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剑 22小时前
齐心协力做好减灾救灾“后半篇文章”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我国多地极端天气事件呈现出频发、强发、并发的新特点," 超历史极值 " 的强降雨屡见不鲜,对城市和乡村的运行安全带来了严峻考验。

面对洪灾侵袭,做好保通保畅、安置群众、灾后重建等减灾救灾 " 后半篇文章 " 尤为关键。繁重的任务中,各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协调各业务部门积极联动、密切配合,切实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主动靠前 " 一门通达 " 服务受灾群众

【案情经过】2025 年,北京市怀柔区遭遇海河 "25 · 7" 洪水,全区 3 万余名群众受灾,农作物受灾 1000 多公顷,财产损失若干。灾情稳定后,集中安置点受灾群众陆续返家。" 我的小汽车找不到了,保险能理赔吗?" 村民彭先生心里很着急;" 我的农田被冲毁,庄稼全部绝收了,这可怎么办?" 马大爷忧心忡忡……诸如此类的问题成为受灾群众普遍关切,如置之不理或应对不当极有可能引发社会稳定问题。对此,区委政法委先期精准研判、提前应对,于群众返家之前,依托区级综治中心,在受灾中心区域琉璃庙镇设立北部灾区政策咨询服务中心,推动完善救灾政策并为受灾群众提供政策咨询解答、诉求解决服务,保障灾后恢复(生产生活)平稳过渡到灾后重建,取得良好效果,相关做法获中央、市属媒体广泛报道。

【主要做法】作为一个横向联动、纵向贯通的临时治理平台,北部灾区政策咨询服务中心着眼回应群众关切和灾后稳定,向前一步主动服务受灾群众。一是多部门进驻聚合力,统筹司法、住建、农业农村等 14 个部门入驻,采取常驻形式为受灾群众提供 " 一站式 " 政策法律咨询服务。二是着力推动政策集成,聚焦 " 人、车、田、房、民宿企业 " 等群众关切重点,系统梳理 " 保险理赔 "" 政府帮扶 "" 社会救助 " 三个层面的现行政策,推动及时填补政策空白,形成帮扶政策清单,为面向受灾群众的政策宣贯和全区灾后政策优化提供了清晰、统一的依据。三是分组团入村释法说理,稳定群众情绪,告知事项办理流程,打通政策宣贯 " 最后一公里 "。建立日协商机制,针对当日发现的突出问题组织会商研判,研究解决措施。四是推进结对帮扶助力重建。协同组织部门推动区直单位与受灾重点村建立结对帮扶救助机制,广泛开展人、财、事、物等结对帮扶活动,助力重点村恢复重建。

【工作心得】怀柔区委政法委副书记邓贵新:面对灾后恢复阶段的复杂需求,我们始终将保障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主动靠前、精准服务,依托区级综治中心,通过推动跨部门协同与政策集成,实现了从 " 多口分散 " 到 " 一门通达 " 的服务模式转变,有效弥补镇级服务资源不足,避免群众 " 四处跑、反复问 "。该机制实现了政策制定与落地执行的有效闭环。中心坚持在一线收集诉求、开展每日研判,既快速解决个性化问题,又为全区优化重建政策、完善补偿标准提供了扎实依据,真正体现了 "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 的工作方法。

" 数据说话 + 情理交融 " 巧破索赔难题

【案情经过】2023 年 12 月上旬,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综治中心接待大厅内,村民张某某紧紧攥着一张被水浸泡得发皱的照片,照片上清晰显示着她家 43 亩油桃园因极端降雨天气被淹的惨状。张某某和其女儿情绪激动地表示:" 水利站闸门要是及时开了,水能淹成这样?必须赔偿我们 15 万元!" 这已是母女二人第五次为此事奔走求助。从村里到镇上,调解多次陷入僵局。村干部也十分无奈:" 她们坚持认为是闸门未开导致水淹,但水利站坚称闸门已经开启。我们不懂专业技术,也无法准确评估损失程度,双方各执一词,调解工作很难推进。" 赣榆区综治中心通过 " 专家支撑 + 数据赋能 + 多部门联动 " 方式,把纠纷化解从 " 责任划分 " 转向 " 实质帮扶 ",成功化解矛盾纠纷。

【主要做法】面对这一重大疑难纠纷,赣榆区综治中心迅速启动 " 一站式 " 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接待员通过中心智能大屏系统,快速匹配到区农技推广中心擅长果树灾损评估的专家,同时组织水利技术员、农技专家等组成专项小组,赴现场实地勘察。水利技术人员调取闸门运行数据与卫星云图,证实降雨超 200 毫米,排水系统运行正常;农技专家通过抽样调查和专业数据比对,核定实际损失,低于当事人预估。调解过程中,工作人员坚持 " 数据说话 + 情理交融 " 原则,既出示客观证据厘清责任,又充分考虑张某某家庭实际困难,协调镇民政、农技站、镇政府等多方力量,形成三类实质性帮扶方案:临时救助金用于孩子治病、免费农技服务与苗木支持、镇域优先采购协议。

【工作心得】赣榆区综治中心负责人徐宾:该案例的成功化解,得益于赣榆区综治中心创新的 " 解困三法 ":一是用数据说话定因果,依托专业技术手段客观厘清事实;二是以情理交融暖人心,在调解中注重情感沟通和心理疏导;三是靠资源联动兜住底,整合多方力量提供实质性帮扶。这张由综治中心织就的 " 共治网 ",让群众在无助时看得见依靠、摸得着温暖,成为新时代 " 枫桥经验 " 在赣榆的生动实践。

" 三维核算 " 搭模型 " 并联处置 " 化纠纷

【案情经过】2022 年 7 月,一场罕见的暴雨侵袭了甘肃省古浪县土门镇台子村,村民王某家院墙严重损毁,不仅影响正常生活,更成为威胁家人安全的一大隐患。灾害发生后,镇政府及时进行了初步救助,但由于对损失认定存在较大分歧,加之王某家庭负担较重,双方多次协商未果。王某家中尚有年迈多病的父母和正在求学的子女,仅靠其务农和打零工维持生计,这场灾害让本不宽裕的家庭雪上加霜。3 年间,破损的院墙始终矗立在那里,如同王某心中的一根刺,这场纠纷也成了镇综治中心档案室里一件未结的 " 积案 "。

今年 5 月,土门镇综治中心在开展常态化回访排查时,将此案列为重点攻坚对象。随即,由综治中心牵头,联合民政、农业农村等多中心力量组成的攻坚专班迅速成立,一场历时 3 年的纠纷化解攻坚战正式打响。

【主要做法】本案中,土门镇综治中心创新运用 " 三维核算 + 并联处置 " 工作法,打破了传统调解方式。

—— " 三维核算 " 精准画像。专班首创 " 收入—支出—损失 " 核算模型,通过精准量化王某家庭经济状况和实际损失,为纠纷化解提供了科学依据。收入维度全面统计务农、打工等各项收入;支出维度详细核算医疗、教育、生活等必要开支;损失维度专业评估院墙修复及潜在风险成本。

—— " 并联处置 " 高效协同。改变以往部门串联办事模式,实行多部门同步推进:综治中心借助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将院墙修复纳入工程范围组织施工;民政部门依据核算结果,将其认定为 " 支出型贫困 " 临时救助对象发放救助金;同时,镇政府将其列为农村住房保险优先参保对象。多部门协同发力,实现勘验、审批、施工、政策落地全流程 26 天高效衔接。

——透明沟通重建信任。制作可视化流程图解,直观展示资金流向、施工进度和政策依据;召开 " 院落宣讲会 ",邀请邻里共同参与,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讲解政策;建立 " 四级跟踪保障机制 "(综治中心—包村干部—网格员—家属),提供长效支持。通过这些措施,有效消除了误解,重建了信任。

【工作心得】土门镇综治中心主任谭翊均:这起纠纷成功化解证明,基层纠纷调解不能 " 一刀切 ",必须精准施策。" 三维核算 " 让我们看清了问题的本质," 并联处置 " 则让我们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有效路径。该案的成功化解,不仅解决了个案问题,更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机制。如今,修缮一新的院墙不仅消除了安全隐患,还成了村里的 " 防灾示范点 ",实现了矛盾化解与治理提升的良性互动。

声明:本文转自法治日报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政策咨询 向前一步 统筹 安全带 效果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