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是每天必不可少的主食之一,米有白色、紫色、黑色、红色等,白色大米最为常见。但是,在购买和储存白大米的时候,偶尔会碰到大米发黄的现象。大米发黄是怎么回事?还能吃吗?天津市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院专家提示,要警惕黄变米,切记不要食用。
天津市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院博士任瑞娟介绍,由于稻谷储存时含水量过高,被霉菌污染发生霉变,使米粒变黄,这类变质的大米称为黄变米。黄变米分为三种,黄绿青霉黄变米、橘青霉黄变米和岛青霉黄变米。黄绿青霉、橘青霉和岛青霉菌株侵染大米后产生有毒的刺激代谢产物,统称为黄变米毒素,黄变米毒素可引起肝脏病变,有些还能引起肾脏和神经损害。人们因食用黄变米而引起的食物中毒也称为黄变米中毒,大米的水分越多越容易霉变,包装破损超过保质期、未按要求储存等,也是大米发霉的常见原因。
那么,如何购买和储存大米?任瑞娟建议,消费者购买大米时选择正规渠道,不要一次购买太多。对于散装大米,要注意看米的颜色是否均匀,如果有明显发黄的米不要购买。另外,恰当储存大米也相当重要,大米要存放在阴凉避光干燥处,避免高温光照,打开包装后,要及时用密封夹封口或放入密封的容器中,这样有利于防虫和防潮。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