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 154 年,袁盎吃过晚饭,正在书房读书。这时,一位神秘人来到袁盎家中!
这人对袁盎说:" 袁哥啊,你将要大祸临头了。"
袁盎听后,顿时大吃一惊,赶忙追问:" 老弟,你别吓唬哥,哥一个老百姓,祸从何来?"
那人回答:" 晁错准备借吴王谋反之事,指控你隐瞒不报,你得赶快想办法自救吧,我不能久留,先走了!" 说完,来人转身离开。
袁盎道了一声 " 多谢!",然后,在书房里来回踱步,非常恐慌。
突然,他灵机一动,赶忙去找大将军窦婴。
窦婴见到袁盎,很意外:大晚上,找我干嘛?
袁盎也不寒暄了,对窦婴说:" 窦老哥,赶紧救救我吧。吴王谋反确实是有预谋的,但他们肯定也瞒着很多人。我虽然对吴王谋反做出了错误判断,但我也确实不知情啊。我想见皇帝,当面解释清楚,我还有重要情报汇报。你能不能帮我入宫跟皇帝说一下?"
窦婴听了袁盎的话后,觉得很有必要向皇帝刘启报告,于是,窦婴连夜入宫,找到汉景帝,说袁盎有重要情报需要汇报。
此时,汉景帝正为吴楚谋反一事着急,果断答应了袁盎的觐见。
随后,袁盎进入皇宫。
这时,汉景帝正在和晁错讨论军队调动及后勤事务。
汉景帝见袁盎到来,白了一眼,便问:" 现在吴楚已经谋反了,你有什么看法?"
言外之意,你以前不是跟老子说吴王不会谋反吗?
袁盎回答:" 您根本不用担心!"
汉景帝听后,没好气地说,说:" 你说得轻巧。吴王用铜山铸钱,煮海水为盐,以此为诱饵,招揽天下豪杰。都一把年纪了,头发都白了,还要干这种造反的事。"
" 如果吴王没有周全的计划,他怎么敢出兵谋反?你怎么能说不用担心?你凭什么认为他没有作为,又怎么认定我可以高枕无忧?" 汉景帝追问。
袁盎回答:" 吴王铸铜钱、煮海盐,确实能带来利益,但光靠这些利益,怎么可能真正吸引到天下的英雄豪杰?就算吴国真的招揽到一些英雄豪杰,也不会帮吴王真正参与叛乱。吴王所招揽的,无非是些年轻的无赖、逃命的罪犯,以及私铸钱币的不法之徒。这些人只是被利益诱惑,才会参与叛乱。"
这时,晁错在旁边插嘴道:" 袁盎说得没错。"
这小可爱,前面还想着把人家整死,都不知道人家为什么来见皇帝,幼稚!
汉景帝又问:" 就算你说得对,那你倒是给我出个主意,该怎么办?"
袁盎答道:" 我希望皇上能让左右的人都回避一下。"
汉景帝挥手示意,身边的宫女、侍卫全都退下,只剩下晁错还站在一旁。晁错没有把自己当外人,依然留在殿内。
袁盎看了晁错一眼,说:" 我希望我接下来要说的话,任何臣子都不能知道。"
晁错听后愣住了,眼睛都红了。
汉景帝见状,也让晁错退到不远处的偏殿。
晁错只好离开,心里对袁盎恨得牙痒痒。
这时,袁盎才说出自己的谋划:" 吴楚两国互相勾结,说高皇帝分封子弟为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土地。现在,贼臣晁错私自削减诸侯的封地,所以诸侯才会叛乱,准备联手杀掉晁错,恢复他们原有的封地。只有这样,叛乱才会平息。"
" 现在最好的办法是杀掉晁错,然后派出使者宣布赦免这些造反诸侯的罪过,并恢复他们原有的封地。这样,他们就会退兵,直接率兵返回封地。"
汉景帝听了,沉默了很长时间,随后说道:" 我在想,如果真的把晁错杀了,这些诸侯真的会退兵吗?我当然不会因为爱惜他一个人,而不向天下诸侯谢罪。"
袁盎说:" 我的计谋就是这样。皇上,您好好考虑考虑。"
最终,汉景帝还是动摇了。
如果有人想针对你,或者有人想要搞掉你,该怎么办?袁盎给了我们反击的智慧!
一,找到改变结果的关键人。
毫无疑问,袁盎的政治敏感度远远高于晁错。
当他得知自己被晁错针对,形势对自己不利时,立刻去找关键人物。
他找到了窦太后的侄子、大将军窦婴。
窦婴和晁错本来就不合,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通过窦婴,袁盎得到了面见汉景帝的机会,这才扭转了局面。
这件事告诉我们,如果想要反击,一定要找到关键人物。
二,要联合敌人的敌人。
敌人的敌人就是盟友、就是朋友。
关键时刻,一定要有人愿意帮你,敌人的敌人,就算跟你不对付,也会为了给对手制造障碍,也会帮你一把。
三,怎么搞定关键人物呢?
你看袁盎是如何说服汉景帝的。
他一上来就先给汉景帝吃了一个定心丸,说 " 叛军不值得发愁!"。
他一下子戳中了汉景帝的痛点,说出了让汉景帝头疼的问题。
袁盎的话虽然轻描淡写,但汉景帝不信也得信,由不得他不信,这就给了袁盎继续说话的机会,连晁错在场都没法阻止。
接下来,第四点,支招。
袁盎支开晁错,给汉景帝献上毒计:杀了晁错,向诸侯们示好。
这一招非常狠毒,毕竟诸侯打的就是 " 清君侧、诛晁错 " 的旗号。
晁错一死,他们还有什么名义进攻长安呢?
诸侯失去了大义,从士气和人心来说,斗志也会随之削减。
可以说,袁盎这一招非常高明,既除掉了政敌,也让诸侯没有了借口。
袁盎也准确把握住了汉景帝的心思,看透了汉景帝到底是怎样的人。
第五点,袁盎亲自入局,充当谈判使者,前往叛军大营,向叛军和诸侯传达了汉景帝的意思,表达善意。
可以说,袁盎这一反击非常高明:跟窦婴关系更近一步,搞定汉景帝,借机除掉自己的政敌晁错,找到了脱身的机会,去说服吴王,有立功机会,可谓一举多得。
而晁错呢,简直就是自找麻烦,得罪了袁盎这样一个对手。
可以说,晁错之死,袁盎是非常重要的推手,晁错选错了敌人,关键时刻还给自己树敌,真是不智!
你觉得是这样吗?
煮酒论英雄,读史通谋略。
关注我,每天为你分享读史感悟。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