氛围越来越浓厚,市民对这项运动的理解也更深了。你能听到,桥上和岸边的加油助威声越来越响亮了。"
巴西人桑立辰已经连续第四年参加上海赛艇公开赛
发生变化的不仅是赛事规模,还有他的人生轨迹。今年 2 月,桑立辰辞去在互联网公司的工作,加入黄浦兄弟赛艇俱乐部成为一名专职教练。如今,他的身影频繁出现在中小学课堂与市民夜校,有时向孩子们讲解赛艇文化,有时带领市民体验陆上划船机,致力于将赛艇推广给更多人。
上海依水而建、因水而兴,赛艇历史源远流长,而静静流淌的苏州河正是见证了中国百余年赛艇历史的最佳见证者。早在 1863 年,上海划船总会便成立于苏州河畔;1956 年,上海组建全国首批赛艇队,上海水上运动场大本营同样设于苏州河边。随着世界赛艇锦标赛的成功举办,再到步入第五个年头的上海赛艇公开赛,赛艇运动与这座城市的缘分也将不断延续,交融共生。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