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哥的杂谈 前天
美国精准打击中国造船业,对中国船舶每吨收费50美元,中方反制措施更强硬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10 月 14 日,这个看似普通的日子,可能会成为中美经贸关系中的另一个关键节点。

美国即将对中国船舶征收高额港口费用,每净吨 50 美元,并计划在三年内逐步提高至 140 美元 / 吨。

这一政策不仅涉及悬挂中国国旗的船舶,还包括中国制造的船舶以及由中国企业运营的船舶。这一政策背后隐藏的深意,远不止是一次简单的费用调整。

美国此举被认为是对中国造船业和航运业的 " 精准打击 "。近年来,中国造船业已成为全球市场的领导者,占据 40% 以上的市场份额,长期位居世界第一。

美国试图通过提高中国船舶的运营成本,迫使国际航运企业减少对中国造船厂的订单,从而削弱中国在全球造船市场的竞争力。

这一政策不仅对中国造船业构成威胁,还可能对中国的进出口贸易链条产生更广泛的影响。

国际航运企业对此政策的态度也值得关注。全球三大航运巨头马士基、达飞海运和 MSC 已表态,暂时不会对运往美国的货物征收额外附加费,而是采取规避策略,减少中国制造船舶在美国航线上的部署。

然而,这种调整只能在短期内缓解影响。一旦美国进一步扩大政策范围,例如限制企业旗下中国制造船舶的比例,企业的运营成本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全球航运市场的格局也将被迫调整。

面对美国的单边行动,中国的反制措施早已准备就绪。9 月 29 日,中国国务院发布了第 817 号令,明确规定:任何国家或地区对中国国际海上运输及相关业务采取歧视性措施,中方将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必要的反制措施。

这一政策不仅针对美国,还将可能协助美国的其他国家或地区纳入反制范围。中方的反制手段可能包括对美国船舶征收类似的高额费用,甚至扩大范围至美国盟友的船舶。这种对等反制将直接增加美国航运企业的运营成本,并可能削弱其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

美国的政策还可能对全球航运市场产生深远影响。高额收费将导致国际航线调整和运费成本上升,最终可能传导至终端消费者。此外,美国试图通过经济手段打压中国造船业的做法,也可能引发其他国家的担忧,甚至促使更多国家站在中国一边。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的造船业早已陷入低谷,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均难以与中国相比。即便国际航运企业转向美国造船厂下订单,也无法在短时间内替代中国的市场地位。

这场博弈不仅是中美两国在航运领域的竞争,更是全球经济格局的一次试探。10 月 14 日之后,美国的政策效果如何,中方的反制能否奏效,国际社会的态度将成为重要的观察点。无论最终结果如何,这场对抗已经让全球航运市场感受到震荡的前兆。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美国 中国船舶 中国制造 中国企业 中国市场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