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网 前天
以劳模精神引领职业院校立德树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劳模精神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劳动者杰出代表所具备的崇高精神品格,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 " 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 ",具有鲜明的引领性和示范性。当前,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上,劳模精神是职业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引领。"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 " 这一教育根本问题,为职业院校弘扬劳模精神、推动立德树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与实践路径。

一、锚定育人目标:培养什么人

" 培养什么人 " 是教育的目标导向。立德树人、德技并修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针,要求职业院校着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并从中涌现新时代劳动模范。一要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抢占发展先机需要人才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新质生产力培育,更需大量技术技能人才提供智力支持。调查显示,2025 年中国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技能人才缺口近 3000 万人。因此,职业院校必须紧密对接国家产业布局与行业需求,大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二要培养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弘扬执着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是时代赋予青年学生的使命。职业院校在传授学生谋生技能的同时,应因势利导,鼓励其锤炼核心素养,有朝一日成为能工巧匠、大国工匠,这是立德树人更高层次的体现。三要培养新时代劳动模范。劳动模范是社会主义劳动者中杰出的代表,其高尚道德与精湛技艺是全社会的学习标杆。培养劳模非一日之功,职业院校需持之以恒开展劳动教育,先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再涵养其工匠精神,最终激励学生在未来工作中追求卓越,争当新时代劳动模范。这既是职业院校立德树人的基本规律,也是检验其成效的关键标尺。

二、创新育人路径:怎样培养人

" 怎样培养人 " 关乎人才培养的方法与途径。职业院校应立足自身定位与优势,以劳模精神为引领,系统构建育人体系。一要涵育崇劳尚技的校风学风。职业院校应立足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大力营造 " 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 " 的校园风尚,激励师生用辛勤劳动创造美好生活。首先,要向外发展,充分整合校外资源,通过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邀请行业翘楚讲授劳动教育课,通过言传身教分享经验、传授技能,激发学生劳动热情。其次,要向内深耕,充分发挥校内优势,通过名师工作室的传帮带辐射作用,在专业课及公共课中渗入劳动元素,引导学生自觉践行劳模精神。二要深化思政课内涵改革。在全面推进 " 大思政课 " 建设的当下,思政 " 小课堂 " 连接社会 " 大课堂 ",以劳模精神引领思政课改革创新,是推动其内涵式发展的有效途径。首先,可从课程内容上下功夫,紧密结合所讲授的课程,深度挖掘劳模精神案例,以鲜活感人事迹强化育人实效。其次,要从教学方法上动心思,杜绝照本宣科,通过场馆教学、企业课堂等情境化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感悟劳动价值,推动劳模精神入脑入心。三要锻造德技双馨的教师队伍。教师是立德树人的主导力量,既要传授学生知识,又要培养学生能力,更要帮助学生树立技能报国的远大志向。职业院校教师须兼具高尚师德与精湛技艺,以德技双馨的素养赢得学生认同。因此,职业院校应广泛聘请行业技能大师、能工巧匠和劳动模范担任教师,发挥其榜样示范作用,用人格魅力感召学生、以精湛技艺引领学生。

三、把准育人方向:为谁培养人

" 为谁培养人 " 决定人才培养的目的与效果。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各类型教育的根本使命。职业院校须以劳模精神为引领,为中国式现代化、制造强国和教育强国建设输送栋梁之材。一要为中国式现代化培养建设者。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义。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职教体系,在校生超 3000 万人,年培养千万技术技能人才。职业院校专业紧密对接产业与科技前沿,毕业生凭借技能立足社会、服务百业,以青春实践技能报国之志,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不竭动力。二要为制造强国筑牢人才基石。制造业乃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做强做优做大先进制造业,是中国经济行稳致远、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根本。数据显示,近年来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中,超 70% 的新增一线从业人员来自职业院校。职业院校毕业生是制造强国建设当之无愧的生力军。三要为教育强国贡献职教力量。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建设教育强国是赢得战略主动、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教育强国建设离不开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无论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培育新质生产力,还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都必须充分认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发挥其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阵地作用。

职业教育的核心在于培育学生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职业道德、精神和习惯。职教工作者应深入挖掘劳模精神典型案例,以润物无声的恒心,引导学生摒弃 " 差等生 "" 失败者 " 的标签,涵养 "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 的钻研精神,树立 " 天生我材必有用 " 的学业与职业自信。美好生活由劳动创造,在全社会尊崇劳动者的时代背景下,劳模精神是职业院校深化立德树人工作的宝贵精神财富与强大引领力量。

(作者为天津职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职业院校 技能人才 技能 社会主义 人才培养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