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隆汇 10-04
四季度,最景气方向竟是?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来源:图虫

9 月,随着存储芯片第二波涨价潮的开启,全球产业链相关企业股价陷入了狂欢。

海外存储芯片巨头,譬如闪迪、西部数据、美光、希捷等股价也接连创下新高。

与此同时,A 股存储芯片板块持续冲高,月内多股涨幅都超过 50%。

这波涨价潮,背后的驱动力是什么?

存储芯片行业,已经走在上行周期?

01、算力带动存力

节前最后几个交易日,全球存储芯片产业链全线爆发,背后由多则涨价消息推动。

今年 9 月,多家供应商宣布上调存储价格。

9 月 4 日,NAND 大厂闪迪(SanDisk)发布涨价函,面向渠道和消费者客户对闪存产品涨价 10%+。18 日,三星也已通知大客户四季度涨价,将 LPDDR4X、LPDDR5 和 LPDDR5X 内存产品价格上调 30%;NAND 闪存价格上涨 5% 至 10%。

接着是美光,也向渠道商发出通知,宣布其存储产品价格将上涨 20%-30%。

TrendForce 最新内存现货价格趋势报告显示,DRAM 现货报价持续上涨,主流芯片如 DDR516Gb、DDR48Gb、DDR3 和 eTT 产品均呈现这一趋势,继续保持看涨氛围。NAND 闪存价格询价和交易也变得积极,部分现货交易商因市场前景看好而惜售,进一步推高了价格。

市场认为存储市场的第二轮涨价信号枪打响,并且景气度上行至少将延续到 2026 年下半年。这番动作彻底提振了全球存储芯片概念股,美国的美光科技、西部数据、闪迪、希捷;韩国证券市场的 SK 海力士、日本股票市场的铠侠,后者(铠侠)甚至开始与英伟达合作开发一款新型 AI 固态硬盘。

据悉,该产品将主要服务于生成式 AI 运算所需的服务器市场,预计将带来市场的新一代革新。报道称,这款新型固态硬盘专为 AI 服务器设计,可部分替代作为 GPU 显存扩展的 HBM,相比传统固态硬盘读取速度提升 100 倍。

存储芯片涨价的动力,主要受到 AI 产业升级的辐射,AI 算力革命引发了存储芯片行业的供需重构。

需求端,AI 应用推动及数据中心、客户端、移动领域存储需求强劲,看过近期火速出圈的 Sora 2 就知道,未来多模态 AI 系统(如视觉成像、视频分析等)对内存带宽和容量的需求将呈指数级增长。

但在供应端,行业却面临供应紧缩,一方面 NAND 生产商将产量转向下一代节点致低密度芯片供应紧缺,另一方面部分供应商因财务困境短期难扩产。

事实上,存储芯片涨价潮早在去年三季度就有迹可循。

上游存储厂商开始将产能重心转向更高盈利能力的数据中心和高阶手机存储市场。彼时三星、SK 海力士、美光等海外大厂开始削减部分利润率偏低的传统 DRAM 产能,转至生产 DDR5、HBM(高带宽内存)等更高利润的产品。

今年 4 月,海外原厂更是接连宣布将停产 DDR4、LPDDR4X 等旧制程 DRAM 产品,但作为多数手机产品搭载的芯片类型,旺季备货热度显著升温,推动存储厂商控货惜售,这种放大效应导致当前两者价格持续上涨。

供需格局转变,或导致供需缺口持续扩大。

一方面,来自北美的云服务商服务器建置需求持续发酵,AI 服务器和数据中心对存储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单台 AI 服务器需配备 3TB 以上内存和 PB 级存储。全球云厂商资本支出同比增长超过 50%,存储器端的采购需求相当强劲,覆盖了 DRAM 与 NANDFlash 产品。

另一方面,随着美光、三星等厂商陆续宣布减产 DDR4 和 LPDDR4,将大部分产能转向 DDR5 和 LPDDR5,以手机为代表的终端存储市场面临结构性紧俏,进一步加剧了供应紧张。

由于三大 DRAM 原厂持续优先分配先进制程产能给高阶 ServerDRAM 和 HBM,排挤 PC、Mobile 和 Consumer 应用的产能,同时受各终端产品需求分化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供应商拥有较强的报价优势,合约价将延续上涨动能,所以机构对四季度存储芯片价格的涨幅预期也比原先更加乐观。

CFM 闪存市场发布四季度存储市场展望报告指出,预计四季度,服务器 eSSD 涨幅将达到 10% 以上,DDR5RDIMM 价格涨幅约 10%-15%;移动端嵌入式 NAND 涨幅约 5%-10%,LPDDR4X/5X 涨幅约 10%-15%;PC 端 LPDDR5X/D5 价格涨幅预计将落在 10%-15%。

存储芯片行业从 2024 年第三季度触底后,2025 年第二季度已进入明确复苏通道,行业周期的反转为相关企业带来了业绩弹性,江波龙便是其中之一。

江波龙是国内第三方存储模组厂商,2024 年公司在中国企业级 SATASSD 总容量排名中位列第三。

今年一季度,江波龙的营业收入同比下滑了 4.41%;并且净利润由盈转亏;但到了二季度业绩却迎来了反转。营收环比增长 39.53% 创历史新高;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2.34 亿元,环比增长 215.94%,呈现大幅改善的趋势。

月末公司表示,在超预期的服务器存储新增需求带动下,原厂全面转向以利润指标为核心的供应策略,四季度存储市场价格将迎来全面上涨。

这种趋势下,对国内产业链公司形成直接利好的,无疑像江波龙、佰维存储等第三方模组厂商,以及分销商,譬如香农芯创,这些上市公司的股价涨幅也遥遥领先。

02、谁是国产存储之王?

存储芯片是半导体行业中仅次于逻辑芯片的第二大细分领域。

来源:网络

总的来说,现在行业景气度回升,本质是从旧技术退场到新技术接棒过渡期,产能缩减但刚需不减,市场一边惜售一边担忧断供互相挤压,故而形成了这种供需失衡。

这种供需失衡一开始只是结构性的,集中到了更直接地受益于 AI 大模型浪潮的 DRAM 身上,HBM 作为 AI 芯片核心组件,价格涨幅最大。NANDFlash 则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上游厂商的业绩。

正因如此,过去多个季度以来,上游厂商持续推行 NAND 产品减产策略。从芯片龙头业绩中也能看到趋势,美光科技披露了 2025 财年第四财季业绩中,DRAM 产品同比增长 69%,约占总营收的 79%,而 NAND 产品收入却同比下降 5%。

但是,未来 AI 推理环节要落地到各种场景,比如智能客服、自动驾驶、图像识别,每天要处理海量的数据,这些数据得快速存、快速取,对存储的要求特别高:既要容量大,又要速度快,还得支持 " 随机 I/O 访问 "。

以前 NAND 的需求主要靠消费电子,比如手机、电脑的存储升级,但这些需求增长越来越平缓,甚至时不时因为下游疲软掉链子,如今 AI 给 NAND 带来了刚需级的新需求,这要比靠消费电子挤牙膏式增长强多了。

但存储芯片的叙事变成了:一方面,AI 带来的新需求在快速增长;另一方面,老的存储产品面临迭代淘汰,譬如企业级 eSSD 逐步向 HDD 渗透。行业供需关系到了转折点,不再是以前那种产能过剩、价格内卷的惨状。

可以说,DRAM 和 NAND 这两个方向都是半导体相对景气的黄金赛道,除了分销商和和模组厂商,国内芯片企业能否抓住这波机会?

DRAM 和 NAND 这两个领域,国内做的最好的分别是长鑫存储和长江存储,两家企业在全球市场各自占据约 8%-10% 的份额。

长江存储是国产 NANDFlash 技术领导者,最显著的成就是成功研发并量产了 232 层 3DNANDFlash,这一技术水平使其能够与三星、美光等国际巨头在主流市场上正面竞争。

而长鑫存储是国产 DRAM 的领军企业,2019 年成功量产 8GbDDR4 内存芯片,实现了国产 DDR4 芯片的首次突破。2023 年推出 LPDDR5 系列产品,完成从 DDR4 到 DDR5 的技术跨越。

今年 7 月份,长鑫科技拟 IPO 的消息振奋了资本圈。Counterpoint 预测称,长鑫存储今年将在去年大幅增产的基础上产能进一步同比增长近 50%,随着产能从 DDR4/LPDDR4 加速向 DDR5/LPDDR5 过渡,后者出货量份额将从一季度的 1% 左右分别提升到 7% 和 9%。

在 NORFlash 这一小众赛道,兆易创新的市场份额做到了全球第二,仅次于台湾华邦,7 成收入来自存储芯片。

而且鲜为人知的是,兆易创新还直接持有长鑫存储约 1.88% 的股权,前者的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朱一明同时担任长鑫存储的董事长,两家企业在股权和业务上联系紧密。兆易创新的利基型 DRAM 产品由长鑫存储独家代工,2025 年,双方预计的关联交易额将达到约 11.61 亿元。

结构性缺货同样影响着利基型市场,2025 年以来台股三大利基存储厂商旺宏、华邦电、南亚科合计营收大体呈现逐月攀升情况。

随着 AI 数据中心需求增加以及车用市场逐步回暖,NOR Flash 市场供需趋于健康,适时调涨报价成为必然趋势,NOR Flash 价格在 25Q4 有望调升至双位数百分比,或有望延续至 2026 年。

03、尾声

随着 AI 能力的演进,如同对算力的需求,未来多模态 AI 系统(如视觉成像、视频分析等)对内存带宽和容量的需求也将呈指数级增长。

就在前几天,OpenAI 与韩国两大芯片巨头三星电子和 SK 海力士正式宣布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同为 OpenAI 的星际之门 AI 数据中心项目提供存储芯片及其他解决方案。

OpenAI 计划到 2029 年从三星和 SK 海力士采购每月高达 90 万片晶圆的 DRAM 产能,它相当于 2025 年末全球 DRAM 总产能的近一半。

而全球 DRAM 行业从 2007 年的 100 万片月产能增长到 2025 年末的 190 万片,用了整整 18 年时间。

OpenAI 的单一项需求就要求在短短四年内实现接近 18 年的产能扩张,预示着 AI 对内存需求的爆炸性增长。

如果画饼成真,这一合作将推动存储芯片市场进入一个为期 2-3 年的 " 超级周期 ",HBM 在未来几年增速依然惊人。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ai 固态硬盘 存储芯片 闪迪 海力士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