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 就像现代医学的 " 透视眼 ",能把身体里最隐秘的角落照得清清楚楚:医生借助它判断脑梗是否并发出血、查找肺部阴影、定位肿瘤……但这双 " 透视眼 " 的背后也有代价——它依赖的电离辐射本身就是公认的致癌因素。更令人担忧的是,CT 检查不仅使用得频繁,单次剂量也不低,早已成为医学影像中主要的辐射来源之一。
风险并非高剂量才显现
最近,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的一项大型回顾性队列研究 [ 1 ] 把这种担忧变成了量化的证据:儿童在接受医学影像学检查后的血液系统癌症风险显著升高。即便累积辐射剂量很低(1 – 5 mGy),风险也增加了 41%;而在高剂量时,风险甚至飙升到 464%。研究估算,约有 10.1% 的病例可能与 CT 等医学影像辐射直接相关。
两者一对比,便可看到差距:不同的 " 拍片 " 手段,对骨髓的辐射量却能相差好几个数量级。这也说明,哪怕只进行少量 CT 扫描(尤其是头颅 CT),其带来的骨髓辐射剂量都不容小觑。
而在那些辐射剂量一路飙升的受试者身上,数据更是让人警醒。
不过,血液系统癌症风险并非仅在 " 高剂量 " 区间才显现。
这说明不同病种对辐射的 " 敏感度 " 存在差异但总体均受影响。
不同影像检查对疾病 " 风险账单 " 的贡献也存在极大差别。
面对这样的结果,一个合理的质疑是:是否存在 " 反向因果关系 "?——即这些受试者是不是本来就已经带着癌症的早期迹象,才去做检查的?从而造成假性关联。
为了解开这个疑团,研究者在统计分析中引入了 " 时间滞后 ",把确诊前一定时间内的检查排除在外。结果显示,即便剔除确诊前 6 个月甚至 2 年的检查,辐射暴露与癌症风险之间的关联依然存在。
此外,所有纳入分析的影像学检查中,真正可能提示血液系统癌症的检查比例极低,仅约 0.3%;这些检查平均发生在确诊前 3 年多,时间间隔足够长,进一步降低了反向因果的可能性。因此,研究证据更倾向于认为辐射暴露本身与血液系统癌症风险增加存在紧密的剂量–反应关系。
综上,这项大规模研究为儿童和青少年医学影像所带来的潜在风险敲响了警钟:在儿科影像决策中,必须谨慎权衡检查的临床必要性与辐射暴露的长期代价,尽量采用能替代放射性检查的手段或优化成像方案以降低剂量,从而把诊疗收益与潜在风险维持在更合理的平衡点上。
无独有偶,另一项发表于 Nature Medicine 的研究 [ 2 ] 进一步揭示了CT 辐射剂量累积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之间的正向关联。
不止血液系统,
CT 辐射还盯上了大脑
然而,CT 辐射的隐患并非只局限在血液系统,越来越多证据显示,长期积累的 CT 辐射同样会对实体器官造成威胁。
《柳叶刀—肿瘤学》(The Lancet Oncology)发表的一项覆盖欧洲九国、近 66 万人的大规模前瞻队列研究 [ 3 ] 就为这种累积风险提供了鲜明的流行病学证据。
儿童单位风险高,
成人总量风险高
不难发现,上述研究多聚焦儿童与青少年,但现实是医院 CT 候诊区里成年患者占多数。
为此,研究 [ 1 ] 的同个团队发表于 JAMA Internal Medicine 的一项全国性研究 [ 4 ] 把对象扩大到 0 – 99 岁,通过将 CT 按扫描部位和用途细分为 26 类,并借助美国放射学会的全国放射数据注册系统对不同年龄段的检查比例进行校准,构建了一个高精度的风险评估模型。
尽管单次 CT 对成年人的 " 单位风险 " 较低,但成人接受扫描的总量更大,因此在绝对病例数上占主导。
年龄分布方面,婴幼儿的单位风险最高,而在成人人群中 50 – 59 岁受影响最显著(女性约 1.04 万例、男性约 9,300 例)。
尽管儿童在 CT 检查中仅占 3.3% 的比例,但其组织仍在发育,细胞分裂速度快,对电离辐射极为敏感,就像刚发芽的小树苗,即便只照射到少量烈日,也容易留下伤痕。
一次不怕,反复才关键
不少人在看到这些研究结果后,难免心生担忧,甚至会冒出一个念头:是不是以后都不能做 CT 了?其实,大可不必过度惊慌。我们讨论这些研究的目的,从来不是要 " 劝退 " 大家,更不是在妖魔化 CT。
这些研究真正想传递的信息,是CT 扫描的累积辐射剂量与疾病风险之间可能存在的关联。而且必须强调,相关性并不等于因果性。它们之所以能够刊登在顶级期刊,并不是靠结论哗众取宠,而是因为研究设计的严谨与数据的扎实。庞大的随访人群、精确的剂量重建方法、多重敏感性分析……这些都让研究在无法进行随机对照试验的情况下,尽可能接近因果推断的合理性。
至于为何大多数研究聚焦于儿童和青少年,这同样不难理解。他们的组织细胞对辐射更加敏感,寿命也更长,就像一块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的 " 感光底片 ",更容易显现出低剂量辐射带来的长期印记。然而,若要把这一群体随机分配到 " 接受辐射 " 或 " 避免辐射 " 的对照组,这显然与医学伦理背道而驰。于是,大规模、长期随访的观察性队列研究,就成了探索辐射风险可行、有力的证据来源。
从整体研究结果来看,真正值得担心的并非一次性的 CT 检查,而是短时间内多次重复检查所造成的累积辐射暴露。这才是潜在风险的关键所在。
对此,权威机构早已有明确的评估和指导。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指出,当累积有效剂量低于 100 mSv 时,目前流行病学证据尚不足以证明癌症风险显著增加。但基于 "LNT 模型 "(即认为即便极低剂量也可能带来风险),依然建议保持谨慎,默认风险存在 [ 5 ] 。
世界卫生组织(WHO)同样强调,一旦累积电离辐射剂量超过 100 mSv,患癌风险会明显上升 [ 6 ] 。
因此,CT 在临床诊断中依旧是不可替代的工具。关键不在于 " 用还是不用 ",而在于如何合理使用——确保检查对象合适、在必要时才做,并尽可能优化辐射剂量。正如 NEJM 社论所言:"在使用涉及电离辐射的影像技术时,我们需要谨慎权衡其风险和益处,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要更安全、更明智地使用影像学,而不应因噎废食。"
看来,CT 可不是 " 想扫就扫 " 的安心符。频繁检查并不会带来更多安全感,反而可能让身体背上额外的辐射负担。就医时,我们不妨主动告诉医生:最近有没有做过 CT?手里有没有现成的影像资料?而医生在考虑是否开 CT 时,也应权衡利弊,既不耽误诊断,又能最大程度降低风险。
CT 最理想的打开方式不是 " 多多益善 ",而是 " 恰到好处 "。
参考资料:
[ 1 ] Smith-Bindman R, Alber SA, Kwan ML, Pequeno P, Bolch WE, Bowles EJA, Greenlee RT, Stout NK, Weinmann S, Moy LM, Stewart C, Francisco M, Kofler C, Duncan JR, Ducore J, Mahendra M, Pole JD, Miglioretti DL. Medical Imaging and Pediatric and Adolescent Hematologic Cancer Risk. N Engl J Med. 2025 Sep 17:10.1056/NEJMoa2502098. doi: 10.1056/NEJMoa2502098.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40961449; PMCID: PMC12445590.
[ 2 ] Bosch de Basea Gomez, M., Thierry-Chef, I., Harbron, R. et al. Risk of hematological malignancies from CT radiation exposure in children,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 Nat Med 29, 3111 – 3119 ( 2023 ) . https://doi.org/10.1038/s41591-023-02620-0
[ 3 ] Hauptmann M, Byrnes G, Cardis E, Bernier MO, Blettner M, Dabin J, Engels H, Istad TS, Johansen C, Kaijser M, Kjaerheim K, Journy N, Meulepas JM, Moissonnier M, Ronckers C, Thierry-Chef I, Le Cornet L, Jahnen A, Pokora R, Bosch de Basea M, Figuerola J, Maccia C, Nordenskjold A, Harbron RW, Lee C, Simon SL, Berrington de Gonzalez A, Sch ü z J, Kesminiene A. Brain cancer after radiation exposure from CT examinations of children and young adults: results from the EPI-CT cohort study. Lancet Oncol. 2023 Jan;24 ( 1 ) :45-53. doi: 10.1016/S1470-2045 ( 22 ) 00655-6. Epub 2022 Dec 6. PMID: 36493793.
[ 4 ] Smith-Bindman R,Chu PW, Azman Firdaus H, et al. Projected Lifetime Cancer Risks From Current Computed Tomography Imaging. JAMA Intern Med. Published online April 14, 2025. doi:10.1001/jamainternmed.2025.0505
[ 5 ] https://www.icrp.org/publication.asp?id=ICRP%20Publication%20103
[ 6 ]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ionizing-radiation-and-health-effects
[ 7 ] Morton LM. Studying Cancer Risks Associated with Diagnostic Procedures - Interpret Wisely. N Engl J Med. 2025 Sep 17. doi: 10.1056/NEJMe2511613.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40961421.
撰文 | 木白
编辑 | 木白
●
●
●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立刻下载梅斯医学 APP!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