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前天
歼-35 与歼-35A 机库首度公开,未涂装机身首次亮相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IT 之家 10 月 5 日消息,据央视新闻今日报道,不久前,我国首次在弹射型航母福建舰上,实现多型号先进舰载机的电磁弹射和阻拦着舰训练。其中我国自主研发的首款隐身舰载机歼 -35 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央视记者首次走进航空工业沈飞机库,独家探访正在生产的歼 -35。

报道称,歼 -35,是一款以制空作战为主、兼顾对面作战的舰载多用途战斗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实现由近海防御型向远海防卫型转变的标志性装备。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聪介绍,相比于另一款舰载机歼 -15 来说,歼 -35 采用了高集成的设计,尽管体积变小,但信息化程度更高。在实际使用上,歼 -15 和歼 -35 两型飞机都会上航母,它们会配合使用,形成体系化的发展。

在航空工业沈飞机库,记者近距离观察了一架还没有涂装的歼 -35A。歼 -35A 是一型多用途的战斗机,具备对空、对地、对海作战能力。作为中国新一代隐身战斗机,歼 -35A 针对新的场景应用大量新兴技术,深入采用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方法和模式,实现快速研制、快速迭代

IT 之家从报道获悉,歼 -35 和歼 -35A 这对孪生兄弟还有一个共同的前辈,它并不是现役装备,却在中国航空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就是航空工业沈飞公司自主研发的第五代隐身战斗机的技术验证机,后来,该机被赋予了代号 FC-31,军迷们也亲切地称之为 " 鹘鹰 "。

2012 年 10 月," 鹘鹰 " 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的沈飞成功首飞。它的成功首飞,意味着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能够同时研制两款新型隐身战斗机的国家。同时," 鹘鹰 " 也为后来我们国家的新型隐身战斗机的研制打下了坚实基础。

张国胜,是当时参与 " 鹘鹰 " 研制的技术人员,他说," 鹘鹰 " 的立项是在 2009 年 10 月,由沈阳所与沈飞公司共同研制。由于研制周期十分紧迫,研制团队创新研发模式,整合各方资源,在过程中采用了边设计、边发图、边制造的并行工作模式。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聪介绍,中国战机从歼 -10、歼 -15、歼 -16 到歼 -20、歼 -35,研发周期越来越短,但还是面临成本高、升级难的问题。为此,他提出模块化设计思路,把战机分成几个标准模块,发动机、雷达、航电系统、驾驶舱这些都能像积木一样拆装替换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隐身战斗机 歼-15 舰载机 自主研发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